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华侨大学勤工助学

最新文章

第一篇:华侨大学勤工助学

华侨大学研究生勤工助学岗位管理规定-华大学〔2024〕21号

时间:2024-06-06 08:4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07 次

华侨大学研究生勤工助学岗位

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研究生是指学校招收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工作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各类行政管理、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技术管理的辅助工作。

第四条 研究生勤工助学工作应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

第二章 勤工助学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研究生勤工助学工作由华侨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资助中心”)统一归口管理,负责对研究生勤工助学的岗位设定、招聘、考核、经费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协调。

第六条 用人单位负责研究生勤工助学的聘用、岗前培训、日常管理等。

第三章 勤工助学岗位的设定与管理

第七条 资助中心结合各单位事业编制人数、学院学生数统筹安排、设置校内研究生勤工助学岗位。原则上各学院按照研究生在读人数/20,专职教师人数/50,缺编数量×2(行政和实验系列缺编人数,不含辅导员)三项加总计算,四舍五入;机关单位(不含各直属单位和后勤实体)根据核定的缺编数量×2设置岗位。第八条 设置的岗位既要满足研究生的工时需求,又要保证研究生不因参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第九条 勤工助学岗位类型分为固定岗位、临时岗位、专项岗位。固定岗位是指持续一个学期以上的长期性岗位和寒暑假期间的连续性岗位;临时岗位是指不具有长期性,通过一次或几次勤工助学活动即完成任务的工作岗位;专项岗位是指以立项申请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岗位,聘期一般不超过一学期或5个月。兼职辅导员纳入辅导员队伍管理,不作为勤工助学岗位。第十条 各类岗位的职责和申请流程

(一)固定岗位职责和申请流程

固定岗位以日常助理为主,职责以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为主,具体由用人单位调配。资助中心根据各单位事业编制人数、学院学生数设定岗位,由各用人单位统一管理。

(二)临时岗位申请流程

临时岗位以完成临时事项为目标,职责由各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在用工前一周填写《华侨大学勤工助学临时岗位申请表》,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提交至资助中心审核。若岗位申请通过,资助中心设置临时岗位,由报送单位统一管理。

(三)专项岗位申请流程

各单位根据全校勤工助学总体安排,在每学期最后两周填写《华侨大学勤工助学项目申请表》,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提交至资助中心,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若岗位申请通过,资助中心设置专项岗位,由报送单位统一管理。

第十一条 如中途需变更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和岗位工资标准等,各单位须填写《华侨大学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调整申请表》,报资助中心审批。

第四章 勤工助学人员的资格、录用与考核

第十二条 承担研究生勤工助学工作的研究生需具备以下条件:品行端正,思想进步,成绩优良,上一学年内无违反校规校纪记录;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好的工作能力;身体健康;能自觉遵守本规定;同等条件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考虑。

第十三条 勤工助学人员的录用

为贯彻公平、公正原则,所有勤工助学岗位须公开招聘,受聘研究生试用期一周,如不符合要求或无法胜任的,可解除聘用并重新招聘。

针对研究生勤工助学专项岗位,试用期结束,确定聘用的应签订《华侨大学研究生勤工助学专项岗位聘用协议》(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受聘研究生各持一份)。原则上实行一人一岗制,禁止一人多岗的现象,凡是被一个以上岗位录用的研究生须从中选择一个岗位。第十四条 勤工助学人员的考核

用人单位要加强对勤工助学人员的管理,上岗期间要做好签到签退记录和挂牌上岗,资助中心将不定期进行检查。

针对研究生勤工助学专项岗位,每学期末,用人单位填写《华侨大学研究生勤工助学考核表》,根据受聘研究生的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等情况综合评定,考核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不能续聘,并取消其下一学期应聘资格。考核合格的可以续聘,续聘人员由用人单位报资助中心审批。研究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资助中心可取消其上岗资格: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受到刑事处罚或警告以上处分者;虚报工时和工资者;学习成绩差,无法完成学业,达到退学条件者。

