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总结、交流、提升 - 宽正校园

最新文章

第一篇:总结、交流、提升 - 宽正校园

总结、交流、提升

临沂八湖中学举行“活而有效”课堂教学论坛活动

3月17日,临沂八湖中学业务教干、教研组长、各学科优秀教师等22人齐聚学校会议室,召开“活而有效”课堂教学论坛,就学校近阶段组织的“活而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交流、提升。会议由教导处蒋玉栋主任主持,首先,蒋玉栋主任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前一阶段“活而有效”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要求各位老师在活动中静心反思和总结,并重申了“活而有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后,语文组朱孔修老师、数学组邵长兵老师、政史地组张元刚老师,理化生组邵明乐老师等在会上发言,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校要求,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真知灼见,台下的老师们也都凝神苦思,不时地做着笔记,并对老师们的精彩发言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次论坛的交流和学习,老师们收获颇丰,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明确了奋斗方向。这是一次总结,更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不断努力研究和开拓创新,我们将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二篇:教学案例的写法 - 宽正校园

校本培训

教学案例的写法

1. 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普通班级还是实验班级,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要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2. 写好案例的关键。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个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小学语文部落

(1)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独到的思考才能做到。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论文的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教学案例的写法(转)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

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

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四、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一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五、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 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 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同时,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也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课堂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

(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商城路小学 2024、9

第三篇:《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思考题 - 宽正校园

《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思考题

第一单元有真爱,有快乐 ——班主任的师爱主张

一、填空题

1、我们要用去取代惩罚,用去取代严厉,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P62、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P63、老师的的引导,是促进学生加速前进的动力。P6—74、作为一个班主任,事事都要,感受。P95、学生都是的老眼光看学生。P106、的断言,会严重伤害学生的,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和,严重抑制学生的。P107、班主任工作是扶人“P138、只有建立、生心灵,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也才谈得上积极的教育效果。P15—169、学生会在明明白白的师爱中产生对老师的与,进而真正达到古人所说“”而“”。P2210、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P2311、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以及尊重他们的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P2412、师爱的准确含义是“。P25

二、简答题

1、《老师,请听我说》案例中,班主任傅金泉老师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P9—102、简述《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案例中班主任盛杏妹老师所表现出的爱的形象。P133、案例《我的师爱主张》中班主任陈雨花老师认为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糊涂”的爱对学生有什么教育作用?P21—22

三、论述题

1、案例《晨光中,我的办公桌一片灿然》中班主任李美琴老师认为应该怎样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P5—72、案例《找回富有魅力的你》中班主任魏丽芬老师认为应该怎样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P15—183、如何体现真正的师爱?P23—25

第二单元爱,也有尺度 ——班主任的师爱艺术

一、填空题

1、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不能,应该用他们的奋进精神,用、、的语言来启发他们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P29

2育学生更要讲究艺术性,做人的工作需要、。P353、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的情感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P40

二、简答题

1、案例《不是失望,是心痛》中班主任潘多多老师是怎样用欣赏、激励性的语言教育学生孙飞的?P412、案例《爱的尺度》中班主任赵晔老师告诉我们关爱贫困生为什么不可“显性化”?P3213、案例《理发**》中班主任周云霞老师的做法告诫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过错?P41—424、案例《温柔的惩罚》中班主任朱玉芳老师的做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罚”学生乐意接受?P385、简述案例《我给学生电话拜年》中班主任孙维新老师利用假期时间给学生电话拜年给我们的启

示。P40—41

三、论述题

论述教师怎样正确把握师爱的艺术。P41—

43第三单元别出心裁的教育 ——班主任与集体教育

一、填空题

1、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于评价的转变,要由过去单一的评价体制向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P482、评价要有,要有,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评价(、及)来改进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P483、是学习共同体追求的最佳学习情景。P58

4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

保证。P625、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它不仅直

接影响着学生的和,而且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P63

二、简答题

1、案例《“‘加分’**”》中班主任周奕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学生?P472、案例《对与错的距离》中班主任蒋辉老师告诉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应该怎样做?P493、案例《别出心裁选班委》中班主任谈小东老师为什么认为通过自然考察方式选拔的班干部能实

现团体主动式学习的最佳学习情境,能对班级工作起具大的推动作用?P58

三、论述题

1、结合案例《窗户事件》中班主任秦惠萍老师的做法试析以往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存在的问题以及

