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数学教育心得
弱智儿童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要使他们学好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五化:
一、课堂教学现代化弱智儿童的视觉速度缓慢,常人一目了然的东西,弱智儿童要花更多的时间毫无目标,一个一个的进行感知,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理解,且他们注意到和看到的东西要比同龄正常儿童少的多,又的甚至不如3、4岁的幼儿。运用多媒体课件对重要信息点的着色,能强化直观效果,可以使弱智儿童在其注意的广度范围内尽快接受所需信息。于是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图像呈现过程中通过着色、闪烁等手段来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用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鼠标点击任何一张人民币,这张人民币就会放大,上面的数字用对比色鲜明的金黄色、并不停的闪烁的图像来呈现,这样一来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课堂教学自主化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拿一拿,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先出示直尺单价1元,橡皮单价5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想一想买一把直尺和一块橡皮一共要用多少钱?学生通过看、想算出了一共要用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拿一拿1元5角的拿法,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5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1角、2张2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5张1角,甚至于还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3张1角和1张2角,于是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了他们的创造性。这样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去,并充分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游戏化智力障碍儿童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他们好象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我们培智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故我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游戏因势利导,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的夺星游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很乐意的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另外,从生理的角度看,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由于一系列生理反映,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绪背景下进行学习,其效果好于一般情况。我在教学中还多次设计读一读、写一写、取一取、买一买等活动,都有意的引导学生在小小的游戏中学习、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实践而动起来。
四、课堂教学情感化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结合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如在上课时,我一直面带微笑的对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把我当作了他们的好朋友、大姐姐,学习起来很轻松。当学生答题正确时,我用微笑送去欣赏;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我用微笑送去鼓励;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想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
五、课堂教学生活化数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计算代替了它的涵义,但并没有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例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中,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拿钱去购买1元几角的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当中兴趣非常的浓厚,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另外也让学生模拟了一下自己去商场购物,增强了学生以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培智数学教育心得(2):
台州市培智学校生活化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于xx年11月3日在温岭启智学校召开。我校在章校长的带领下,一行6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温岭启智学校的谢君琴、廖巧金、林新荣、郑远老师分别上了生活语文《花生》、生活数学《超市购物》、美工《花瓶》、体育《玩衣》四节公开课。公开课针对特殊教育的对象,力求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化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巧妙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各位领导、老师听课后一致对公开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台州市特教联谊会会长林美贤的专题讲座,台州学院特教教授孙先生的评课,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此次温岭之行使我对培智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对智障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知识经验及技能,因此对他们进行的教育不应是以文化为主的教育,而是应以生活经验为中心融入一些读、写、算等学科知识的生活能力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实用生存教育。
一、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有缺陷和障碍的孩子,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也比较强,有的甚至十多岁了,都不能顺利地穿衣。基于学于致用的教学理念,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源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训练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在体育课《玩衣》中,郑老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枯燥的生活自理课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通过激趣穿衣衣趣舒心,使学生掌握穿脱拉链衫的要领,还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投掷能力等综合能力。如此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正是智障学生的真正需要。
二、加强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智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培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像去菜场买菜,去超市购物都是最基本的技能。现代课程观也强调教育即生成、生成在活动。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参与生活。廖老师的生活数学课《超市购物》,创设了一个学生最常见的购物场景,把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融入到计算购买物品之中。通过这一模仿实践课,渗透数学公式单价*数量=总价,就是对生活素材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语文课《花生》中,谢老师更是利用实物花生和丰富的花生食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并将语文知识的识字教学和说话教学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认识花生和花生这个词。
三、面向全体,重视差异,探索生活化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因此在生活化的有效课堂中,应重视差异。此次研讨会上,四位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形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他们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确定适宜的分层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林老师的美工课上,他就根据学生对本节课花瓶的认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分层,并对各层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达到人人及时完成的效果。尤其在学生作品展示时,各层学生都表现出成功的喜悦,有了这种喜悦,才会提升自信,培养他们对美工课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即知识来自生活实际,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弱智儿童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要使他们学好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五化”:
一、课堂教学现代化
弱智儿童的视觉速度缓慢,常人一目了然的东西,弱智儿童要花更多的时间毫无目标,一个一个的进行感知,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理解,且他们注意到和看到的东西要比同龄正常儿童少的多,又的甚至不如3、4岁的幼儿。运用多媒体课件对重要信息点的着色,能强化直观效果,可以使弱智儿童在其注意的广度范围内尽快接受所需信息。
