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
摘 要: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是高考考前复习阶段的重要课型之一,尤其是在复习冲刺阶段,更显出它的重要性。要上好试卷讲评课必须认真确定讲评重点,使讲评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语言让学生乐于接受;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试卷讲评。试卷讲评得好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讲评使学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不足,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试卷讲评 “轻负高质”课堂 构建方法
每位高三地理教师都要经历紧张而有序的高考复习,有效的试卷讲评可以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过程,是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分析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试卷讲评也是高三地理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呢?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思考和总结,供同行参考。
一、试卷讲评要认真做好准备
1.数据统计
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除了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之外,还要对每个学生每一题及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同时为试卷讲评提供参考依据。
2.分析比较
分析是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考试错误的主要原因:心理、审题、书写、语言表达、知识积累等多种因素。比较是为了发现问题,为了利用试卷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可以同类班级比较分析,也可以将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看教学的进步和问题;可以将同一次试卷中不同题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看教学的薄弱环节;还可以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试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优等生所以优、后进生所以落后的原因,促进后进生提高。
3.制作学案
由于试卷讲评课时间紧、内容杂、拓展练习多,因此在上课前适时准备一份学案笔者认为相当重要。学案的内容包括:一是考点归纳,即对整张试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以便学生在上课之前能系统了解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二是典型例题的变式训练,即针对试卷中的一些正确率较低的题目,教师可寻找同类的题目进行当堂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此类薄弱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三是模式总结,即对试卷中出现的一些常见或典型综合题,教师可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答题规范能力;四是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即对整张试卷中出现的相对较基础的题目,教师可以以填空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记忆。
二、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讲评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测试情况确定,前面提到的课前准备阶段数据统计就是为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服务的。要找准学生答题的失误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只有真正准确分析学生学习上知识与能力的缺陷,才能解决学生的答题易错处,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讲评过程中要抓住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挖掘出错的根源,展示并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理清思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
例如:2024年苏州高三地理二模试卷上的26题
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冬季含冰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岩土被称为季节冻土,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图15为北半球季节冻结层与季节融化层深度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6.下列有关受冻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节冻土阻碍农作物根系向下伸展,对农业生产不利
B.冻土对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的建设不利
C.多年冻土影响地表水下渗,在地势低洼处,易形成沼泽
D.有植被覆盖的冻土层较难融化,其上不适宜建造房屋等
这个题目全班36个同学中只有10位同学是答对的,班级平均分为0.83分。学生这道题不能解答出正解答案BC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仔细阅读试卷中出现的图文材料,另一方面是对冻土的相关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在上课讲评时首先要和学生一起仔细阅读试卷中出现的图文材料,教会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试卷中出现的信息为答题提供帮助,其次讲评时教师要对冻土做详细介绍,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冻土全面系统的知识。
三、试卷讲评要注意拓展
高考考点是相对稳定的,试题命题人可以在设计题目的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随意变化题意、角度,让应试者防不胜防。因此,试卷讲评时还要适当对试题进行拓展,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衍生,也可以对答案要点进行丰富,还可以将考点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试卷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并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从中获得规律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2024年苏州高三地理二模试卷上第3题
图2是2024年12月某日14时部分地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处与图中所示我国风力最大城市的气压差值范围是()
A.35<气压差值<45 B.30<气压差值<40
C.25<气压差值<35 D.20<气压差值<30
这个题目全班36个同学中只有14位同学是答对的,班级平均分为0.78分。对学生这道题不能解答出正解答案B的原因,笔者分析最有可能是对于图中甲的气压不能读出正确数值,对于锋线出现在低压的规律没有掌握,因此在讲解完这个题目后笔者即时利用学案,让学生当堂训练了三个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
举一反三:读图3“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已知丙、丁是锋线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气压最大和最小值相差()
A.35<气压差值<45 B.45<气压差值<55 C.40<气压差值<50 D.50<气压差值<60
(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
四、试卷讲评要注意师生互动
讲评贵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教师只有知道了学生的疑问所在才能更好地为其解惑。因此,试卷讲评要利用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启发,解题思路逐渐形成。
例如:2024年苏州高三地理二模试卷上的第28题(3)小题。
