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内涵创特色
服务经济促发展
——江苏省船舶制造与修理特色专业建设视导专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这风和日丽、花团锦簇之季,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十分荣幸地迎来了省级特色专业评估验收专家组。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我们愿以此次评估验收为契机,躬身请教,虚心学习,把各位专家、领导的指示、批评和建议,内化为我们今后创新发展、再攀新高的动力和指南。恳请各位专家、领导多作指导、多加督查、多给批评!
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自身的办学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是新时期职业学校抓内涵、抓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的根本途径。为此,我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和省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标准,从管理机制、师资建设、实验实习、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加速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近三年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70多名合格的初、中级船舶制造与修理技能人才。现将我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的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加强就业市场调研论证,确定专业发展方向
(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1.紧贴市场需求,着力优先发展。船舶制造与修理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初中毕业生求学的需要,从2024年起学校就开设了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并成为学校的重点骨干专业。
我校地处长三角地区、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位于江苏省如皋市最南端长江镇(如皋港区)。船舶产业是如皋市十大产业之首,如皋紧扣打造“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培育力度,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制造及配套、海洋工程、豪华游轮、船舶研发设计及服务外包等板块,目前已开发11平方公里,依托熔盛重工、长青沙船舶、通宝船舶、海通海工、森松海油、通茂船舶、通城船舶、长
江船舶,大型修船厂瑞泰船务,配套企业等船舶及海工制造企业,总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船舶产业链。
如皋市船舶海工及配套产业规模企业2024年完成应税销售95.91亿元,2024年接近12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26.79%,成为促进如皋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船舶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经济总量和增幅均居南通市首位。
南通及周边区域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格外紧缺,船舶制造企业需工总量已从2024年的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万人左右。特别是船舶修造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高、用工批量大,船舶技能人才短缺,导致船舶修造行业产生了较大的用工缺口,本专业与地方造船及海洋工程产业融合度非常高。基于此,我校开办船舶制造与维修专业,大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性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稳定发展规模,培养专业人才。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2024、2024、2024三年共招生262人,开设有焊接技术应用、船舶电气技术两个专门化方向。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激励船舶专业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目前我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业已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生源稳定,培训充足,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初、中级船舶制造与修理技能型人才。
(二)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加强专业开发
1.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学校2024年建立了由学校领导成员、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指导委员会”,2024年6月配合如皋市教育局牵头成立了船舶职教集团,定期对市场、行业进行调研,根据如皋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从地理位置、经济结构、企业需求、生源素质等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调整并明确了专业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滚动修改专业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逐步构建和完善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
2.专业拓展坚持改造与开发并重。在“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船舶制造与修理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专业思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方向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目前该专业有两个专门化方向,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
学习和强化训练,能够掌握船舶制造与修理、焊接及电气装配等方面的技能,拓宽了学生就业门路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
确保专业稳步发展
(一)加强专业师资建设,提高专业基础能力
1.师资培训常态化、力度大。学校十分重视包括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教师在内的骨干教师、“双师型”和“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和年度在职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课程改革项目培训及其它类型的学习培训。学校近年来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达80多万元,确保师资培训费占专任教师工资总额的10%以上。学校制定“四个一”(即一堂汇报课、一篇论文、一个讲座、一件作品)制度保证了教师的学习培训效果;建立了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利用学生顶岗实践之机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锻炼,平均每两年达2个月。
2.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双师型”比例高。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师资配备坚持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协作能力强,并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发展潜力的教师的原则。目前该专业专任专业课教师10人,学生262人,师生之比为1:26。专任专业课教师专业对口,本科及以上学历10人,占比100%;硕士研究生2人,占比20%;中学高级教师(高级讲师)4人,占比40%;中学一级教师(讲师)2人,中高级教师占比60%;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10人,占比100%,技师7人,占比70%;“双师型”教师6人,占比60%。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负责人杨成老师,本科学历,高级讲师,技师,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市级专业带头人;从事专业教学23年,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5篇论文,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研究2项,参加南通市公开课评比获一等奖。
学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教师团队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能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积极参加“两课”评比、省创新大赛、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等赛事。近年来,在省技能大赛中共有1人次获得一等奖、4人次获得二等奖,学生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有一定的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著能力。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共开发3本校本教材,进一步完善了船舶制造与修理项目课程体系,所有专业教师均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独立制作课