于是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图像呈现过程中通过着色、闪烁等手段来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用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鼠标点击任何一张人民币,这张人民币就会放大,上面的数字用对比色鲜明的“金黄色”、并不停的闪烁的图像来呈现,这样一来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课堂教学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拿一拿,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先出示直尺单价1元,橡皮单价5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想一想买一把直尺和一块橡皮一共要用多少钱?学生通过看、想算出了一共要用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拿一拿1元5角的拿法,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5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1角、2张2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5张1角,甚至于还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3张1角和1张2角,于是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了他们的创造性。这样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去,并充分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游戏化
智力障碍儿童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他们好象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我们培智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故我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游戏因势利导,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的“夺星”游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很乐意的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另外,从生理的角度看,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由于一系列生理反映,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绪背景下进行学习,其效果好于一般情况。我在教学中还多次设计“读一读”、“写一写”、“取一取”、“买一买”等活动,都有意的引导学生在小小的游戏中学习、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实践而“动”起来。
四、课堂教学情感化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结合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如在上课时,我一直面带微笑的对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把我当作了他们的好朋友、大姐姐,学习起来很轻松。当学生答题正确时,我用微笑送去欣赏;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我用微笑送去鼓励;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想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
五、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计算”代替了它的涵义,但并没有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例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中,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拿钱去购买1元几角的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当中兴趣非常的浓厚,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另外也让学生模拟了一下自己去商场购物,增强了学生以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培智数学教育心得(2):
台州市培智学校生活化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于XX年11月3日在温岭启智学校召开。我校在章校长的带领下,一行6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温岭启智学校的谢君琴、廖巧金、林新荣、郑远老师分别上了生活语文《花生》、生活数学《超市购物》、美工《花瓶》、体育《玩衣》四节公开课。公开课针对特殊教育的对象,力求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化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巧妙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各位领导、老师听课后一致对公开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台州市特教联谊会会长林美贤的专题讲座,台州学院特教教授孙先生的评课,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此次温岭之行使我对培智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对智障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知识经验及技能,因此对他们进行的教育不应是以文化为主的教育,而是应以生活经验为中心融入一些读、写、算等学科知识的生活能力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实用生存教育。
一、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有缺陷和障碍的孩子,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也比较强,有的甚至十多岁了,都不能顺利地穿衣。基于“学于致用”的教学理念,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源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训练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在体育课《玩衣》中,郑老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枯燥的生活自理课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通过激趣——穿衣——衣趣——舒心,使学生掌握穿脱拉链衫的要领,还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投掷能力等综合能力。如此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正是智障学生的真正需要。
二、加强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智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培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像去菜场买菜,去超市购物都是最基本的技能。现代课程观也强调“教育即生成、生成在活动”。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参与生活。廖老师的生活数学课《超市购物》,创设了一个学生最常见的购物场景,把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融入到计算购买物品之中。通过这一模仿实践课,渗透数学公式“单价*数量=总价”,就是对生活素材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语文课《花生》中,谢老师更是利用实物花生和丰富的花生食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并将语文知识的识字教学和说话教学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认识花生和花生这个词。
三、面向全体,重视差异,探索生活化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因此在生活化的有效课堂中,应重视差异。此次研讨会上,四位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形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他们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确定适宜的分层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林老师的美工课上,他就根据学生对本节课花瓶的认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分层,并对各层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达到人人及时完成的效果。尤其在学生作品展示时,各层学生都表现出成功的喜悦,有了这种喜悦,才会提升自信,培养他们对美工课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即知识来自生活实际,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国培示范项目(培智)培训总结