材料二图19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示意图,N处有全国最大的熏衣草种植基地。图中E村依山傍海,山青水碧,某集团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一重化企业,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关于征地办企业一事,有支持,有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3)根据材料二,试说明你对E村兴办企业的意见及理由。?摇?摇 ?摇?摇(支持或反对)。理由:?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
针对本题出题角度教新颖的特点,笔者在具体讲评时将分别代表支持和反对两种意见的答题纸一起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让学生走上讲台表达观点,同时可以进行争论,最后教师总结两种观点都可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此类题目的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课程的教学体系架构还没有完善,并且作为一门非基础学科,它的课时较少,一般每周只有一节课,课时少,事必会造成学生的知识连贯性较差,遗忘性较强。关键还有现在计算机的教学方式是僵化的,缺少变化;教学过程是固定的,模式如一;教学内容是枯燥的,缺乏生动感;教学针对性不强,搞一刀切。无论老师如何口若悬河,多么善于启发,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早已厌倦了这种完全拼板式的课堂教学。针对目前计算机学科面临的实际情况,要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关键是把握课堂四十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只有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
我的理解“轻负担,高质量”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讲究“轻负担高质量”。老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契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乐趣,那么“高质量”必定是必然结果。下面就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措施进行如下总结:
一、兴趣引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激发,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便学生达到善学、好学、乐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软件的用法时,如果单从理论上讲,照本宣科,单调枯燥,我们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起来还是不知怎样用,怎样做,费时费力,学生觉得没用,枯燥无味,兴趣全无。因此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少讲、精讲,设计各种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完成相关实例的制作,在做的过程中去掌握方法和技巧,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积极性越来越高。例如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感到比较有兴趣的一个任务,让每位同学给自己设计一张名片,最后给印出来,看谁的最吸引眼球。名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加上学生都有一种好奇和好胜心理,为了让自己的名片美观大方,必须努力去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设计、去美化,所以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认真程度都提高了,每个同学都运用各种所学的方法,努力将自己的名片设计成不拘一格的作品,真正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与实践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让更多的成功带来兴趣,让成功---兴趣---成功成为一条规律。再比如:在讲制作演示文稿的时候,我把学生做的较好的作品保留起来,让其它的学生互相传阅,让学生互相学习,成果好的介绍操作方法,这比老师在堂上讲的效果要好很多,而且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相应内容精心组织设计安排,不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学生肯定有兴趣去学习,并且乐意去学。
二、任务驱动,优化课堂教学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如,在幻灯片演示文稿制作的学习中,如果老师单纯的照本宣科,演示讲授这部分内容,学生不会感觉到演示文稿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设计丰富多样的任务。比如我在教学幻灯片演示文稿的制作时,就结合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相关内容。在学习幻灯片演示文稿之初,就向学生介绍全国电脑制作活动的相关情况,并将历年来在全国获奖的优秀电子报刊作品播放给学生看,并详细介绍各个作品中的亮点,使学生对电子报刊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学习幻灯片制作的愿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布置各类任务给学生,例如先让学生分小组确定好本组的电子报刊主题,然后设计制作电子报刊的封面、目录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知识逐步完善电子报刊,过一个阶段,每个小组把自己的电子报刊作品展现出来,让全体师生共同鉴赏,评比出作品的优劣,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及不足,再适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每个小组都能比较圆满的设计出有特色的电子报刊作品。这样学生结合实际的活动,配合各种各样的任务,于不知不觉中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
三、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实践操作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这是因为:实践操作能使学生手脑并用,由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能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而且易于形成生动、活泼、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创造了条件,据问卷调查,学生最想的地方是机房,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也是机房。
但在计算机机房上课如果组织处理不好,可能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进入机房后往往比较兴奋,有的吵吵闹闹,有的不认真听讲,自己在计算机上胡乱操作一番,课堂有时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教学。通常一位老师上课,要辅导五十多位学生,结果机房一片混乱,学生上机是一无目的,二无任务,三无步骤,随心所欲乱做一气,一节课下来,仍然是茫然一片,不知所获,没有任何效果。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在机房上课的过程中将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把相邻的机器分组,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再将学生合理分配到每组机器上去,每个小组都有不同任知水平的学生,每个小组再选一名信息技术素养比较好的学生提任小组长,在学习过程中由小组长辅助教师完成本小组成员的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先请教小组长,由小组长及小组成员共同协作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再由教师进行适时点拨辅导,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兴趣小组,拓展学习空间
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有个传统,就是利用每周二、三、四下午的活动课组织各类活动小组,旨在加强学校的素质教育建设,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各种活动小组本着学生自愿报名,择优选取学生的原则,加强学生的各类特长培养。
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信息技术活动小组,从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班级中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选取三十名左右的学生参加活动,所选取的学生一般都是对信息