第五章 勤工助学工资标准与发放

第十五条 固定岗位工资标准为12.5元/小时,月工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500元;临时岗位月工资标准根据岗位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并报学生处审核确定;专项岗位月工资标准最高不超过500元,用人单位可依照聘用协议,参考考勤情况和工作实绩予以调整。所有岗位工资均按月发放,全年不超过10个月。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如实记录勤工助学研究生的出勤情况,每月填写《华侨大学勤工助学工时记录表》,并根据出勤情况和工时记录,在“研究生工作管理系统”中进行报酬发放,导出并打印工资表。每月5日前,将工资表(一式两份)、工时记录表(一人一份)报送资助中心,经用人单位、学生处和财务处共同审核确认后,作为勤工助学工资发放的基本依据。

第十七条 为保证勤工助学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用人单位应如实填报工时记录和工资(工时记录用时间段表示),各单位勤工助学总负责人须认真审核本单位各岗位的工时记录表、研究生本人学号,并签字和加盖公章。凡是虚报工时和工资的用人单位取消本学年用工资格,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华侨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华大学〔2024〕43号)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华侨大学聘任研究生从事助管工作暂行办法》(华大人〔2024〕32号)同时废止,其他相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闽南金三角,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主校区分别设在泉州、厦门。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

华侨大学设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首任校长,现任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吴承业教授。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及各级政府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等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长。

华侨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办学方针,按照“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预科等层次完整的办学体系,现有19个院系(部),9个博士学位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硕士学位点,8个工程硕士领域,9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53个本科专业,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科门类涉及理、工、经、管、法、文、哲、史、史、农、教育等10大类。学校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建校46年来,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8万余人,其中境外生3.7万余人。至2024年底,学校有各类在校生2.4万人,其中境外生近3000人,分别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日本、朝鲜、美国、阿根廷和港澳台等30几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140人,42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一批教授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泉州校区校园占地面积9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厦门校区(含华文学院)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厦门新校区正在兴建中。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设备先进,图书馆藏图书文献资料总量105万种、208万册。

华侨大学注重教风、学风建设,以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教学质量”为主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学校以学风建设为学生工作重点,强调学生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近三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侨大学共获得10余个奖项,团体总分分别居全国高校第13、16、10名,居福建省高校榜首,并捧得第八届“优胜杯”;学生男子篮球队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已进行的八届赛事中获得四届总冠军及一届总亚军;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科技竞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赛事中华大学生成绩居福建高校前列。2024年5月,华侨大学被教育部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华侨大学科研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大跨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华侨大学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55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1项(其中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获得福建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发表科研论文4600多篇,被SCIE、EI收录的论文数、论文被国际刊物引用次数均连年居全国高校百强。《华侨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华侨大学还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克法登等国际著名学者以及泰国上议院议长素春·差里科、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先后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第三篇: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课题组主要成员

郭亨群

1944年10月生,华侨大学教授,材料学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1986年作为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到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作研究工作,1993年—1994年由国家教委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研究,1996年—2024年任华侨大学副校长,现为福建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研究,近年来在硅基纳米材料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过863项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主持过多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务院侨办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50多篇论文,获福建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24年8月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纳米Si-SiNx 复合薄膜和Si/SiNx 多量子阱材料制备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项目编号60678053),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硅基光电子学关键器件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60336010)子课题: Si基纳米材料发光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层纳米硅复合膜F-P腔皮秒光双稳研究(项目编号60178038),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半导体光子集成基础研究”(项目编号69896060)子课题: 硅基非线性吸收效应及其器件应用, 1998年1月—2024年12月近期已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of nc-Si-SiO2 films studied with femtosecond four-wave mixing technique.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3(11): 2989-2992(2024)2 纳米Si镶嵌SiO2薄膜的发光与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应用.半导体学报, 27(2): 345-349(2024)3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Al-doped ncSi-SiO2 composite films.半导体学报, 28(5): 640-644(2024)4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掺Al的纳米Si-SiO2复合薄膜及其光致发光特性.功能材料,37(11): 1706-1708(2024)5