10月9日,带着常年在基层教学岗位工作“铸就”的一身困倦风尘和教育过程积攒下的几许困惑疑难,带着对重新返回校园学习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我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国培示范项目(培智)的工作之旅。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西南大学为期10天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一起学习和交流,能得到名校名师的谆谆教诲,聆听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同行精彩的课堂教学,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吸收了各兄弟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受益匪浅,既有理论上的提高,又有实践知识上的感受与体会,更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它也将会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垫脚石。现将10天来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学习收获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通过静思此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领略到名校、名师的风采。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承担了这次培训任务,学院领导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组织专家、知名教授反复研究探讨培训方案,明确培养需求,使整体培训方案合理、针对性强。学校为我们配备了很强的师资,并且邀请特殊教育教育专家为我们作报告,名师的精心指导、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能培训和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是要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悟性,有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牢记“全局意识”,自觉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调整好精神状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2、是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弘扬奉献精神。“三吃”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的主流风气。就是要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要树立奉献精神,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三、作为一名合格职教教师,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10天的培训结束了,我在感叹每一位专家学者知识渊博、旁征博引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这次培训不仅是对我们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涤,使我明白了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1、立志做一名多读书、读好书的教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我们要是能做到“读书破万卷”,那一定能做到“教学如有神”。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读书就要落后,特别是作为知识引领者的老师,面对教师专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不读书,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书。
2、向一个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方向努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不论是国家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专家,都深深地感悟到只凭空洞的教育理论,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教育专家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来研究和实施,以此来证实新理念的正确性,甚至通过创造性的不懈实践实证,我们也可以直接总结、归纳产生形成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完善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因此,要做一名好老师,就一定要学会做课题研究。
3、做一个有计划、有远见的教师 经常听到部分老师说“我天天都忙忙碌碌,可到底在忙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出什么成绩了”,乍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这却是我们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整天忙来忙去,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都忙了些什么,虽然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由很多的琐碎小事构成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真的这么忙,而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头绪,没有计划性,也就是所谓的“碌碌但无为”。其实,我们在工作的同时,只要稍稍的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下计划,为自己的教育发展做一下规划,就会从中找到工作的乐趣,成为一个“碌碌有为”“忙碌并快乐着的人”!
4、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教师
“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特殊教育更是,做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我们不仅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更担负着每一位学生家长的眷眷之心。因此,用我们的爱心、诚心、公心和细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吧,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做教师的良心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
10天的培训时间与人生长河相比虽然非常短暂,但对我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它像是一盏启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让我的心中又充满了阳光和渴望,相信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学员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都会因为这次培训而震撼、都会因这次培训而改变!
培智七年级数学上期教学计划 1 2 篇二: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我班有学生12人。男生5人,女生7人。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一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篇三: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doc123 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王超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2024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3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 人。聂俊辉、史德健等属于轻中度智力障碍,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其他同学均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如:张峻豪、孙南、支向阳、王雯雯、邢龙龙、谢诗玥和陈颜妤脑瘫,行动不便,写字较困难,上课期间相对遵守纪律;何政廷、黄秀伦、张天慧、高亦茹等有多动症,仅黄秀伦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孙南、张洁、支向东自闭不容易与人交往,完全没有学习能力,时而还有攻击性、破坏性、自残;王心怡、张钧瑶、谢铜伦、汪陈路虽然有一些学习能力,但经常缺课,且一缺就是半学期,甚至更长;卢明喜、李思杨、张子涵等同学没有数的概念,不(转载于:培智数学教学计划)能进行任何数学形式的计算。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有的放矢,通过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突出生活化,提倡以需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可选择性,以方便个别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特点有三个特点:第一,三个合一。教本与学本合一、评估与教材合一、家长指导手册与教材合一。第二,内容开放。设置校本内容空间,方便选择添加,体现个别化理念。第三,多种课程形式融合。生活性、适应性、功能性、环境生态性有机统一。
四、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
1、匹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物品数量对应;
2、学习正确地用10以内的加法、减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篇四:培智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2024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二、学情分析
培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其中张佳敏、杨继桃程度好,学习知识的速度快。李明明智力水平也较好,但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常双龙和常小龙基本上不能进行知识的学习,重点在于课堂习惯的养成。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突出生活化,提倡以需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可选择性,以方便个别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特点有3:第一,三个合一。教本与学本合一、评估与教材合一、家长指导手册与教材合一。第二,内容开放。设置校本内容空间,方便选择添加,体现个别化理念。第三,多种课程形式融合。生活性、适应性、功能性、环境生态性有机统一。
四、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
1、匹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物品数量对应;
2、学习数字0及6~10,为学生感悟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打下基础;