技术比较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这部分学生每个学期我们都制订一个系统的辅导计划,主要培养学生在电子报刊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方面的特长,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部分学生经过活动辅导,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在电脑制作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部分学生在平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更是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在课堂上表现更为积极,时常协助老师帮助其他基础相对较弱的同学,将他们在活动课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共享,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下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研究,在“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上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轻负提、高质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是,而是一个长远的、连续的过程,在下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潜心钻研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加重自己的负担,继续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造成学生总是想在老师的前面,向老师(包括课本)挑战,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敬重应组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这时,不管干什么,大家都不累,也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更好的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认真地加以思考,切实把信息技术课堂做成一个“轻负高质”优质课堂。在实现“轻负高质”课堂的道路上,我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我决心不断努力,不断争取新的成绩、新的进步。
“轻负担、高质量”
王书兴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
工作汇报
昌乐县实验小学
王书兴
昌乐县实验小学
张丽娟
张丽娟“练中学练后讲”数学教学法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几年来,我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并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针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后,总结出来了一套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
一、“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所谓“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让学生首先独立解决尝试题,在练习中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点拨、概括,总结出规律。“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尝试解决新问题。其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为主线,以自学为核心。简单地说大致分为“自主尝试”、“合作探究”、“独立解答”、“适当点拨”四个步骤。其基本的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尝试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尝试题,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学与合作交流的形式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本身就有一种“不教自明”的直觉能力,尝试练习正是直觉思维的运行过程。这种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顺着学生的思维过程来展开教学。
(二)注重教师的正确引导。
合作探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正是体现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保证探索的方向和成功的概率,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协作交流。
一个人的发现是有限的,当大家共同进行尝试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多了,从而也就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在各方面多多少少存在差异的个体,在教学中,当学生形成或产生不相同的观点甚至于错误的观点时,要允许他们存在这种差异性,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达到求大同存小异。
二、“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自主尝试
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一般应该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明确要干什么。数学课本的编排受到时间、地域等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内容所呈现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十分符合当前形式和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内容,自行编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题,尝试题的结构类型尽量与例题相似。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需要,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会积极地调动各个感官,努力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课本第六册中有一道例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我是这样处理的,新课开始,教师先运用一些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咱们比一比看我们班哪些同学肯动脑筋,善于思考。”接着出示尝试题:
学校举行运动会要为同学们准备奖品,计划买5盒钢笔,每盒10枝,每枝4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
出示尝试题后,首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部分优等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这样做极大地满足了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让学生从小养成遇到问题不畏惧、不退缩敢于尝试的精神,在多次体验尝试成功给学生带来的喜悦后,他们会信心大增。当然,这种尝试练习开始可能只有少数优秀生能够自行解决,大部分学生会摇头,感到困惑,抓住学生想急于寻求答案的心理,教师引导学生转入下一步。
(二)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练习后,自己能够解决的同学感到满足,急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非常迫切。而那些没能解决的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想急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时小组内交流探究尝试题就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交流前,教师可适当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像上面的尝试题可给出这样的提示:“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这样想,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种简单的提示让优秀生对算理理解的更加明白、透彻,讲解时思路更清晰,交流又一次为优秀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算理在讨论交流中逐渐明晰起来。
