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农工办2024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规划与设想
今年以来,我们农工办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积极研究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农经工作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顺利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按照“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确定试点、典型引路,全市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较好的推进态势。
一是农村保留村庄试点整治工作快速推进。去年确定的16个保留村庄整治改造试点村,由于领导重视到位、资金投入到位、部门协调到位,整治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各镇、村都把规划工作放在首位,锦丰镇协仁村专门聘请了市建筑设计院和市农业局对谐和埭村庄整治以及千亩绿色稻米示范基地,进行了同步规划设计。南丰镇建农村在整治改造前,镇主要领导召集建管、环保、水利、绿化、爱卫等职能部门一起现场办公,限期拿出整治改造方案。凤凰镇安庆村中陆介保留村庄整治示范点还被评为苏州市优秀规划设计方案奖。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整治改造的13个保留村庄,涉及农户1678户。累计投入资金4551万元,其中集体投入4475万元,农户投入76万元,村均投入350万元,户均投入2.7万元。其中投入618万元硬化道路11.4万平方米;投入近400万元新增绿化24.7万平方米;投入646万元实施拆坝建桥76座;投入302万元完成墙面粉刷107万平方米;有10个村建设有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计投入967万元。大新镇、常阴沙管理区克服镇级财力不足的因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留村庄整治改造费用基本上都由镇财政投入,确保了这项工作提前完成。
二是农村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继续以“三清、三改、三绿”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庄建设水平,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水环境整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确定水环境整治的试点村中已有10个村投入运作;农村“三清” “三绿”工程持续推进,全市已疏浚市、镇、村、组四级河道699条,长度357 公里,总土方383万方。全市新增各类林地绿地1.6万亩,村庄绿化4000余亩,有28个村庄建成了苏州市绿化村庄。全市村组道路“灰黑化”工程加快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公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工程,每个行政村2公里范围内均设有公共站点,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农村卫生、体育、文化设施配套不断完善。由于我市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规划起点高,标准要求高,建设品位高,通过努力,一批档次高、配套全、环境美的现代化典型村和农村新型社区相继建成,在去年南丰永联村等18个村被苏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了“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通过积极争取,又有常阴沙管理区常沙社区、锦丰协仁村等18个村被列为苏州市级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是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我市自2024年启动第六轮帮扶工作以来,各镇(区)都把标准型厂房建设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经济薄弱村帮扶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44个村完成了建设任务,占93.6%,累计建成标准型厂房26.75万平方米。全市尚有3个村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内能全部完工。三年来,市财政累计补贴建设资金4400万元,57个帮扶单位提供配套建设资金1776万元。同时,做好了开展第七轮薄弱村帮扶的调研工作,经过反复商讨,多方征求意见,出台并下发了全市第七轮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实施意见及相关实施细则。
二、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扎实推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一是社区股份制改革取得实效。在06年全面铺开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了金港镇滩上村、张家港村、巫山村和风凰镇双龙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计完成188家,全市社区股份制改革覆盖面达99%,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日趋规范。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法》,全市各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法制意识明显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快发展,运作规范有序,今年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8家,全市累计达到117家,其中专业合作社75家,专业协会31家,富民合作社11家。三是土地股份改革推进明显加快。今年以来,我们把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与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相结合,着力形成产业化经营特色,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今年全市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6家,入股土地面积4432亩,累计总数达到30家,入股土地面积13478亩。四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跨上新台阶。会同农业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扩大了补贴范围,延长了补贴时间,出台了本地专业大户和行政村扶持政策。今年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94万亩,是去年新增面积1.58万亩的三倍多,全市规模经营总面积达11.4万亩。对照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 “至2024年全市土地规模经营达到30%”的目标实现了五年任务两年完成。
三、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今年以来,通过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狠抓责任落实,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9月份,全市共新建内外资农业项目23只,其中外资项目6只,新增总投资6788万美元,新增注册外资1715万美元,外资增资项目2只,共增资500万美元;新建内资项目17只,新增内资总投资10380万元,新增注册内资2550万元,内资增资项目18只,共增资10160万元。实现到帐外资4123.5 万美元,已超额完成了苏州市下达的指标数,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4494万美元,到帐外资及农产品出口额继续名列苏州市首位。
一是落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招商实效。
1、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的招商活动。5月份组织了8位信息员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农业项目国际资本投资洽谈会”,先后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了3月份在无锡召开的“现代农业博览会暨全国一村一品发展研讨会”、9月份徐州的“江苏农业合作洽谈会”、10月份山东济南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及“昆山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11月份上海的“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12月份的“苏州市优质农产品交易会”等农业展示展销会议。会后已有美国堡龙投资公司、南非ABSA国际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与我们就项目合作意向进行了深入洽谈。
2、重点充实农业项目信息库。目前各镇都把信息库建设、重点项目推介作为农业招商的重点内容来抓,绝大部分镇都通过规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等准备,推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亮点,对投资商有较强吸引力的重点招商项目。如南丰、乐余、凤凰等镇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金港、大新、常阴沙管理区的“生态林地或农业设施栽培基地”、杨舍镇、锦丰镇的综合型休闲农庄等,为全年及今后的招商工作提供了充足的项目储备。
3、更加注重发挥农业招商顾问的作用。今年新办的两个规模较大的外资项目都是由我市的招商顾问(台湾客商)所引进的。目前由他们引进并准备参与投资的常阴沙管理区农业休闲项目也已签订合作意向。另外,由其他招商顾问引进的长江水产博物馆、特色餐厅、花卉种植项目以及石斑鱼特色水产养殖等项目正在洽谈中。