社会发展、教育理念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P542、试述案例《生活处处皆教育》中班主任邹丽琴老师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哪些误区?应该怎样

改变这些现象?她发电影票一事有哪些成功之处?P613、怎样建设优秀的班集体?P62—6

4第四单元精彩闪现每一刻 ——班主任与班级特色活动

一、填空题

1、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克服,让学生成为、的主人。P682、学生希望教师成为,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成为、、、,成为自己的“先生”。P693、爱的教育是,而不是对学生一味的P804、班集体的特色活动,是一部

教科书,它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P825、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爱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P836、和谐教育的主体是,让学生在、成、、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成发展,才是真正的和谐教育。P84

二、名词解释

班集体特色教育活动P82

三、简答题

1、案例《那一群舞的精灵啊》中班主任周丽老师认为我们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应该注意哪几点?P682、简述案例《谁是“光荣升旗手”》中班主任周惠芬老师选择虽有进步但很一般的“差生”小春同学作为升旗手对小春的教育作用以及给我们教师的启示。P833、简述案例《四十四朵康乃馨》中班主任金凤珍老师是怎样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学们的友情来教育学生李彬的?她的做法给我们班主任什么启示?P834、简述案例《爱的天空》中班主任白露老师是如何通过成功策划一个别开生面的欢送会来教育学生的?P82

四、论述题

试述怎样开展特色的班级活动,成就特色的班集体?P82—8

4第五单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班主任与班级文化建设

一、填空题

1、,是各门学科课程转化的一个教育环节,它不仅成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P932、在课间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和以达到在有趣的活动中长知识、、、之目的。P933、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P954、班级文化具有、四种功能。P1005、P1006、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和的作用。P1007、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集体创造出来的,它寄托着他们共同的,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和。P1008、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班级的和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和等方面。P101

二、名词解释

班级文化P100

三、简答题

1、案例《小鱼“效应”》中班主任张红菊老师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才更贴近教育的本质?P892、案例《堵,还是导》中班主任李新梅老师认为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间游戏活动中玩得有趣、快乐?P923、案例《精心预设的“奖赏”》中班主任王金龙老师为什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感受往往比物质需求更重要?P964、案例《让爱心和责任心传递》中班主任徐进老师是怎样创设有效的育人情境来建设班级文化的?P99

四、论述题

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需要关注哪些方面?P101—10

2第六单元走进童心世界 ——班主任与个别教育

一、填空题

1、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挖掘出“淘气包”身上的;要善于观察,了解“调皮鬼”的 和。P1062、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完整的人”的发展,而这个“完整的人”包含了诸多方面,如与的协调发展,追求、与的和谐发展。P1083、“没收”是我们老师常用的一种。P1134、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上,从而产生巨大的。P118

二、简答题

1、案例《猜一猜》中班主任庄明霞老师的做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P1092、案例《一盒棋的魔力》中班主任朱秀芳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没收”这一教育手段来教育问题学生?P1133、案例《一快橡皮》中班主任孙晓玲老师告诉我们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学会等待?P1164、简述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P120

三、论述题

1、案例《等待花开》中班主任孙丹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被家长宠坏,不懂规矩的小朋友”?P1062、案例《老师,我可以叫你叔叔吗》中班主任徐顺保老师为什么说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育学生中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怎样维系师生之间的感情?P118

第七单元做更好的你 ——班主任与“学优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当遭遇学生的拒绝甚至顶撞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够“”,而要冷静地思考,摸准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P1252、学优生一般具有、等特点。P135

二、名词解释

学优生P134

三、简答题

1、案例《“美差”被拒绝的时候》中班主任蒋惠琴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学生?P1252、案例《唤醒“危机”意识》中班主任戴兰芬老师教育学生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P129—130

三、论述题

1、案例《让“白天鹅”越来越美丽》中班主任戴爱华老师是如何教育有问题的学优生的?P131—1332、学优生有哪些特点?我们教育“学优生”应注意哪些问题?P13

5第八单元相信你能行 ——班主任与“后进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在、,才会宽容,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P1392、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P142—143