Top-emit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light outcoupling and angle-independence.J.Phys.D: Appl.Phys.39(23): 5160-5163(2024)6 360-nm photoluminescence from silicon oxide films embedded with silicon nanocrystals.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12(2): 90-94(2024)7 富硅的氮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发光特性.半导体光电,28(2): 209-212(2024)8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发光机制.华侨大学学报, 28(2): 147-150(2024)9 含纳米硅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华侨大学学报,27(3): 256-258(2024)10 含纳米硅粒SiO2薄膜的光致发光.华侨大学学报, 27(1):35-38(2024)11 多层纳米硅复合膜的共振光学非线性.光子学报, 31(11):1340-1343(2024)12 Nonlinear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nc-Si:H thin films.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B10(1):57-60(2024)

陈国华

1964年1月生, 博士, 华侨大学教授, 材料学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1987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5月-1995年12月在日本岐阜大学工学部作访问学者, 2024年10月-2024年12月在日本长崎工业技术中心任客座研究员, 2024年3月-2024年3月为美国密执根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研究,近年来进行石墨在聚合物基体的纳米分散研究和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1999年5月被授予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202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24年“天然石墨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纳米分散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合物/纳米石墨高度有序复合及其各向异性研究(项目编号20574025),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墨纳米微片的自组装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0373015),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墨的接枝插层及其聚合物纳米复合体系的界面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4012),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电磁屏蔽涂料研究(项目编号2003I032),2024年5月-2024年4月 福建省纳米材料重大科技专项:纳米光电功能材料研制专题(项目编号2005HZ01-4),2024年1月-2024年12月

近期已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 1 Preparation and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ly ordered polymer/graphite nanosheet composites.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2:733-736(2024)2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raphite nanosheet filled immiscible polymer blends.Materials Chemistry & Physics, 104:240-3(2024)3 Dispersion of graphite nanosheets in polymer resins via masterbatch technique.J Appl Polym Sci ,103(6):3470-5(2024)Voltage-induced resistivity relaxation in HDPE/graphite nanosheet composite.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 , 45:860-863(2024)5 Piezoresistivie behaviors study on finger-sensing silicone rubber /graphite nanosheet nanocomposit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7(6):898-904(2024)6 Fabrication of polyethylene /graphite nanocomposite from modified expanded graphite.Polymer International, 56:676-685(2024)

7HDPE/EG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via a masterbatch process.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47(6):882-888(2024)8 Study on the acrylic resin /graphite nanoshee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coatings.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59(2):101-5(2024)Silicone rubber/ graphite nanosheet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nanocomposite with a low percolation threshold.Polym.Comp.28(4):493-498(2024)10 Facile preparation of epoxy-based composite with oriented graphite nanosheets.Polymer, 47:8401-5(2024)Epoxy resin/graphite nanosheet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nanocomposite.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1:167-171(2024)12 Nonlinear DC response in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graphite nanosheets composit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41:1785-1790(2024)13 Non-universal transport behavior in heterogeneous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graphite nanosheets composite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 44(13): 1846-1852(2024)14 Alter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poly 9,9'-dioctylfluorene by TiO2 nanocrystalline.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352:2536-2538(2024)15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graphite nanosheet conducting composite and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Polymer, 47(12): 4440-4444(2024)Novel piezoresistive material from directed shear-induced assembly of graphite nanosheets in polyethylen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5(8):1358-1363(2024)PTC effect of polyethylene/foliated graphite nanocomposites.J.Mater.Sci, 40(18): 5041-5043(2024)林碧洲

1967年11月生,博士,华侨大学教授,材料学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99年于福州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功能材料和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2024年12月” 铌钨酸钽钨酸光催化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24年10月 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24年5月被授予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层柱金属硫化物—新型多孔复合材料的研究(项目编号50172016),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金属氧簇基配位聚合物的组装及性能研究(项目编号E0420001), 2024年5月-2024年4月

