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的,而且还能养成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名著知识的认识,读后感最重要的还是感与读的结合,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曾子文化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1
每个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许面对的会是一段看不到终点也不会有归途的长路,总觉得通往远方的终点会有幸福存在,所以就会走,会想去追寻幸福的所在。
身为一介文人的余秋雨或许已然厌弃了世间浮华,所以他踏上了这趟文化苦旅,于是,在他褪色的青衫里,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现吧!
我跟随着他的脚步也在找寻。从辉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莲洞,从静若处子的西湖到气势磅礴的都江堰,他走过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当看到道士塔时,他发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斜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的感叹。在看到莫高窟时,他发现“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这里的雕塑,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于是他被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震惊了。
走到阳关后,看透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了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也许就是这样,我们渴望成功,渴望万众瞩目,真正得到后却发现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会后悔,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会构成我们到头来的自我嘲弄吧!余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走过了白莲洞“宏大的世界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冷清。”人性是一种沉淀,一种人性的沉淀,平静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这样,我跟随着他一路旅途走过。
从《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点,人要到达彼岸,实现心中的梦想会有喜悦,但挫折也是无可避免的。这是一种过程,一种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的过程,他会在生命中沉淀成一种更为广博和荒凉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我想我也不会退缩。
因为不会退缩,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脚步,并愿意追随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2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来自新华文轩网上书店的网友: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3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基于此。我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文化走向的评述。
—泰戈尔
我不知道,到底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余秋雨踏上了这趟文化之旅。而又时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路洋洋洒洒,在纸上铭刻下了一路的历程。
他曾经说过那是一种很和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提笔就感到年岁的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情,最后总要闭一闭眼,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但即使是这样一桩劳其筋骨的苦差事,但却仍做的乐此不疲。是什么使他无法抗拒。那是一种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那是一种虔诚的信仰,是一个信徒对文化的顶礼膜拜。
苦,苦,苦。这趟文化之旅的确是苦。
是谁,时常徘徊在河畔,痛心那些被别人亵渎和遗忘的文化。那个老人脸上,是化不开的固执。
路径莫高窟,却苦于不懂得珍惜文化。多无奈,那么辉煌的莫高窟,却只由一个道士来掌管,他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无知,让人竟无处倾泻满腔的愤慨。只得是一脸的苦笑,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而他只是戏前的小丑罢了。只可惜了那满箱沉重的经文,飞天华丽的转身,那些夜夜细细织起的丝绢,仅只是换来一沓肮脏的钱财。
路经庐山,他苦于对文化的破坏。庐山竟成了诸多政治活动的寄居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如此清秀,纯净的庐山,尽蒙上了金钱,政治的色彩,多么悲凉。那密密层层的云雾,都藏进了功利的经纬网中。余秋雨不禁感慨:难道庐山和文人从此失去了缘分?少了文人的庐山,免不了少了份韵味。正如他所说“没有诗人的庐山,就像一个庙宇没有晨钟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没有流盼的眼神。”
路经山海关,他苦于文化的被遗忘。余秋雨一直坚信:语言便是一种音符,轻轻吐出,就能托起一个湮没的天地,开起一道生命的阀门。如此神圣的语言却被有些华侨轻易地抛弃。换了一住地,就换了一种口音,换了一身的文化。彻头彻尾、心安理得地隶属另一个民族,另一种文化。那些根深蒂固于土地的根系,那些触及先人坟墓的枝条,硬是被深深地拔起,修修剪剪,俨然有了外国的样子。
一路的游,一路的苦涩。然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便是莫高窟。
一路走来,敦煌的壁画,尽是历史的写照,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北魏的色彩浓郁,沉着的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的如同剑戟。那是一股力,将北魏整个凝聚于此。隋唐时的画有了香气、笑声和脉搏,有了呼吸和牵挂,有了圆润的线条和硬朗的轮廓。到了元朝,已颇觉劳累,像是成了一个长途的旅人。它以最圣洁的姿态,引领人们走向寓言和神话。于是周围都变得安静,呼吸变得匀稳,只是轻轻弯下腰,询问起每一笔线描的故事。当走完一整片画,伴随着飞天,像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厚重沉淀,像是进行了一场庄重的弥撒。
苦,苦,苦,脚印是一串历史的见证,是苦是忧,都凝结于此……“多少情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凝结成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茂草和鸟鸣,怀抱着羞愧与罪名,不声不响,也不愿让人接近。”