件,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实验。
(二)加强专业设施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了提升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办学质量,做到与时俱进,接轨企业生产,学校克服困难,把钱用在刀口上,力所能及地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学校建有电工电子室、船舶CAD实习室、多媒体电教室、焊材准备室、辅助室、焊缝返修室、超声波无损伤检测实训室、船舶钳工室、切割实习室、打磨装配室、CO2保护焊接室、氩弧焊焊接室、手工电弧焊焊接室、埋弧焊焊接室等14个实验实验室;拥有半自动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二氧化碳焊机、逆变CO2/MAG半自动焊机、逆变式手弧/氩弧焊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台式钻床等实验实习设备,总值263万多元,生均10069.45元。实验实习工位足,设备配置合理,能承担本地区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与考核任务,具有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产品研发和科研于一体、向其他学校和社会开放的多重功能;实验自开率100%,实验、实习开出率均达100%;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实训项目表、教师授课计划、设备使用情况等各类台帐齐全,管理规范有序,注重渗透企业化管理理念。
2.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知名企业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长青沙船舶、海通海工等企业紧密合作,签订了长期固定合作协议,建成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企业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设备充足,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要求,企业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实习,按实习大纲和实习要求完成相关顶岗实习项目;学校派员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同时专业教师利用带队实习的机会适时了解产品加工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回馈课堂,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载体。
(三)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1.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彰显企业精神。学校十分重视专业文化建设,各实验室均配有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7S管理规范、安全文明实验须知、实验室功能介绍;墙壁醒目张贴鼓励性标语;布置了本专业技术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以及国内外船舶制造行业成功人士的案例介绍,让学生在专业文化氛围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2.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优化德育管理。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军训、征文、演讲、参观、社会实践、法制教育、文明修身小事工程、文明风采大赛、文娱演出与才艺展示、青年志愿者、成人仪式等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团结协作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各专业部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职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对出现行为偏差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一)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教学管理体制完备。学校从1996年开始建立以专业部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机构,实施二级管理,教学实训和学生常规管理、办公管理等实行一体化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规范,管理人员结构合理、科学,工作效率较高,工作绩效突出。同时,学校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实际、符合职教特点、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推行学校原创的“任务单导学”,专业课推行项目化教学,德育课推行案例教学。
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学资源高效共享原则,学校设立了实训处,负责全校的实习教学,并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有详实的实验、实习教学计划,做到定教师、定时间、定课题、定工位、定设备;实训时间有保证,设备完好率高。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有专门带队教师,做到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定期轮岗,认真做好实习鉴定,切实完成实习任务。
2.教学质量监控有力。学校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有专门组织和人员负责;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评学等制度科学明确,可操作性强,其中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实施成效尤为显著;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毕业生社会跟踪调研,及时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教学质量监控台帐资料完备。
(二)推进课程改革试验,完善育人模式体系 1.加强课程改革领导
学校从2024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试验,成立了有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课程改革咨询委员会,组建了以专业负责人领衔的名师工作室为主体的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小组。课程改革推进力度大,采用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边调查、边优化的推进策略,初步完成了船
舶制造与修理专业课改方案并予以实施。学校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校本研修、国内培训及出国培训,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软件开发与硬件投入同步推进。
2.制定课程实施性计划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小组在市场调研与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本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课程实施计划),包括: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相关说明(实验实习设备要求、专业教师任职要求、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通过制定课程实施性计划,明确切合学生实际的培养目标,分析职业群的能力要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3.制订课程标准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小组在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工作项目结构设计课程,重点进行实践课程整合与项目课程开发。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确定项目课程模块,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制订学校课程标准,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加以指导,使之趋于完善。注重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体现文化够用、专业理论实用、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专业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补充与生产一线吻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教材内容和案例设计较好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4.开发项目课程校本教材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小组在前期制定相关项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校情与学情,依据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主干课程课程标准和项目课程实施纲要,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了《机械制图》、《钳工技能训练》、《电工技能训练》等实用性较强并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校本教材。