二是优化对企服务,扶持企业更好发展。年初推荐了东海粮油、梁丰集团两家企业加入了省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协会,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及其他贸易壁垒,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在申报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总量核定,保优劣汰”原则的限定下,今年我们克服困难,配合发改委积极做好向上申报工作,新评定了“张家港市锦丰轧花剥绒有限公司”与“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两家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同时,根据去年制定的《张家港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 头企业认定办法》,上半年由我办与发改委联合发文确认了16家张家港市级龙头企业,形成了国家、省、苏州、本市四级共28家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队伍格局。在申报农业扶持资金方面,今年申报的4只省级扶持项目有3只获得了批准,共争取到省级农业扶持资金79万元。通过积极争取,进一步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提升外向农业水平。今年我们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力求通过调研,出台相关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4月份针对农招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及时发现了农招工作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各镇(区)农业招商引资的实际情况,对理清思路、明确重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月份,我们又对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走访,了解了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各级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也掌握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共性及特性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建议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热情友好接待外来考察调研团队。全年共邀请8批30多人次外商前来我市对常阴沙管理区、双山岛及一些镇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鼓舞了外资企业在我市投资的热情,为建立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农经基础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经营管理是农办的重要职能工作,也是农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强化监管、夯实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经基础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张委发[2024]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资产经营公司不得对外提供贷款担保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镇资产经营公司禁止新的对外提供贷款担保责任书》的要求,认真抓好了资产经营公司对外提供贷款担保的压缩工作,坚持每月对各镇资产经营公司贷款担保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编制变动台账。截止目前为止,全市镇级资产经营公司尚为10家企业提供对外贷款担保17263万元,从各镇上报的结果看,全市未发现新增贷款担保。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工作,摸清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明晰了产权,理顺了关系。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第二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工作,共计发放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501本,产权登记证发证确认农村集体资产总计78.68亿元、负债总计24.55亿元、净资产总计54.13亿元。为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按照 各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依据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评估结果,严把审核关,今年共出具农村集体资产鉴证书5份,鉴证农村集体净资产4835万元。
二是扎实开展农村财务管理。根据苏州市提出的 “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合格镇、村”三年目标二年完成的创建要求,在去年基本完成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了巩固成果、平衡推进工作。对去年组织验收时存在问题较多的村进行了复查,利用各季度组织的财务公开检查的机会又进行了抽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创建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市各镇、村基本上都达到财务规范化管理合格镇、村的要求,并正在做好迎接省、苏州市的检查验收。同时,我们还对全市村级2024年末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全市19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有各类债权总额为8.86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帐内反映的债权8.48亿元,未纳入村集体帐内核算但权属为村集体所有的债权0.38亿元;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总额为14.6亿元,其中,帐内债务11.5亿元,帐外债务3.1亿元。
三是抓好财务公开,促进民主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村(组)财务公开工作,我们按季对村级财务公开进行抽查,主要查看村级财务公开的设施、内容、程序、档案资料以及民主理财活动开展等情况。从检查情况看,经过一年多的财务规范化管理创建活动,全市村级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工作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开时间比较及时、公开程序比较规范、理财质量明显提高、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经常有序。随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深入,大部分镇成立了由民政、经管、组织、纪检等多部门联合检查监督小组,每季对各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活动进行检查。
四是开展调研活动,抓好组级财务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全市组级财务管理,今年,我们对全市8个镇涉及195个行政村(社区)、5456个村民小组的组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调查汇总,全市共有组级资产6.37亿万元,净资产6.3亿元。针对组级资产的管理现状,分别就组级财务的现行核算办法、资金管理情况、组务公开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当前存在的村组共用银行帐户,组级资金被随意使用;组级资金对外拆借,目前已造成较大风险;收入归属不明,损害农民利益;开支手续不全,村里平调使用组级资金等突出问题以及要进一步规范我市组级财务管理的建议拿出了调研汇报材料,为明年进一步规范组级资产管理夯实了基础。
从总体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办在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农业招商引资和农经管理等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全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相比,与新农村建设的更高标准相比,与 十七大报告的更高要求相比,我市农村工作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虽然亮点迭现,但整体推进仍有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升难。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工程,只能慢慢来,新农村建设紧迫感、责任感意识不强,关心、支持、创新、投入不够。客观地看,目前,我市的新农村建设仍然停留在政府推动、示范带动阶段,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引导农民参与的办法和思路还不多,农民的攀比、等待意识比较强烈,全市保留村庄整治改造试点工作结束后,面上推广工作虽有设想规划,但可能会遇到一些实质性困难和问题。
2、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筹措难。从前一阶段示范试点的实践来看,影响新农村建设进度的主要困难是资金问题,主要表现为:投入成本高,资金来源单一。目前,在资金来源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的前提下,我们虽然已经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建设成本,比如,按“三张图”的要求核定村庄规划收费,试验推广生态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减少运行成本,明确 “三清、三绿、三改”的村庄整治标准防止盲目攀比等等,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资金压力依然非常大。
3、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长效管理落实难。从多年来农村大环境整治的实践看,由于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难以一下子改变,“死灰复燃”的现象较为突出。加上农民审美情趣、素质高低各有差异,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想法多种多样,需求千奇百怪”的实际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如何在解决好硬件问题的同时,真正落实好长效管理措施,仍然是一个棘手问题。
4、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难。农业服务实行社会化、走向市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农业生产实行规模化经营后,必须要有高效、便捷的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做好后勤保障。实践证明,组建农业社会专业服务组织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人员越来越少,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基层农机手队伍更是后继乏人。