二、名词解释

共情P153后进生P154

三、简答题

1、案例《冬天不砍树》中班主任董皓老师告诉我们要想教育后进生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P139—1402、案例《我相信你能行》中班主任张婧老师告诉我们应怎样发挥激励的重要性?P1433、案例《我的“持久战”》中班主任吴燕文老师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做?P1474、案例《我与一个“后进生”的共情相处》中班主任滕丽琴老师认为什么是心理学中的“共情”效应?P152—153

四、论述题

“后进生”有哪些心理特点?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后进生”?P15

5第九单元让他们不再是问题——班主任与“问题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宽容不是,也不是“”地“忍”,而是洞察掌握教育主动权,调整师生关系,寻找最佳教育时机的一种。P1602、作为普通的老师,必须充满爱心地投入工作,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有,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们身上的和、与。P1633、老师要有一双善于洞察问题原因的眼睛和充满爱心的灵塑造心灵。P172

二、简答题

1、案例《破解撕书之谜》中班主任薛菊萍老师是怎样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育的?P1722、案例《让他坐哪儿呢》中班主任范晓芬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P1633、案例《你到底在抗拒什么》中班主任朱福老师告诉我们遇到学生犯错时应该怎样做?P171—P172

三、论述题

试述案例《一句道歉的价值》中班主任胡艳洁老师认为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P166—167

第十单元心的方向,谁来领航 ——班主任与价值观教育

一、填空题

1、要使学生用坦率的态度去面对多元的任心、充满爱心的,教师的就显得尤为重要。P1912、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关键人物,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起着积极的和作用。P191

二、简答题

1、案例《小娟的手》中班主任包秀芳老师认为学生小娟能面对困难平常做事的原因是什么?P1792、案例《健美操服装怎么办》中班主任丁庆云老师是怎样从人生态度、个性品质、行为模式等方面教育学生的?P1933、通过学习案例《租书**》,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出租个人图书”?此案例中班主任马琴老师是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P193

三、论述题

案例《“尴尬”的相逢》告诉我们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关注什么?案例中班主任谈彩萍老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P192—19

3第十一单元倾听花开的声音 ——班主任与青春期教育

一、填空题

1、以人为本,用的观点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P1972、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从岁开始,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的。P2053、“早恋”的发生,是青少年、趋于成熟的标志,“早恋”已成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无法回避的问题。P206

二、简答题

1、简述案例《巧改“失恋”诗》中班主任周荣华老师巧改“失恋”诗的睿智之处?P2062、案例《让孩子享受青春的阳光》中班主任周卫星老师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P205

三、论述题

案例《花开花未落》中班主任赵霞老师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上有哪些不当之处?经过反思,她认为采取哪些策略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P200—20

1第十二单元呵护稚嫩的心灵 ——班主任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一、填空题

1、教师要用一颗博爱的心、理解的心、欣赏的心去理解发现学生的,当学生不小心犯错时给予他们。P2122、当学生偶尔犯错时,我们不妨放弃训斥和怒骂,而设法引导学生去去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让他们懂得,学会宽容,这往往比任何的说教和都有效。P2193、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弱势群体,需要、、全方位的呵护,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P224

二、简答题

1、案例《“恐龙”事件》中班主任庄丽华老师告诉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做?P2162、案例《道歉原来如此美丽》中班主任周建芳老师认为应怎样营造师生间的精神之美?P219—220

三、论述题

1、案例《一把口琴》中班主任高伟老师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善待犯错误的学生?P2122、通过学习关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案例,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全方位保护、科学地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P22

5第十三单元同享那一片蓝蓝的天 ——班主任与新市民子弟教育

一、填空题

1、我们教师要,做到使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到学校教育的群体中来,对他们、,促使他们与本地学生,携手共进,享受到优质的教育。P2322、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更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解决困惑,勇于面对挫折,确立自信,以避免他们成为“”的孩子,或者被社会“”。P234

二、简答题

案例《“拳头霸王”的转变》中班主任徐建峰老师是怎样教育农民工子女的?P234

三、论述题

第十四单元架起一座五彩的桥 ——班主任与家庭教育指导 案例《让学生眼中闪耀希望》中班主任贺丽萍老师告诉我们应怎样教育流动人口子女?P232—233

一、填空题

1,既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内容。P2562、P2563、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要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使之形成正确的、、,并使正确的观念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P259