玉门关的雪永远也愈合不了这文化的伤口。一切是空壳,种种的一切都在那些随手可拾的细节里还魂,在洞庭湖的一角具象出血液,在贵池滩拔节出骨骼,在柳具祠里点睛,在白莲洞里生出翅膀。种种的一切拆分后的偏旁和部首,还原至当初的位置,谁都可以看得出那个大大的“苦”字。
这场文化之旅实在是苦!但又何止一个“苦”字了得。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4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我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欢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5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6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身荣位高之际,辞职探寻文化遗迹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其起点也难、其过程也艰、其后果也烦,用作者的话来说,《文化苦旅》就是外出的浪子,给自己带来的麻烦难以计数。但是,先生的“苦果”,为我们酿出了甜酒,一场自然、历史、文化、文人、思想的盛宴和洗礼。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四场旅行,太大太深太苦,所以我只能捡二三事说说。
如梦起点,是我读来最轻松的一部分,勾起了我对家乡乡土人情的回忆和思考。我也来自一个小山村,也常和小伙伴打打闹闹结队去上学,我们那个小学也是一座寺庙改建而成的,原来叫观音寺,不知什么原因就成了我们读书的地方。直到我小学毕业了,校门外的一块空地上还立着一个小寺庙,虽然因为是“违建”而空荡荡的,但那也是我们课余的一个去处,也是我们的一片回忆。现在想来,无论是书中的牌坊、寺庙还是信客,还是我们上学的观音寺,还是奶奶们烧香的小庙,都是一种寄托或信仰,引导和支撑着人们在追求和努力着。当然,余秋雨所观察到的也许是意识形态、文明或者文化间的冲突,但是我感受到的,也许也是作者所追求的,是这些冲突背后的共同愿望,那就是文化形态所寄托的向上、向善初心,这也是不同文化共存和和谐发展的基石和准则。
在中国之旅中,余秋雨先生带我领略了13处古迹,从都江堰出发,道士塔、莫高窟……一路走到天一阁,全程充满了对祖国历史遗迹的敬意,对历史曲折的叩问,对中华文化的探寻。相形之下,我受阅历所限,更受胆气所限,至今只到过祖国几个有限的省份,所以初读时有点跟不上作者时空转换的节奏,有点难以体会作者的“苦衷”。因为往常旅行,我只喜寄情山水之间,极少流连于人文古迹,加之历史知识贫乏,所以很难透过那一个个碑、塔、亭,看到一段历史和一群丰满的人像。但是读后反思,就是我这种浅尝辄止的轻浮之态,以及如我一般的千万漠视茫然之人,正在毁坏或者看着毁坏又一段段的历史和文化,才会频频出现历史古迹的毁旧建新、掠夺式开发和历史剧泛滥。我们都是这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一份子,但内心却是自立和封闭的,没有把自己放在大范围之内去看待举手投足所带来的波澜,所以感叹文化散失、信仰沦丧也就成为了必然,因为个体的不负责任最终将带来集体的疯狂,这既是现在的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却在不自觉地演绎着的。
一切历史、一切文化,最终都要由人去创造、发现和发展,余秋雨先生最后用一些身边的人的写实,刻画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之旅,书写了文化人之苦。他们用毕生心血推动着文化的进步,却陷于嫉妒、谄媚的攻击中,但他们并没有“折笔、弃笔、毁笔、葬笔”,最终撑到了“文化孽力”不争自毁,成为文化长河中的经典和伟大肖像。这一文化自证和文人平反的过程,也许就像余秋雨先生母亲的一生,“一辩论就进入他们的逻辑系统,必定上当”。所以,永远只有微笑,只有倾听,只有腼腆,最多,只有沉默,才能穿过黑暗,战胜历史的碾压和生活的炼狱,最终笑到最后。
随着余秋雨先生走过苦涩的文化之旅,我更深更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中国文化的艰深,中国文人的根骨,其涅磐过程之艰辛、之苦闷、之久远,难以想象。好在余先生等一代代文化标杆,替我们提炼了苦药,我们常人只需要尝甜忆苦就行了。但是,是不是我们就只能坐享其成、恍若路人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其实,文化不仅仅是文物古迹、书法中医、经史子集,端午吃粽子、春节贴春联也是文化,文化无处不在也润物无声,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和执着坚守。当我们每一个人少在旅行时的碑塔上刻一笔,多读几本经典著作,多传承一项传统习俗时,我们就已经在轻轻松松的允吸历史文化的甜蜜了。所以,文化不“苦”,旅行也不“苦”,拯救、传承、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并不难,只在一页页纸间,在一寸寸山河间,在你我举手投足间。
文化、文明、文华,就在生活中,就在躬行处。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7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爱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能够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期望,但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但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但是此刻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以前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正因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样样呢?那些以前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正因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正因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曾子文化读后感篇8
“虽若陷于老朽而仍有其尚新之气概”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为中国文化的辩护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 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 “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 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者,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再者,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最后,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 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古今传承的全面联系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