二是村级经济虽然保持健康持续运行,但增长势头趋缓。随着国家宏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土地政策的逐步完善,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也越来越突出,村级经济发展的空间逐步缩小,全市村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仍比较大。目前,全市村级可用资金低于100万元的还有71个村,低于50万元的有34个。从全市村级可用财力的结构来看,70%以上来源于村级经营性资产出租收入,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这部分收入的增长空间将越来越狭窄。但村级开支却有增无减,虽然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到位,但对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需要不少投入,尤其是行政村合并后,村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本也在不断加大。三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虽已初步形成,但增收空间狭隘,难度加大。一是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部分高收入群体掩盖了大部份低收入农民,不少农民生活仍不富裕,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生活还比较困难。二是农民增收空间狭隘,虽然国家实行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但这些因素已不可能增加,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在上涨,农民在一产上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从政策层面上来讲,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实现了全覆盖,政策扶持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贡献份额也将逐步减少。三是农民自主创业的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很难对市场供求信息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不能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运用到自主创业中去,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尽管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自主创业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集约优势,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村发展虽能保持良好环境,但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二次分配仍是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市目前的二次分配采取的是人田结合的办法,但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因利益驱动,不少原来因各种原因将户口迁出的人员出现了返迁现象,加上原来因读书将户口迁出的大中专毕业生,对因就读而失去农民待遇且不能享受二次分配的规定难以理解,造成因此而上访的现象屡有发生,并逐步累积。
2、组级财务管理急待规范。目前全市有组级资产6.37亿元,但是组级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收益分配还不规范,一些地方出现了镇、村集体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并已经出现了集体上访的事件。组级资金受到损害就是一个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一旦有领头人站出来“理事”,极易引起群体上访。这方面如不能引起高度重视,不及时出台相关制度来进行规范管理,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将会继续蔓延,且可能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又一因素。
3、农村集体资产增值空间不大,管理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集体资产收入来源单一且偏小,目前各镇资产经营公司收入来源主要是集体企业转制时剥离的厂房、设备、电力设施、土地等的资产租赁收入,随着这部分资产的转让、淘汰、报废等,这部份收入将逐年减少。二是部分镇的集体资产收益主体不明,有些镇不是由资产经营公司来收取,而是直接由镇财政收取作为财政预算外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集体资产投入与产出、收入和支出存在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各镇资产经营公司取得的原集体企业的净资产转让款、土地出让款,大部 分已用于镇公益设施和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但公益设施的投入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而工业集中区产生的经济效益即税收由财政收取转变成国有资产,造成集体资产光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现象。部分镇资产经营公司承担的贷款利息支出和已出让土地应付农民的粮差支出,没有对应收入。四是随着各镇财政集中收付制度的完善,各资产经营公司也全部进入了财政收付中心,给集体资产管理又新增加了一定难度。
五是农村改革虽然快速推进,但仍急待深化和规范。目前,我市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快进展,但仍有经济实力较强的三个村尚未进入改革程序;从改革的成果和实效上来看,部份村满足于完成改革,忽视规范运作,致使改革流于形式,没有让农民在改革中真正得到实惠。目前全市真正进行按股分红的并不多,全市仅有20多家股份合作社进行了股份分红,占总数的12%,股均分红水平也不高。
六是农业招商引资工作虽有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农业招商工作完成情况看,虽然外资到帐等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但个别指标完成情况仍不尽理想。今年新办的农业内外资项目中,还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规模小、布局散、发展滞后等问题,投资规模与功能区设臵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我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可开发运用于农业项目的土地越来越少,有项目没土地,或者因农业项目不够区域投资强度而不能进驻的现象屡有发生。
2024年工作规划与设想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执行好党的各项三农政策,以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为立足点,以关注民心、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为着力点。把握一个中心,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抓住一个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一个职能,不断强化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巩固成果,提升水平,完善机制,落实措施,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创新的工作思路,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推进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工作目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农村集体资产的增值率不低于5%;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8万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0%;农业招商引资新增注册外资3500万美元,到帐外资2024万美元,吸引内资3亿元;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农业项目30个,力争申报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股份合作制社区分红家数不低于40个,分红总额超过4000万元;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组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作措施。实现六个“新”:
一、突出环境优化,在新农村建设上要有新亮点。建设社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明年,必须在认识上达到新境界,在规划上体现新水平,在发展上确立新理念,在环境上呈现新面貌,在组织上形成新机制。一是要分批推动,培育亮点。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完成保留村庄试点村环境整治改造工程的基础上,设想从202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特别是要花大力气做好环境整治、拆坝建桥、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等四篇文章,着力改善和优化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到2024年,全面完成拆坝建桥工程,形成良好的水系循环体系;50%以上农村集中居住区建成污水处理装臵;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30%的农户成为绿色示范户,60%以上的保留村庄建成绿色村庄。这项工程,据初步测算,市财政将拿出近2个亿的补贴资金。因此,明年,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协调沟通、服务指导,确保这项工程顺利推进。二是要建管结合,提升水平。不管是保留村庄整治试点村,还是苏州市级示范村,近几年来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我们不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就很难使典型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在加快推进环境优化工程的同时,将不断完善落实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的常治久洁。苏州市级36个示范村要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已经完成整治改造的保留村庄要结合好环境优化工程,进一步落实好长效管理措施,确保长效保洁,亮点更亮。三是要强化协调,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发挥好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作用,又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群策群力,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担负着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指导职能,因此要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实施环境优化工程过程中,充分发挥好下通下达、横向协调作用,做好市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前的验收审核工作,确保全市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二、突出机制创新,在“三大合作”改革上要有新突破。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我市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在面上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改革质量还不够高,改革成效还未有明显体现,明年,必须重点抓好农村合作组织的规范管理、运作增效等工作。