二、简答题

1、案例《一碗面的**》中班主任张小燕老师是怎样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学生的?P2592、案例《丢下我们手中的绳索》中班主任胡书畅老师告诉我们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有哪些心理特点?P243—2443、案例《家长,您怎么啦》中班主任张文娟老师是怎样化解老师、家长之间的紧张气氛,顺利指导家庭教育的?P2584、案例《撒播人文的阳光》中班主任是新宇老师的做法有哪些收获值得我们借鉴?P255—P256

三、论述题

1、案例《谎言背后的思考》中班主任周新业老师认为应该怎样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人?P247—P2482、班主任要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应重视哪几个方面?P258—P2593、当代家庭教育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P257

第四篇: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 - 宽正校园-宽正教研教学平台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

摘要: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艺术化地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不但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效果,而且也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艺术处理

课堂导入艺术是指在新课开始或某一教学阶段之前,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教学任务之中,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建立起前后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这就好比当我们读一篇小说的时候,看开头部分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开头很新颖有趣,引人入胜,就会吸引我们一点点地看下去。上课也是一样,一个好老师应该知道怎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首先,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情绪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所以,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其次,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学内容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就应该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须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切忌,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讲授新课打下伏笔。

第三,课堂导入的材料要具有新颖性。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新颖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21世纪的初中学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兴趣就会越浓,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如能利用社会中的流行元素或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浓厚兴趣。

最后,课堂的导入要有效益性。导入新课,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要在短时间内起到知识联结作用,要有实效。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与课堂所教学的内容有紧密联系。

二、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技巧

1.兴趣式导入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兴趣是每个人成才的起点,是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提高效率的重要场所。

在现代教学手段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的今天,通过图片、幻灯、视频等手段,可使学生调动一切视听感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驱动力。

2.生活化导入

英语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提高了能力。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目的不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于如何运用它来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交流与沟通,所以英语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于生活化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的导入就是从学生生活中的话题入手进入新课,它多以师生间随意交谈的形式实现的。

3.任务型导入

牛津新教材是按照任务型教学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的。因此,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形式,学习和使用英语,这样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型的导入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或谈话导入。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谈话导入是指通过教师课前设置谈话主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导入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主体性导入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理念,再结合初中生好动、表现欲强等特点,可利用新课的背景知识或与之相关的主题材料导入新课。

牛津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来设计,其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对于一些背景知识需求量大的单元,可事先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教师进行精心筛选,挑出难易适中、形式多样,能够最大激发学生兴趣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通过一定形式进行整合,在新课导入阶段展示出来。

三、课堂导入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2.其次,“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3.最后,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所以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对课堂的导入进行艺术处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燃起自信的火花,觉得英语课好学、易懂,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队列:齐步走—立定 - 宽正校园-宽正教研教学平台

队列:齐步走—立定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姿和摆臂的动作。

2、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准确性。

3、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积极参与、认真练习。教学重点:

1、踏步抬腿自然、放松,立定落步要轻,动作协调一致。

2、齐步走第一步的出脚要“迈步”,脚尖自然伸直,脚跟先着地,动作协调一致。

3、立定时,左脚继续前迈一小步,右脚迅速跟拢。教学难点:

1、上体正直,左脚起步,落地较轻,上下肢配合协调,有节奏感。

2、立定时节奏鲜明,但落步较轻。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

一、准备活动

1、学生在班门前站好队,听老师的口令,带到指定场地。

2、师生问好。

3、学生听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要求。

4、学生自查或相互查是否带有危

二、学习齐步走----立定。口令:“齐步-----走!”“立——定!” 动作方法:略 教法与学法:

1、学习齐步走----立定。先分解练习,老师喊“齐步走-----!”,学生集体用左脚向前自然迈出一步,同时,右臂前摆、左臂后伸的动作。反复多次练习后,再做连续的走步。

2、老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练习形式:集体练、小组练、个人练。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齐步走----立定。

4、老师小结。

5、老师指导学生做游戏

A、老师讲清游戏方法和要求,然后老师进行示范。B、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C、采用比赛的形式开始活动。

6、比赛后老师进行评价。

三、趣味游戏:滚车带。

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老师发令后,各小组第一个同学向前滚车带,返回时把车带扛回,交给本组的第二个同学,依次进行。

2、分组游戏。

3、学生自由组合游戏。

四、学生自由活动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