5.有效实施项目课程
(1)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以行业真实场景创设为引导,企业真实案例为背景,产学研对接,教学做合一。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评价体制改革。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核心,提倡综合素质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学校构建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体系,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学生学业评价采用笔试、观测、现场操作、作品创作、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确立由教师、学生、家长、行业鉴定机构和企业共同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实施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交互式评价模式,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
四、坚持质量效益合一,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一)以质量求生存,赢得就业市场的发展空间
1.实践教学注重实效。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11、12、13届毕业生170人,学生分别在第三、四学期参加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焊工中级技能鉴定、机修钳工中级技能鉴定和电工中级技能鉴定,一次通过率均达95%以上。
2.德育工作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我管理。我们以企业合格员工的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使学生及早认识企业、了解专业工种,提高专业课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奠定基础。
3.就业指导全程服务。学校建立了由招生就业处、政教处、专业部、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网络,负责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台帐齐全。学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正常开展包括学业、就业、职业、事业等在内的“四业”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择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使得毕业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终身发展有基础。近三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98.8%,专业对口就业率为98.8%,就业点分布在如皋、南通、上海、苏州等地。学校还注重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形成了学生就业信息反馈体系。
(二)以示范辐射为根本,形成产学研训一体的办学格局
1.专业辐射为示范。学校加入了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江苏扬子江职教
集团,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试行中高职衔接。学校办学业绩在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学校办学成果多次在《中国职业技能教育》、《江苏教育》上刊登。学校教科研成果多,多个省级以上课题结题,专业建设论文纷纷在相关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多年来学校一直承担南通市焊工项目技能大赛组织工作。
2.产教结合出成果。一直以来,我校十分重视产教结合工作,学校聘请一些企业技师来校讲课,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把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我校还发挥船舶专业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先后与熔盛重工、森松重工等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先后派出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工作。产教结合既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也增强了我校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学校成立了船舶实训中心,进一步推动了船舶专业产教结合工作的开展。
3.社会培训创效益。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设立了培训部,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社会培训空间。学校充分利用船舶专业师资和设备,为如皋港区船舶制造企业及配套企业进行船舶专业方面的培训,先后与10多家单位签订协议,对其职工进行电焊、钳工、电工等中级培训。船舶专业的教师还走出校门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增强了专业教师的市场意识、实践能力。近三年,年平均培训700多人次。
五、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形成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特色
(一)创新办学思路,呈现“服务地方经济”特色
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的开发必须紧贴市场变化。学校为如皋港区船舶行业建设开发实施了人力资源蓄势工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学校以实训基地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载体,积极实施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理论与实践、育人与创收的六合一,在真实职业场景中实施项目教学,实现教学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二)创新办学模式,形成“工学交替模式”特色
学校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进一步让行业参与制定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的人才规格、课程计划、评估标准,有效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有序安排
学生在森松重工、熔盛重工、华泰重工等企业参观及顶岗学习,进行职业体验,学生们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初步形成产品意识,逐渐明确企业的用工标准。
(三)创新教学方法,凸显“项目教学模式”特色
学校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形成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模式。课改实验教师将学生在任务中、在模拟中、在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作为教学基本策略,采用项目教学法,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建设“民主课堂”、“生态课堂”、“积极课堂”和“温暖课堂”。
(四)创新管理机制,形成“多元管理体系”特色
学校加强行政人员、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和行业专家五位一体的队伍建设。以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资源整合,以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扩容“双师型”教师内涵,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导师”转变。学校通过校企互动、协同研发产品培养学生,实现资源共享、交互相融、利益双赢、共同提升,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得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成为如皋地区的特色专业。
六、今后努力方向
根据江苏省中职特色专业建设标准,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长远目标出发,提高实训装备水平,使实训条件与企业同步。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办学功能,面向社会开展劳动就业和实用技术培训。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名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3.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建设。面向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促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加强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更新教学内容,把科技前沿知识引入到
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们将以这次评估验收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进,脚踏实地,继往开来,务实求优,走好今后的专业建设之路。
最后,真诚祝愿各位专家、领导身体健康,工作舒畅,生活美满!谢谢大家!