一是提高成效,规范管理社区股份合作社。明年初步确定为“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管理年”,重点在规范管理和提高成效方面开展一些活 动,组织动员各镇尽快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管理活动,规范运作“三会”,赋予股民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在规范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指导服务,确保组织好一次全市性的督促检查活动。进一步深化社区股份制改革,提高股份合作社分红密度,村级可用财力超300万元的村做到量股到人,村级净可用财力达到400万元的村分红覆盖率为100%,力争将分红合作社家数提高到40个以上,分红总额超过2500万元。
二是要提高总量,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优势农产品和地区特色农产品,大力扶持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宣传和执行好市里有关扶持发展投资性股份合作社的优惠政策。新增省级“四有”合作社1家,苏州市级3家,做好总投资1000万元的金港原生态农民投资性股份合作社的协调服务工作。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总数达到126家。
三是培育亮点,加快土地股份合作改革。针对我市人多地少、耕地分散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既能破解政策瓶劲,又能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加大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力度,拓展村级经济发展空间,年内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总数达到40家,累计入股土地面积达到2万亩,力争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运作典型1家和新形式农民合作社典型1家。
三、突出载体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要有新起色。针对农民增收空间狭隘、增收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明年将在继续构筑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上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全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土地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在土地规模经营上的增收份额,助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2024年全市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8万亩,累计规模经营面积将达到15.2万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0%。
二是加大薄弱村帮扶力度促农村发展。对比前六轮帮扶工作,从政策上讲,第七轮薄弱村帮扶工作办法更多、对象更广、扶持力度也更大,市财政三年将投入扶持资金近1.2个亿,较上一轮增加了82%。从明年开始,我办将在项目申报实施、项目建设管理、考核验收等方面强化指导、严格把关,确保“到2024年全市村级可支配收入全部超100万元”的目标尽快完成。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农民就业。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工商资本与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等措施,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群 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拉长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产品链,解决更多农产品的深加工。逐步提高我市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比例,在数量、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组织好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示展销会议,更好地为企业搭建宣传企业及其产品的平台,为企业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强化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指导功能。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并以此来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
四、突出监督管理,在农村资产财务管理上要有新提高;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加强对各镇资产经营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对资产管理台帐、资产收入应收尽收情况和集体资产运作效益情况加大监督审计力度,做到年中和年终两次全面审计;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考核办法,以经营性资产为重点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农村集体资产的增值率不低于5%。另一方面,继续抓好村、组财务管理。巩固“财务管理合格镇、村”创建成果,深化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对全市6.37亿元组级资产的管理,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完善组级财务管理制度。继续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改进公开栏设臵,使其内容更多、形式更活、操作更方便,提高民主理财水平,使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五、突出内外联动,在农业招商引资上要有新成效。
一是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为招商引资与项目引进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农招工作的进展。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对农业招商部分实行三明确:即任务明确、部门明确、人员明确,做到招商部门与农服中心经常沟通,信息活动与客商意向等招商资源有效共享。
二是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将对各镇上报的项目精心收集、严格筛选,重新编制《张家港市农业招商项目书》,力求体现出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全力打造好这个宣传我市农业投资环境、推介农业招商项目的重要平台。
三是挖掘招商引资潜力,多渠道拓展农业招商引资空间。想方设法借助外力,利用我市农业资源优势,通过“以商引商、中介引商”等方式,以在我市投资农业的日韩、台湾、香港等主要投资客商为基础,挖掘美国、法国、以色列等有初步意向客商的投资潜力。农业休闲旅游是将生态观光、旅游度假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居民喜爱的现代旅游经营形态,为此明年将加大以“农家乐”等农业休闲旅游项目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各镇、区打造农业规模示范区及样板区的契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引进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四是借助多种招商平台,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借助国家、省、苏州市统一组织的农业项目洽谈会平台,以及我市每年一次的“长江文化艺术展示暨经贸周”及“张家港市优质农产品展示”等活动,宣传我市农业建设成果,扩大影响,推动招商。利用驻外办事处广泛的社会关系,重点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韩、日等国的联系,开展特色项目包装与推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专门的农业招商网站及各地的农业信息网站,及时更新发布招商项目信息,公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过信息互动开展网上招商。借助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如“凤凰桃花节”、“金港垂钓节”等,构建休闲农业旅游网络,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张家港农业。
六是突出和谐建设,在维护农村稳定上要有新局面。
继续深化和谐机关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服务“三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一、强化学习培训。新的形势需要有新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和培训。要建立健全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教育培训活动,继续加强农经干部的政策法规、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把组织轮训与重点培养、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强化调查研究。“三农工作”重点是农民增收,农经工作重点在农村基层,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多沉下身子,观察了解,多调查研究,思考实践,多总结归纳,提升水平,多提炼推广,加大宣传,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我市“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明年,我办还将继续做好每季一次的调研课题,通过调研,加快一些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好建议,既为农办职能工作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又能为全市三农工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
三、强化廉政建设。注意克服好“无关论”和“过头论”这两种倾向,抱着对事业对家庭对个人极端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进一步完善好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好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廉政“打招呼”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要继续深入开展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对照创建和谐机关的五项守则,塑造新时期良好的自身形象,通过开展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力争进入“十佳文明机关”行列。
农工办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办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绩效比拼活动为抓手,突出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主线,深化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抓重点、创特色、育亮点,全市农村工作有新进步。