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酸化合物光氧化催化材料的研究(项目编号D0010010), 2024年5月-2024年4月

近期已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poly(ethylene glycol)/WS2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in press, doi: 10.1016/j.materresbull.2024.11.030).Zr-intercalated molybdenum disulfid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J.Porous Mater.,(in press, doi 10.1007/s10934.006.9076.0).3 Layered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hydroxy-NiAl oligocation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in oxidation of sulfide.J.Porous Mater.,(in press, doi: 10.1007/s10934.006.9041.y).4 Prepara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ethers/WS2 layered nanocomposites.Electrochimica Acta, 52(9): 3028 – 3034(2024)5 First Strandberg-type polyoxotungstate compoun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H2en)(Hen)2[H2P2W5O23]5.42H2O.J.Mol.Struct.825(1-3): 87  92(2024)Bis(iminodiethylenediammonium)di-5-hydrogen-phospho-pentamolybdate(VI)tetrahydrate.Acta Crystallogr.Sect.C, 62(8): m355  m357(2024)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Dawson polyoxotungstate(H2en)3[P2W18O62] 6.48H2O.J.Mol.Struct., 783(1-3): 176-183(2024)8 Tris(ethylenediamine)nickel(II)tetraoxomolybdate(VI), [Ni(en)3][MoO4].Acta Crystallogr.Sect.E, 62(3): m532-m534(2024)9 Tris(ethylenediamine)zinc(II)molybdate(VI), [Zn(en)3][MoO4].Acta Crystallogr.Sect.C, 61(6): m313-m314(2024)10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a mixed-valence polyoxotungstate decorated by copper(I)group, [Cu(en)2H2O]2 [{Cu(en)2}HPW12O40]2H2O.Chinese J.Struct.Chem., 24(5): 608-614(2024).11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Cd(en)3]MoO4.J.Mol.Struct., 741(1): 31-35(202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cobalt(II)coordination complexes.J.Mater.Chem., 14(13): 2024-2024(2024)

陈晓虎

1965年生,博士,华侨大学副研究员,材料学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工程系,1994年于江苏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金属材料(块状金属玻璃、纳米晶及非晶态合金)和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调幅分解型梯度材料的自生成机理及相稳定性研究(项目编号50271027),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相图计算的块状铁基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E0310021), 2024年5月-2024年4月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粉体材料的制作及相稳定性的研究(项目编号E0310023), 2024年5月-2024年4月 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 强磁性铁基块状金属玻璃的设计、开发及其性质研究(项目编号2002I018), 2024年5月-2024年4月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利用液相调幅分解性质制备新型结构金属复合材料(项目编号2002J010),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近期已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 机械合金化制备Fe-Zr-B非晶合金及其晶化动力学行为研究.中国粉体技术, 12(3):12-15(2024)2 Fe-Zr-B非晶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与非晶化机制研究.金属功能材料, 13(2):6-10(2024)3 机械激活法合成钛酸铝粉体中的各向异性生长.陶瓷学报,27(1):88-91(2024)4 机械激活法合成钛酸铝粉体的XRD分析.陶瓷学报,26(4):221-224(2024)5 Calculation of the self-formation driving force for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 in liquid immiscible alloy system.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24,Feb 6 液相不溶型合金复合组织自形成驱动力的解析.自然科学进展,14(12):1459-1464(2024)7 金属转移层对氧化铝基自润滑复相陶瓷磨损行为的影响.中国陶瓷工业, 8(2):22-25(2024)8 激光诱导碳等离子体在强激光冲击合成金刚石微晶中的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32(4):417-421(2024)9 The effects of solid lubricant varieties on the properties of self-lubricating Al2O3-based 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s.J.Aust.Ceram.Soc.,2024,July 课题组工作条件

本单位有Bruker AXS 公司 D8 Advance型 X射线衍射仪, S-3500N扫描电子显微镜,SDT2960 Simultaneous DSC-TAG 差热分析仪, NEXUS 47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RF-5301 PC荧光光谱仪,UV-3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Agilent 86140B光谱分析仪, 高真空多功能薄膜制备系统,L4514程控退火炉,SMG-1对撞脉冲锁模Nd:YAG激光系统,GKLD-1声光调Q Nd:YAG激光器,Agilent 81600 B 可调谐激光器等。