特色专业建设汇报稿
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将从6个方面对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进行汇报。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有校内专任教师13人,校外兼职教师1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人,具有国家注册工程师资格2人,90%以上专业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多名教师参与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篇,正式出版专著及教材9本。
本专业校内带头人闫志港,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202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在施工企业曾参与多个(杭州绕城南线七标工程、磴口黄河大桥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金塘大桥、石武高铁、郑焦城际铁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且有多个科研成果获奖。(参与的《我国首座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科研成果获河南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获得河南省优质测绘工程(成果)一等奖,《舟山连岛工程金塘跨海大桥测量控制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获得河南省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专业生源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立于2024年,截止2024年10月在校5个班级,在校学生人数为337人。2024届和2024届两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0%以上,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良好。90%的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取得至少一项“员”级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获证率和英语获证率各班级均达85%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
三、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我系专业教师在系主任的带领下,于2024、2024、2024连续三年深入本区域相关行业、企业通过现场座谈和问卷调查法进行人才需求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就业人员既要掌握设计、构造、技术,还要掌握材料及市场信息和动态;对工程整体环境及背景应有整体认识。我系为了适应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我系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并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复合型的,从事建筑施工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优秀人才。其实质,是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是要培养一批具有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取意识和能力,能适应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熟悉建筑施工基本流程,遵守建筑施工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质量、成本意识,并具有独立解决的基本能力,解决非常规问题的本领,从事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等技术工作的一线管理和技术人才。
为此,我们创建并完善“基于工程实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原来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和典型项目的工作任务为基础建构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创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情景。从简单项目开始,由易到难,让学生掌握顶岗基本技能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岗位证书。使学生学习内容与考证内容衔接,职业资格与就业技能并行。从业证书、职业岗位与教学内容衔接。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我们始终坚持广泛征求企业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注重听取毕业生的反馈。在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将课程大幅度整合,在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学以致用”。例如将《建筑结构》(96课时)和《建筑施工技术》(96课时)整合,开设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64课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32课时)《钢结构工程施工》(64课时)《高层建筑施工》(32课时),总课时数并未增加,但变“学1学期理论再学1学期施工技术”为“学一部分理论紧跟学习对应的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实施之后,受到学生的广泛称赞,学生表示“学过就知道该怎么用,感觉真好!”。部分课程的实践课时占到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例如《建筑CAD》课程的实践课时是理论课时的2倍。在听取2024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增设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筑结构抗震》等课程,使学生在工作中更具有竞争力。
在不断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组织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积极参与各自教授课程的教材的编写,例如闫志港老师编写了《工程测量》《高层建筑施工》《工程建设法规》教材,杜永伟老师编写了《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教材,邱玉婷老师编写了《土木工程CAD》《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教材。这些教材均已陆续实际投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使用。本专业选用的教材全部是近三年内出版的以“项目式模块化”编写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十二五规划教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建立特色专业高指标的要求下,多门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将《建筑工程测量》、《钢结构工程施工》等课程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始终,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驱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课程的专业知识。利用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操作中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建筑材料与检测》这门课涉及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授课时安排一定课时到实训室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学生亲自感受装饰市场最前沿的材料,教师帮助分析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也使学生获得顶岗的模拟锻炼。
四、教学基础设施
建筑工程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创建于2024年,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设备总值103.5万元。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有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室。可承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工种实训等任务。(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室有标准砂石套筛4套,水泥净浆搅拌机8组,水泥胶砂搅拌机8组,水泥胶砂震实台4个,微机控制电液式压力机2台,混凝土搅拌机4台,微机采集液压万能试验机2台,负压筛分析仪2台,可同时满足100人实验的需要。工程测量实训室有全站仪16套,经纬仪20套,水准仪31套,GPS设备3套,可同时满足100人实训的需要。)
本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目前建立了14个校外实训基地,每年接收学生500人次。能够满足本专业开设综合实训项目的需要。
五、教学管理改革