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改革发展工作
搬迁安置提速推进。全市完成农户搬迁8110户,完成计划的51.6%;其中农业用地区农户搬迁2968户,完成计划的58.3%。1-6月,全市新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205万平方米、13150套,完成计划的46.5%、41.6%,加上去年结转工程,全市安置房在建规模达到433万平方米。上半年共安置房农户1860户,完成计划的24%。6月,市一体办会同市监察局、住建局进行了联合督查。全市建设过渡安置房15个点、4.05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安置房建设样板区、示范区。瓶颈制约多点突破。土地方面多举措增空间。协同国土、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对内挖足潜力,对上积极争取,通过办理应急工程协调解决安置房建设用地2211亩,累计达到4633亩。同时,强化土地复垦整理指导和管理,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建设进程,全市完成农业用地区土地复垦整理共1116.8亩。资金方面多元化投融资。1.金融资本。加大与各金融机构的对接服务,为各区(镇)争取信贷资金近10个亿。5月底,在塘桥镇成功召开了“城乡一体化”乡镇金融深度服务交流会。2.工商资本。引导永钢集团投资南丰镇近4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聚成苑农民集中安置区,目前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3.村组资本。建议村组资本积极参与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大新镇成立新联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公租房与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商业设施开发,预计总投资将超过2个亿。4.专项基金。建议民防基金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步设想与凤凰镇合作进行凤凰新城综合开发,目前已进入选址立项阶段。
政策制度日趋完善。全市各部门围绕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和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立足部门和条线实际,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继续完善推进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先后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就业创业、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住宅区物业管理、教育改革和发展、镇村公交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等方面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创新完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工作、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等政策意见也即将出台。同时,引导各区镇针对各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实践,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南丰镇出台多项城乡一体化富民惠民政策,得到市主要领导肯定,金港镇制订双山岛离岛上岸搬迁补偿规定,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二、继续深化“三大合作”改革
继续加快做强做大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新工商登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7家,累计达214家,完成任务的70%。组建了联合型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XX市苏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联社、XX市苏合水蜜桃合作联社、XX市凤凰镇水蜜桃合作联社、XX市苏合绿洲园合作联社。申报了省级“五好”专业合作社19家。
继续加快以村为经营主体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共新工商登记土地股份合作社35家,新增入股面积2.15万亩。为规范以村为经营主体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建账与核算,5月底至6月初,分片开办了四期土地股份合作社会计培训班,各镇农经站、村会计、镇代理记帐中心共210多人参加了培训。做好了以村为经营主体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社摸底情况调查和与放心蔬菜基地关系情况调查,部署了以村为经营主体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夏收夏种情况调查,建成了规模型飞翔化工现代农业基地、金港镇福民村和杨舍镇南新-河头联合型土地股份合作社。
继续加快土地规模经营和社区股份合作社量化。上半年,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2.1万亩,完成目标的50%。2024—2024,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农户补贴达近7800万元。苏州全市土地规模经营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在会上交流了土地规模经营和以村为经营主体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经验。和财政局联合对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农户补贴进行全覆盖兜底检查,以检查促规范,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规范水平。深化社区股份合作改革,新增量化村9家,完成全年任务的56%,各镇村根据实际进行了换届选举。程墩村、城南村等典型继续规范运作,提升分红水平。
三、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 目前,已在实施新增经营性项目64个,预算总投资7.37亿元,全市村级集体实现可支配收入4.7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探索四条路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采取以联合发展、异地发展、多元发展为主的多种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多种股份制形式的法人经济实体,以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通过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业态、物业租赁经济、现代高效农业、服务型经济,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上半年,大新镇搭建了镇村企联合发展平台。锦丰镇搭建了强村带动联合发展平台。杨舍镇区域联合发展平台和乐余镇弱村抱团联合发展平台已制定实施方案。
落实六项政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下发了由我办起草的《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六月份由我办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发改委、农委、中小企业局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并已由“两办”转发。设立了“收入上台阶奖励”政策、村组织运转保障费用补贴政策、项目资金补助政策、税收留成补助政策、“一事一议”补助政策、鼓励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等共六项政策措施。同时,财政将在“十二五”期间安排超过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在政策层面加强对经济强村的引导、对成长型村的激励和对经济一般村的扶持,激励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培育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亮点。易地发展以跨村、跨镇、跨区域发展为主要形式。锦丰镇联兴村总投资300万元跨村租用悦来村土地建设百亩优质葡萄种植基地;杨舍镇田垛里村、七里庙村积极筹划联手到宿豫张家港工业园开发建设;乘航办事处计划组织村、企到大丰等地打造“新乘航”。联合发展。大新镇由镇统筹下属的10个村注册1000万元成立XX市新联村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建设的5000平方米集宿楼已经封顶且已签订租赁协议。多元发展以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商业开发为主要形式。金港镇滩上村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大型商贸业态及房地产项目,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联动的多元发展格局。
四、不断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村级阳光审计常态开展,成为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一项重要抓手。截止6月底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173个(含工程项目7个),完成审计总金额7.66亿元(含工程项目1953万元),核减工程额102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28条,被采纳128条,发出整改意见书49份,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00项。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年报编制和年检工作。据统计2024年末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计136.58亿元,比2024年增加21.28亿元,增长18.46%;负债总计55.49亿元,比2024年增加12.64亿元,增长29.50%;净资产总计81.09亿元,比2024年增加8.64亿元,增长8.64%。
加强村组财务公开促进民主管理。4月中下旬,采用实地检查公开栏、查看公开台帐、询问村会计等形式,对全市2024年第一季度村、组两级财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抽查。共抽取了8个镇的27村,重点关注了2024的组级集体收支公布情况。全市村组财务管理及公开呈现出公布时间及时,公布内容真实、全面,公开程序合规,公开方式多样化等特点,组务公开得到进一步落实。除传统采用的公开栏、打印发放到户等形式外,南丰、大新和凤凰镇的恬庄村正在尝试采用网上公开形式。
积极开展拆搬迁农户收支调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搬迁农户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户进入集中居住区居住。这些农户从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哪些收益,搬迁会给他们的收入及生活成本带来多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3月7日至16日,从全市8个镇中抽取100户农户,作了一次专项调查。采用实地访谈方式,了解了每个被搬迁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征地安置、搬迁前后的收入和生活支出等情况。调查显示,被搬迁农户的收入总额呈增长态势。搬迁前,100户农户的户均年收入为45282元,搬迁后为58138元,户均增加了12856元,增幅为28.39%。同时积极参与了我市《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实施意见》的研究。