3、认识椭圆形、梯形、扇形、星形,为掌握生活中物品的形状打下基础。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篇五:培智数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0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好学上进,不足之处是本班学生不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对学习不太自觉,依赖心比较重。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 认数对数 7、8、9、10、0 的认识。第二 对图形的认识,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认识。第三 是对10以内的加法的数得数为2、3、4、5的加法的计算。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会对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得数为2、3、4、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2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学会1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且1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而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只是对数的初步认识,即对数7、8、9、10、0的认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认识了解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数7、8、9、10、0,初步理解这几个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数的形象记法,掌握10以内
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也就是会计算10以内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来描述物体的相对形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正确认识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长方形,知道其图形的特点。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只是简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7.会做得数是2、3、4、5的加法,根据具体的数据演示计算过程,用数字卡片做形象的图形解释,并且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同学回答。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9、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个别的学生的督导、以及特别的教育和正确引导、掌握好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适应数字教学也就是数学学习,使其得到更大的成长与改变。
《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是一种尝试、一种体验、一种应用。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必须从现实生活、有效课堂和操作活动的立体式参与中去把握。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智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同样如此,应该从“激发实践中学习的兴趣”、“丰富实践方式”、“课程整合”等不同角度进行尝试,使智障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他们的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对于这些智障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合理的选择加工改造。例如在进行“平均分”的教学中,将教室布置成生日会,与小伙伴分享蛋糕的时刻,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假“蛋糕”道具(实质可以以海绵或其他代替)在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情景中轻松找到数学素材,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了“平均分”,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也同时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语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创设实际操作的情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2)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教具辅助,复杂到简单化,无声变有声,游戏化)三.创造生活实践机会,使数学应用生活化。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课后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生活化。如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扇窗子;学习了“时”“分”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算一算自己一天的在校时间;学习了 “三角形”以后,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三角形,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比一比身高,称一称体重等等。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现了符合智障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 生都得到了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的必要途径。
下面说说如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培智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催化剂,要想培养智障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微笑教学,快乐学习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要始终带着一颗微笑的心和一张微笑的脸去给学生授课。教师在时常微笑的同时也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以一颗微笑的心去学习,去生活,融入社会。与此同时,老师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营造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特色,使学生习惯并喜欢这种风格和特色[1]。要使教师的ÿ一个动作和ÿ一个讲解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建立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实际,贴近生活(上已具体阐述)
二、丰富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
(一)取舍教材,适当扩展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进行提取、研究并进行适当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受
由于培智学校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数学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三)结合经验,巧设情境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情境,在对学生感性认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教授数学知识,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四)参与实践,有效运用
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数学知识尤其是如此。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为他们融入社会、自立、自强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智学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数学知识。
三、将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联系起来,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纯数学课堂已经不再适合智障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各项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智学校课程整合趋势下我们更应该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互相联系与渗透。
(一)将数学与美工课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美工课程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动手开展实践活动。
(二)将数学与语文结合,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培智学校的学生通常在文字理解上比较差,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觉得数学应用题比较困难,读不懂应用题的条件。所以,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读懂题目的意思。
四、结语
总之,培智学校的学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以一颗微笑和关爱的心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要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欣欣.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2024(2)。[2]王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24(6)。[3]李数声.浅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教苑,2024(2)。[4]韩长郡.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J].教育研究,2024(12)。
[5]张晓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J].数学大世界,2024(12)。[6]李丽萍.浅议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创新[J].教苑,2024(1)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