在教学管理改革方面,根据我系教学工作和教学资源状况,建立了由组织系统、监控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系主任负责,督导组、学工工作办公室、教研室协调配合、校内外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参与的质量监控与保障组织体系,实施系部、督导,教研室三级质量控制。通过各类检查、教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监控方式主要有:
(1)听(评)课监控(领导、专家听课)(2)督导监控
(3)实践教学巡视、检查监控
(4)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督查活动监控(5)信息员监控(6)教学评价监控
构建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组织。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组织建设,不断优化管理和监控队伍。加强教学管理职能,明确各教学质量责任人。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教学检查制度、系部主要领导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评价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毕业生跟踪与就业分析制度、奖励制度等,并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
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
专业建设特色汇报材料
根据学校自身专业资源,结合当地时风集团机械加工行业的优势,专业发展的前景及其辐射带动面,学校紧紧围绕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进行示范专业的建设。学校首先指派1名副校长,直接督促这两个专业的示范专业建设,并聘请了5名机电、数控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对学校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学校抽掉1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和到企业培训,充实壮大专业师资队伍。这两个专业实用性较强,我校均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注重专业建设与企业的深度融通,对接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均为项目课程,一门课程对应一个职业工种。同时学校加大这两个专业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建设的基本理念是构建生产性的实训车间,为生产性的项目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其中全力以赴努力把这两个专业做大做强。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设于1995年9月,2024年8月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现有在校生1112人。为当地企业培养了大批机电实用技术人才,我县大多数企业的技术骨干都是我校毕业生。此外,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申报了国家级地方特色专业。于2024年1月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被列入了省级
十、百、千试点专业建设。目前该专业在校生456人。学校为此专业配备了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55台套设备和50工位仿真室,建筑面积2024平方米,能同时满足100人实习。学校还以该专业为带动,建立了以数控设备为主的校办工厂,走出了专业理论学习、实习实训和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产教结合模式。该专业同时承担了为企业培养培训数控技术人员的任务,三年来共培训数控专业技术工人300多名。
根据我县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急需大量的现代会计人才,于1999年9月,开设了会计专业,专业建设之初,学校聘请我县7位有名的高级会计师来校上课,并对本专业教师进行一拖二的指导,另外邀请山东省财经学院的专家做专业建设指导,从而使该专业迅速成长。此专业于2024年8月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校生165人。学生除了学习点钞、电算化等本专业基本技能外,还可以学习收银、网上营销等相近专业的操作技能。学校建立的财会模拟室、收银训练室,能同时满足100人实践实训。
近几年学校正结合本地种植业大力发展的时机,在涉农专业上加大投入,聘请专家,走向田间、走向农村,尝试一种植根于田间地头的新的专业建设模式,力争尽快把种植专业建成全省的示范专业。
专业创建省特色专业
汇报材料
一、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学校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坚持“理念先进、校企共建、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按照“携手企业、瞄准一线、多方推进、动态建设”的工作思路,采用差异性建设和错位发展的策略,重点抓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建设。经过几年努力,该专业在2024年常州市中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被市推荐为省特色专业备选单位。
目前,本专业在校学生219人,专任专业教师12人,师生比例1:18.25.专任专业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6人,站50%,其中高级职称5人,占41.7%,双师型教师10人,占83.3%。学校建有平面广告设计实训室、室内设计实训室、数码摄影工作室、广告工作室、漫空间家装工作室、影视工作室、画室等,专业设施设备达154.7万元,生均设备值7063.9元,实验实训开出率100%。近三年来,共向地区输送241名合格的中等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培训641人次,毕业生全部就业,其中对口就业率达到88.3%,当年签订合同比例达到94.2%。此外,三年内该专业有6名师生在省技能大赛艺术类设计项目中获奖,其中,谢琪、何晶晶分获2024、2024年环境艺术设计一等奖。
二、专业建设举措、经验与成效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抓质量、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为此,学校把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建设列入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议事内容,坚持经常研究分析,在盘活学校资源存量,壮实本体的基础上,注重拓展开发,在内涵建设上下工夫,力争做到硬件真硬,软件做优,使该专业不断换新貌,做到常办常新。
1、注重专业方向拓展,提高专业与产业对接度
专业开发与拓展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十二五”期间,常州将建设广告产业园区,以园区为重点,带动全市广告产业发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和广告人才培训基地。常州广告业迅猛发展,对广告设计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提出新的需求,为此,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利用一年一度学生定岗实习的教师巡视机会和教师下企业定岗实践齐期间,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和规格,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调研,研究行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在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改造、拓展专业方向,动态修改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培养目标和规格,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奖励了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有物质的静态的建设向功能性、动态性的专业开发转变,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软硬结合的建设。根据常州市住房建设规划,将新建住房7500万平方米,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在平面广告设计基础上拓展了室内设计方向,并开设数码摄影、影视制作等多门选修课程,形成专业群,使专业对接产业发展,强化错位发展,提高了专业竞争力和后发优势。
2、优化专业团队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学校根据“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师资建设方针,采用提高学历、本校培训、课题引领、“名师”工程、下企业顶岗实践、推进青蓝工程、聘请兼职教师等多重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学校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计划”,建立达标考核机制,安排专项资金,形成教师分层培训学习制度,有效促进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教师带课题、带任务定期赴企业挂职锻炼,切实保证定岗实践时间与成效。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市举办的技能培训和考证,要去年轻老师轮流参与省、市技能大赛,把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目前,本专业12位专任专业教师,有6位攻读硕士学位,5位获得高级职称,有10人