认真搞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我市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在去年乐余镇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集中财力,重点在经济一般村比较集中的锦丰镇、凤凰镇实施。我办会同财政局对上报的建设项目,逐个进行实地察看,确定了27个村(锦丰16个、凤凰8个、乐余2个、南丰1个)的58个项目,预计项目总投入1251.84万元,其中:省补623万元,占总投资的49.77%;市补8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39%;镇投资130.89万元,占10.46%;村集体资金417.9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3.39%。
五、坚持创优争先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认真抓好了提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我办共接受代表、委员提案20件,其中,由我办主办的建议、提案共14件,市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委员提案9件;由我办协办的建议、提案6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件,政协委员提案4件。所有提案建议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丰富服务形式,强化服务为民。
瞄准“争当全省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排头兵”的总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与目标定位,认真落实驻点、实时、挂钩、跟踪、巡回五大服务制度,通过主题调研、互动会办、现场督查、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高频率、动态化服务农村工作推进。立足求实、务实、落实,通过挂钩联系、专题服务、上门服务,积极开展政策性、专业性服务,丰富了服务内涵。
积极开展绩效比拼活动。为了抓好我办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出台了《XX市2024现代农业建设补贴、奖励办法》、《关于争创2024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镇(区)的考核意见》,起草了并由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2024区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意见》。下发了《2024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绩效比拼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农办与基层挂钩联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促进了我办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会议室、楼道的等公共场所进行了绩效比拼活动宣传纷围的布置工作,利用四大展示平台做好了绩效比拼为主的宣传报导工作。5月份以来在部门快讯共发布信息共22条,在“绩效比拼”平台发布信息14条;上半年市委信息科录用信息6条,苏州一体办录用信息7条,张家港电视台录用8次,张家港日报录用13次。
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和扶贫帮困。制定了《关于认真开展2024-2024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上级的指示要求,统一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党员关爱基金捐款,共捐款7810元,其中在职人员6500元,离退休党员1310元。慰问了领导干部结对的低保户,发放慰问金8000元。
我办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创新突破瓶颈制约还不够快,拿得出手的特色亮点工作还不多,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当前工作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不足。以上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全办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坚强的党性意识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
六、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强化绩效比拼,深入开展“学赶大杨舍,激发新动力,争当排头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第十次全体会议精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一是加快规划体系的优化和细化。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对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着力构建“一城五区”的空间格局,优化整合城市形态,提升城市价值品位。着手制订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4),拿出定位高、目标明、措施实的具体行动计划,真正做到“规划引领、计划引路,统筹考虑、分步实施”。二是加大总体推进的强度和力度。要围绕“打造基本现代化现实样本”的目标要求,通过绩效比拼、争优创先、动态监测、深度宣传等各种方式,以力争数为确保数,落实有效措施,强势推进各项工作。把加快农民集中居住作为加速推进年的重要内容,集中优势“兵力”,优化要素配置,抓抢有利时机,打好搬迁安置攻坚战。拟于10月中旬,力争再有一批安置房集中开工,建设规模超过200万平方米。围绕“立足长远、抢抓主动”的要求,加强对特殊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政策研究,明确扶持激励措施。以实施万顷良田建设为抓手,努力把双山岛整体置换搬迁,培育成为全面展示苏南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标本和缩影。以集中居住和镇区改造为抓手,以大新滨江新镇为样本,把大新镇培育成为特色、优美、精致、生态型小城镇建设样板区,继续加大永联、北海新城、旺西花苑、悦莱花苑农民集中居住亮点培育力度。三是加强政策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充分整合现有人才和研究资源,同步启动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村组资本进军金融产业、特殊区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创新社区管理等重要课题的立项与研究。扎实抓好农村“三大合作”改革。
到年底,土地规模经营累计达到34.08万亩,占到承包地的85%,完成力争目标。新增工商登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20家,超额完成力争目标。新增以村为经营主体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58家,累计入股土地7万亩,超额完成力争目标。社区股份合作社量化率达92%,完成目标。一是办好一个培训班。在9月份举办全市农经人员培训班,提升全市农经人员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搞好一个考察。为建设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平台,组织人员到国内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在下半年着手开展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三是办好一个争取。为争取农业部合作组织培训基地落实在我市,积极与农业部有关司处沟通、商讨,力争在年内挂牌,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亮点工程。四是做好一个调查。为了解全市“三大合作”、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承包土地真实情况,对全市相关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摸底调查。同时,做好有关三次产业表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承包权发证试点、典型培育等工作。
继续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好全市村级经济发展推进会,着力推进总投资13.96亿元的121个村级集体新增经营性项目,确保完成村级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的目标。
一是要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态监测机制。以项目建设、项目投入、创新发展方式等为主要内容,按季度编制全市村级集体项目建设情况报表,实行季报制度,完善村级集体发展动态监测体系,以确保及时掌握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对经济一般村新增经营性项目的服务工作。按照既定政策,会同其他相关部门,主动和经济一般村对接,充分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扶持作用,为经济一般村项目报批、项目资金等拨付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各镇区村级总收入、可支配收入、总资产三项指标考核工作。三是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亮点。培育联合发展典型,跟踪好大新、锦丰镇联合发展进程和成效;跟踪好杨舍镇乘航办事处区域联合发展和七里庙村与田垛里村异地联合发展进程;跟踪好乐余镇弱村抱团型联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典型,以滩上村、长山村、七里庙村、四垛里村为重点培育强村更强典型,寻找成长型村发展成经济强村典型,以杨舍镇善港村为重点培育经济一般村快速发展典型。寻求村级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发展现代金融业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农村经营管理。
一是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以农业部、省农委检查“三资”管理为契机,督促各村完善资源性台帐的登记管理工作。继续加强对全市村级阳光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工作,确保镇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完善分配制度,搞好二次分配。力促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从政策上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相吻合,维护农村和谐与稳定。