这种带着问题的自学探究,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环节在教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大部分学生能从中得到启示,初步感悟出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再解决课本的例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时转入下一步,独立解决例题。
(三)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在帮助老师解决了实际问题后,学生那种欣喜的心情依然高涨,同时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教师就顺水推舟让他们独立解决课本提出的问题(例题),这一环节重点是检查中下游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掌握情况,可让中下游的学生板演,同时指名多让他们试说算理,以便及时查漏补缺,真正明白这种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一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对于极个别仍有困难的学生,还需老师的点拨、讲解和总结,于是顺理成章的进入第四步。
(四)教师适当点拨
这里教师的点拨同过去的满堂灌式的讲解不同,不是什么都从头讲起,因为现在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小组交流讨论和独立解答例题这三步,对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教师只针对少数理解不够深刻,或有分歧的地方,或者是重点的地方,再给以适当的点拨、总结便可。比如说,对于上面的应用题,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最后这一步,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以上几步,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到最后画龙点睛的点拨、总结,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适合所有课型,像计算题、应用题比较适合,对于前后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三、取得的成效
“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模式实施几年多来,其效果初见端倪,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具体概况为三点。
(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好胜是少年儿童的普遍心理,面对贴近生活实际又带有解决问题性质的尝试题,学生总有一种“试一试”的强烈愿望。利用尝试题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讨论的相互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有80%以上的学生尝试成功。尝试成功带来极大的内心喜悦,使学生从小就相信自己具备研究、发现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信心,这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成份。
(二)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记得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教学生会学习。经过这种先尝试——再探究——重尝试——最后总结规律的有效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之前面对新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的不足10%,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一年后,遇到新问题现在已有45%的学生能自行解决,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后,教师讲解时间减少,学生练习时间增多,95%的学生作业基本上能够在课堂里完成。由于作业在课堂里完成,教师就有可能在课堂内巡回辅导,并重点辅导学困生。学困生在课堂里做作业,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安心练习,认真思考,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
(四)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自己很快成长起来。近几年,我先后获得昌乐县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昌乐县优秀教师、昌乐县数学能手、潍坊市数学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分别被潍坊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潍坊市电教馆、山东教科所等单位鉴定结题;发表文章20余篇;所研究的“练中学练后讲教学法”曾获得潍坊市第一届政府成果奖。
让语文学习变得轻松 ——我的“轻负高质”体会
刘青香
我于2024年踏上讲台,与语文教学有缘,五年如一日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从未间断。五年来,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语文教学实验工作,尝试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钟声一直长鸣,“轻负高质”的语文教学境界是我追求的方向。我切身感受到: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语文,可以快乐地学习语文,五年来也有了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一、坚持“有效的备课”是实现“轻负高质”的前提
“轻负高质”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想达到的理想境界,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备好课。在我看来,备课其实需要分两步走,作为一名教学母语的老师一方面对教材要备好课,另一方面对溪水长流的日常生活更要备好课。对教材备课,要完成二次对话。既要完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要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教材的教学意图,实施有效地教学过程,最后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避免因要求过高或过低而人为给学生加重学习负担。同时,在备课过程中预设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避免盲目教学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至于生活备课,对于一名教学母语的老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时时展现了我们的生活。因此,语文老师对生活的留意,收集生活的材料,关注身边的语文现象,积累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文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备好这一课,它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以生为本”是实现“轻负高质”的根本
“轻负高质”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教师只有保证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是实现“轻负高质”。要有高效的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愉悦、朴实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得到友善的帮助,宽容的谅解,耐心的等待,成功的体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常常告诫自己必须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身份,教师只是学习的引领者和帮助者而绝非主宰者。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善于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整理思维,提炼语言,推进认识。再好的备课都只是预设,课堂是瞬息万变的,课堂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课堂生成。因此,我坚信课堂始终是学生自己的课堂,40分钟始终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作为自己上课的成败标准。其中,每一节课安排学生10至15分钟的动笔时间作为自己教学的硬任务,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里就能把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样,以高效的课堂,宽松的氛围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最终实现“轻负高质”。