第四篇:华侨大学简介[模版]

华侨大学,中国著名华侨高等学府,创办于1960年,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和厦门市。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将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胡锦涛、贾庆林、习近平、李长春等中央及省领导多次对华侨大学办学作出重要批示。

华侨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知名文字学家韦悫曾担任华侨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校长为华文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贾益民教授。

华侨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学校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等先后任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学校设有26个学院,81个研究院、所、中心;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形成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本科专业;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金融硕士(MF)、旅游管理硕士(MTA)、建筑学硕士(M.Arch)、工程管理硕士(MEM)、工程硕士(ME)等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室示范中心9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311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0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有5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47%。现有双聘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名。

华侨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内外有别、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华大学生在国内各类比赛中成绩骄人,学生男子篮球队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十三届赛事中获得七次总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华大代表队连获大奖。华侨大学是国家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及其他外国学生4000余人,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建校以来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近15万人,他们已经成为居住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校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华文教育,在美国、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办事机构,在海外打造华文教育优势品牌,取得了深远影响。泰国诗琳通公主、众议院议长多次视察华侨大学。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已同境外80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今后,华侨大学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兴校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致力于建设成为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至2024年2月)

第五篇:国立华侨大学(范文)

华侨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创办于1960年,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周恩来、李先念、习近平、胡锦涛、邓颖超、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重要指示。

华侨大学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海内外著名华文教育学家、博士生导师贾益民教授。

华侨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学校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何厚铧等先后任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长或名誉董事长。

华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有29个学院,90个研究院、所、中心;有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4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福建省“2024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6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图书资料共 370 余万册。

华侨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452名,其中专任教师 1371名,高级职称人员65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6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6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31%;历年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名。现有双聘院士4名,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名;福建省高校百名领军人才2名,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3名、创新团队1个,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17名,福建省“闽江学者”22名,福建省优秀专家2名,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2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27名。近年来,学校教师多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学校聘请了麦克·法登(Daniel L.Mc Fadden)、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厄温·内尔(Erwin Neher)、杨振宁等诺贝尔奖得主以及饶宗颐、卢秉恒、金庸、李君如、李景源、蔡昉、李培林、席酉民、龙永图等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华侨大学现有博士生、硕士生4796名,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2761名,其他成教学生9903名,其中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学生4140名,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约17万人,毕业生深受海内外欢迎。2024年,华侨大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首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华侨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致力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导,博采世界各种进步文明之长,借鉴各国优秀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型、重实践、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华侨大学学生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成绩骄人。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赛、模拟联合国大会、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内外各学科大赛中,华侨大学屡获大奖;学生男子篮球队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十五届赛事中获得八次总冠军;学校连续两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华侨大学致力于服务社会,协同海内外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设立了“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厦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制造工程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软件园产学研基地”、“世界冠军创业项目中心”等组织,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所”等研究院所,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水平智库队伍,全面开展国家侨务战略、外交战略、重大科技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战略等系列研究,打造特色型国家级智库。

华侨大学是国家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华文教育,在全球五大洲均设有办事或招生机构,在海外打造华文教育优势品牌,取得了深远影响。泰国诗琳通公主、上议院议长、下议院议长等外国政要多次访问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致力于国际化办学,设有国际学院。学校全方位拓展渠道为学生创造赴境外高校学习的机会。学校已有本科“1+2+1”、“3+1”、“2+2”、“2+1+1”,硕士“1+1+1”、“0.5+1”、“2+1”,博士“1+X”、“0.5+X”等国际交流项目,与美、欧、澳、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签订交换生及联合培养等项目。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全英文专业体系,已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旅游管理”、“软件工程”、“药学”等多个全英文专业。学校已全面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多学科、双向互动的境内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华侨大学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兴校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致力于建设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