三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参与我市《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实施意见》的研究,研究出台区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通过农民增收考核细则的出台,促进各镇区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民增收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抓好财务公开平台建设。一方面在抓好公开栏、书面印刷发放到户等传统公开模式的同时,打造好网上公开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规范公开内容,在抓好村级财务公开的同时,重点抓好以组级集体收支和农户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组务公开。创新农村经营管理研究平台。
一是创新农村人才培育模式。加快城乡一体化研究平台的组建,苏州城乡一体化研究院张家港分院和扬州大学张家港农村现代化研究和发展中心,力争于8月中旬挂牌成立。继续创新推进“扬州大学(张家港班)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人才”的合作办班模式,深化农村综合型实用人才的联合培育机制。
二是创新“三资”管理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在凤凰镇恬庄村三资电子管理平台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配合好市纪委做好信息化“三资”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
三是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样式。加快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建设,整合土地流转平台等业务系统,力争年内取得初步成效。
七、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开拓上下齐心率先争先新局面。
市委第十次代表大会为我们确立了新思想、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四个方面: 解放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只有不断解放思想,突破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观念、旧框架,才能不断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在工作中取得新突破。只有树立率先争先、高点定位的信念,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激发永争第一的豪情,才能不断克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做出新业绩。
创新突破。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落实,工作进步才有可能。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掌握和遵循农村工作发展的特点规律,才能创新适应农村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政策,推进农村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只有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创新贯彻落实的方式、方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不懈抓好落实,妥善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累积性矛盾,才能开拓农村工作发展新局面。
统筹兼顾。团结就是力量,凝聚才能出战斗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全办党员干部只有通力协作、团结互助、互相支持、互通有无,才能发挥“1+1>2”的效应,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党员干部的聪明才智,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全办各项资源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办的集体力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全办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为打造“文明张家港”做出新贡献。
落实效果。落实落实再落实,任何工作有了良好的计划措施,如果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切工作都等于零。全办上下只有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契而不舍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各项工作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只有在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做到样样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时序化、各项工作精细化,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县委农工办深入开展“双学”活动暨学习市七次党代会精神
10月17日,县委农工办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集中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和“春风经验”暨“市七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全体机关人员仔细研究“双学经验”,认真学习市七次党代会精神。一是加强研究学习,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向榜样、先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二是转变作风,抓好落实。学习文建明同志牢记党的宗旨,真情为民的工作作风,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好落实;三是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开展“双学活动”暨学习市七次党代会精神,提高机关人员办事效率,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坚持科学发展,学习文建明同志与时俱进、开拓有为的实干精神;五是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学习市七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同时,以学习先进事迹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新农村工作科学发展,为实现创建“中国幸福家园”和构建“出入大同”社会而不断奋斗。
农工办职责
参助决策,查办督办
参与制订全市农村工作要点及有关重要会议的筹备方案,组织或参与起草市委农村工作重要文稿,协助市委作出农村工作部署;负责市委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重大工作措施的督查督办,抓好落实检查和情况反馈;承办领导交办的相关督查事项。
信息调研
负责收集、整理“三农”工作信息和外地农村工作经验,加强信息交流,掌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抓好和阶段性农村经济情况的综合分析。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意见和工作措施,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注重培养和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推广。
指导农村改革
参与筹划并提出农村经济体制、社会事业和农村其他改革的政策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负责农村有关重大改革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调农村经济利益关系,保护农民利益。负责全市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抓好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综合分析和政策指导。
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
参与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区域发展的研究指导,参与制定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农村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负责指导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抓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服务;指导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业务,参与搞好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负责全市农民负担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指导全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
搞好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规划,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阶段性工作部署,并抓好试点工作;加强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等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指导;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指导。
综合协调
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协调,履行市级农口目标项目归口管理的职能。负责全市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制订考核意见,抓好年终考评工作。
其他职能
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稳定。
配合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负责农经队伍建设。
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作用
一、农口关系进一步理顺,牵头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农工办工作职责,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进一步明确了市委农工办的农口牵头职能,重申了农工办工作职责,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强与农口各部门的联络,坚持勤沟通,多交流,到位不越位,较好地发挥上下协调、左右联络、有序服务的部门职能。特别是通过创办《市委农工办系统半月工作动态》,及时反映农口各部门阶段性工作,为市级领导掌握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及部门业务工作进展情况提供了方便。?