三、坚持“及时反馈”是实现“轻负高质”关键
上海有一位一线的老师,任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但学生学习很轻松,没有过重的负担。而这位老师的教学经验就是“一本本子”。意思是这位老师始终坚持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当天订正。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一直坚持这样尝试,由于学科的特点关系,有些作业的确不能一时批出来,比如学生的作文本,但我也决不拖拉,限定自己必须在三天之内给学生以反馈。后来,我又尝试分批反馈,一刀作文本分三批反馈,也就形成每次作文后都有三分之一学生能够得到当天反馈。至于一般作业本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当天完成当天反馈。单元试卷第二天一定反馈。也正是因为及时反馈,在学生还没有遗忘的时候订正修改,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特别有效,学习效率因此也高。
四、坚持“教学反思”是实现“轻负高质”的保障
教学始终不是完美的艺术,它需要我们老师的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因此,要实现“轻负高质”教学效果就必须学会反思,做好课后小记。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留意学生的发言,常常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我的课后小记中,它将是我下一轮教学时的教学经验或教训。我也会经常记录我在教学时的一些得意之处或失败的环节,并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做好一定的修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保证后续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进行新课程教学以来,由于自己养成了做课后小记的习惯,在第二轮的教学时感觉备课特别轻松,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明显提高。这其实都是学会反思带来的好处,让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坚持“习惯培养”是实现“轻负高质”的境界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很赞同。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那么对于学习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小学生阶段的学习正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好了,那将让学生受用一辈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其中学生的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细细听,慢慢说,想想读,快快写”是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常用办法。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更是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保证。表扬的形式有很多,有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有老师表扬,同学表扬;有家长表扬,任课老师表扬;有本子上的及时表扬,有阶段性的喜报表扬;有家访表扬,有电话表扬;有张榜表扬,有物质表扬„„总之,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不断挑战自我,自觉地养成良好习惯。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轻负高质”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 杨旭
“轻负高效”是我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还给孩子快乐而又有意义的童年,是我们每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课不是主要学科,没有课外作业,在学生主课负担较重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必须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每节课40分钟的教学时间。同时信息技术课不单纯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思维方式得到训练,探索精神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精心备课,充分准备教学素材,适度估计学生情况。
精心备课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能驾驭教材,而且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教师要明确能力目标,并让学生了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其次,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课前的准备和估计必不可少。从知识到素材,乃至课上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备课时还要做好充分的估计。这样,就不会因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而措手不及,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充分使用兴趣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抱着一种十分好奇和渴望的心态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情化繁为简,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时,我首先播放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关于介绍我的家乡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丰富的动画效果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又如,在教word文档制作时,我设置一个闯关游戏情境,将知识点融入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学习《金山画王》时,在简单地介绍这款软件之后,我只提出了几个要求,就把这个新软件完全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试。此时,没有一个学生走神或闲着,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探索、去研究。在接下来的汇报尝试结果中,立刻就能看到这种方法的成效:学生的尝试几乎涉及了软件的所有功能,基本上所有学生都交出了自己的作品,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本节课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而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我则选择任务驱动法来实施课堂教学,用一个个层次逐渐递深的小任务做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些小任务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吸引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缩小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益,而且让孩子们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五、充分运用评价激励,培养创新意识。
课上进行作品展示的同时,首先是先组内互评,然后进行全班点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的机会,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轻负高质”是每位教师乃至学校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希望学生甩去沉重的课业压力,轻松愉快的高效学习。要实现“轻负高质”,最主要还是在教学的的道路上要不断实践,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付诸与实际的课堂教学,才能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