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或行业职业资格,已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胜任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创新实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动态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突出重点、适度超前、仿真环境、同步企业”的要求,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适应需要,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围绕基地生产话原则,在改造上下工夫。我们筑巢引凤,引企入校,与大陆广告公司、田俊设计工作室等企业合作,共建广告设计工作室和“漫空间”室内设计工作室,从设施设备的摆设,到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都仿真企业,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场所,为学生“零距离”适岗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了人才培养吻合度。学校还重视实训基地管理,在提高使用效益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基地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社会服务功能,承担对外培训。我校承担了常州市艺术类的技能大赛,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作用,得到了上级本门和兄弟院校的肯定。
学校先后与武进大陆广告公司、常州大地装潢公司、江苏印象乾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美家园金鼎装潢工程公司等八家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借助企业的设施和技术服务,共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拓宽了就业渠道,为此,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达到83.3%,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6%,有两位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4、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模式的实施,都是以课程为载体,所以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专业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按照《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要求,根据三贴近(贴近企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的原则,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着力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构建“三以一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改革以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的课程内容,通过项目整合知识与实践重组教学内容,编写了“平面广告设计项目课程”“家装设计项目课程”等校本教材,将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要求渗透到教材,提高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的匹配度。在课程改革同时,该专业也逐步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场景教学、虚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行协调发展。本专业还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整合多方面力量,建立由职教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横向沟通、产学研一体的课改协作机制,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水平。为此,本专业的课改、促进和推动了其他专业的课改,学校被省评为课改实验学校。
5、加强实习管理,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专业建设水平集中体现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终身发展上。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坚持顺应市场需求,动态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实行按需施教。我们还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学校由专业部、教务处、招就办协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并成立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视对实习过程管理,做到顶岗实习与专业对口,工作内容安排科学合理,使实习与就业对接,并督促企业为学生办理保险,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做到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还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尽力就业指导系统,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此,本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为88.3%,当年合同签订率达到94.2%。
三、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下一步发展思路
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没有止境的。推着社会经济发展,“两个率先”的推进,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训大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调整升级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针对专业目前的现状,专业下一步发展思路如下:
1、以教科研和技术研发为突破口,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要以全面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为中心,一培养和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遵循开放、创新的高校原则,建立起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加快名师工作室建设,壮大名师队伍。
2、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凸显能力发展的专业课程新体系。要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完善以项目为主体的模块话课程体系,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体、任务驱动等教学思想。要加快推进文化课德育课程改革力度,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立体、方式多元的评价体系。
3、进一步创新教学环境,继续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实训环境、教室环境。坚持校企合作建设并完善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技能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进一步发挥教学工厂的多功能作用,提供啊实用效率。加大专业文化建设力度,真正达到企业文化进基地,企业文化进教室,发挥文化的熏陶和育人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与形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敬请各位领导与专家在视察中给予指导,使我校专业建设能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长春理工大学校级特色专业汇报材料
申报特色专业负责人汇报(每个专业不超过10分钟)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授予学位门类、修业年限、批准时间、首次招生时间、在校生数、累计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方向、相近专业、所属院(系),是否是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否有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
二、专业基础
1.师资队伍(带头人、数量与结构、主要成员、社会兼职及荣誉称号等);
2.教学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十一五”期间建设经费等)。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特点;
2.教研立项、论文及成果等;
3.科研立项、论文及成果等;
4.课程建设;
5.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6.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
四、专业特色与存在问题
五、专业“十二五”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方案、主要措施、成果预测及经费保障等)。
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汇报仍用此材料,但要加上2024年以来的变化情况。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