二、调查研究取得新进展,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作中坚持从大处入手、全局着眼,针对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税费改革、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棉花、烟草、花生、肉鸡等产业,形成了一批有一定价值的调查材料,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加强对上联络,积极反映工作。?
三、督促检查力度加大,农业十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根据政府要求,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搞好十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了我市农业十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县委农工办2024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2024年,县委农工办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突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大目标,进一步抓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为崛起灌云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对职能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以康居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24年,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农民、建设新村镇、增强新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按照“村庄科学规划、住宅集中建设、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治优美、居所功能完善”的建设要求,以布局规划为先导,以扶持激励为动力,以产业增效为抓手,采取“资金奖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等办法,启动建设市级康居示范村5个,县级康居示范村13个。打造了王圩村、陆庄村、南李村、镇东村、乔圩村等一批新村亮点。全县康居示范村已建成1230户,其中市级康居示范村644户。在建2660户,其中市级康居示范村532户。初步建成了王圩村、陆庄村等5个市级康居示范点。
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目前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7个,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47个,成员总数达5.8万人,带动农户9.2万户。从专合组织的行业分类情况看,山镇披甲墩为试点村。接到任务以后我们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通过5个月的辛苦工作,我们完成了对全村7个村民小组500多户农户农村土地承包及相关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对摸底工作情况进行公示。公示过后,按序时进度对全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行补换发工作,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这项工作于11月上旬全面完成。
4、积极做好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按照省关于《省定经济薄弱村化解债务试点工作意见》的规定和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地实际,对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工作责任进行细化,认真制定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灌云县省定经济薄弱村化解债务实施方案》,确保化债工作有序进行。截止8月30日,全县6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化解债务按照“一债一档”的要求,基本完成债务登记工作。从登记结果看,2024年底上报债务为2933.89万元,现统计2024底账面债务为3531.7万元。在完成债务登记后,各乡镇全面进行了债务核实,在各乡镇完成债务核实后,县债务清核工作人员对全县6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又进行全面审核,经县、乡(镇)两级审核经县审核认定属化解范围的债务总额为2932.79.万元。核减598.91万元。
5、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经费管理工作。协助财政部门做村级组织经费预算并做好村干部报酬审核。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首先,布置各乡镇编制2024年村级组织经费预算并检查上村级经费落实情况。根据省、市有关村级组织经费的文
检查制度,一年中每季度要对全县各乡镇检查一次村级财务公开情况。
四、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工作指导。
8、积极指导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工作。
从去年8月开始,根据是中共中央十七大三中全会文件精神,县领导指示要求我县成立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今年,根据全县已成立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存在问题,我站围绕“整改、完善、提高”,制定了《灌云县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办法管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了管理好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培训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业务操作人员;二是每月召集农民资金互助社理事长开业务交流会;三是督促农民资金互助社每月上报科目余额表。
9、认真落实减负政策。农民负担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县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今年来,我们采取会议贯彻、方案审批、政策咨询、检查监督等方式,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减负政策,在落实好“一免三补”等惠农政策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严把议事、立项、预算、审批“四关”。严格控制筹资筹劳范围和标准,即:一事一议筹资控制在每人20元以内,筹劳每个劳动力在5个工日左右,最高不超过8个工日,以资代劳不超过4个。全县327个村72万人口的一事一议筹资预算总额为1381万元,与去年的1391万元持平;人均19.1元,低于人均20元上限。继续实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专用票据制度。全县在4月底到5月初将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到农民手中,共发放监督卡19.1万份。发放率达99%。
落实工作。
1、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一是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和引导,按照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广大农民和干部处理好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与推进土地流转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后续工作。三是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制度。以乡镇、村为单位,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台账,摸清基数,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实现流入与流出有效对接。四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按照全省统一制定的流转合同规范文本签订流转合同。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对合同审查、登记、立卷、归档,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五是完善土地纠纷仲裁制度。在县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的基础上,乡镇也要相应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构,及时调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种纠纷,切实维护土地承包者的权益。
2、着眼提质增效,促进规范发展。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全县合作组织达到300个以上。在扩大农民合作组织的数量的同时也注重提升农民合作组织的质量。主要措施:一是进行《合作社法》和协会章程辅导,健全相关制度和组织章程,从合作社经营者最期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合作内容做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二是帮助运作困难的合作组织分析诊断原因,指导制定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引导其依托主导主业、优势产品和资源条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帮助有较大潜力的合作组织树立信心,指导创特色、创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发挥对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进一步做好农民减负工作。减负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到农民的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