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2024—2024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2024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2024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教师:梁汉龙

高一年级,是巩固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又逐步将高中学习与高考标准相联系的重要阶段。而高一年级上学期,更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我根据这一时期特点,和2024年高一新生学情,新课标的精神与要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完成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顺利转换。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或轻视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完成初高中语文衔接知识的教学,更要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二、明确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中的八个专题外,《语文读本》必修一和必修二也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学除了抓文本研习阅读教学外,还要结合课外阅读、问题探讨、写作训练等几方面落实培养学生各项语文基本能力。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 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语文积累,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三、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与鉴赏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及阅读课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结合必修教材中对文言文文本的研习,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日常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同时,结合《考纲》中名著阅读内容,从高一开始,逐篇落实,高一上学期为《红楼梦》、《边城》。(其中必修二第四专题入选《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边城》节选。届时,可从课本走入名著。)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并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二)在写作指导和实践方面,坚持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且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

大作文从叙事、记人、写景、抒情、议论等方面,从记叙文到议论文,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构思与措辞造句等能力,从立意、文体等方面规范学生写作,从根本上 提高写作能力。周记可以写高中新生活体验和感悟,可以写《语文读本》及其他优秀读物的读书笔记,多渠道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表达与交流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必修一第一专题、必修二第三专题),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上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此外,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练字、背诵、默写等基础训练。对书写较差的同学进行练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这部分学生的“坐功”,这对于十六七岁、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围绕如何实施新课标,用好模块教材,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将本学期教学研究课题定在努力探究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如何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为此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并积极撰写论文,彼此交流鞭策,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

五、因材施教,定期检测,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利用《学案》、周末练习等进行及时练习,定期对所学专题进行一次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参加统一考试。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语文水平,教学中应该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帮扶落后,表彰优秀,对落后学生,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补缺、补漏;对优秀学生,除了巩固其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等方式,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科尖子生。

六、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尤其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本学期将举行“汉字的规范书写”“诗歌朗诵”“读书笔记竞赛”等活动。

如“读书笔记”竞赛,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之后要做读书笔记,考核内容包括摘录重要的优美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三部分内容,每月评一次,学期总评,这样日积月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中,我将学习并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切实落实各工作要点,打好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基础,切实辅导学生适应高中教学,完成初中学习模式向高中学习模式的转换。

第二篇: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任课老师:成丽华任课班级:高一(4)(5)班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不断克服语文教学中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旧观念、旧方法、旧体系的影响,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继续学习、工作、生活和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发展、人格健全打好基础,要为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打好基础。抓住更换大纲、教材的契机,实施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摆脱流传已久的“以讲读为中心”的***惯,探求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创新学习”的新途径。

二、教学要求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的品位。

(2)放弃文体教学的旧路,探求切实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新路。本册书四个单元的现代文应各有其阅读能力训练重点,要和第一册中已经形成的阅读技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单元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不能单打一,要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教材中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2.文言文阅读: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3)了解中国汉唐散文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3.写作和口语:

(1)钻研教材,适应有序的写作教学。

(2)五个写作单元主要是用来给学生读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然后使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是写作的本质属性。

(3)写作能力实践性很强,训练中要抓好每个单元中一段文字和一篇文字这两种练习,要把说和写结合起来,说一段话,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写一段文字,文从字顺,脉络清晰。1

(4)紧紧抓住课外练笔这个环节,务必收到成效。每周坚持课外练笔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篇三四百字,要写在专用的课外练笔本上,每学期期末装订成册,作为作文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重视《语文读本》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探索延伸性、鉴赏性和知识性等不同类的文章如何和课内教科书配合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语文的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本学期拟重点探索以下几种模式:A.自读(默读、诵读、背诵),B.评点、C.讨论(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D.练习。讲读篇目和写作的教学以上四种模式都适用,自读篇目的教学用A、B、D三种。

三、教材简析:

1、本教材编排线索简明,序列清晰;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分开。

必修一 第一单元:认识自我;第二单元:传记;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必修二:第一单元:体验情感;第二单元:诗歌;第三单元:散文;第四单元:文言文。

2、内容分布合理,学习目标明确;现代文约占课文总数的55%,古诗文约占教材总数的45%。学习目标:在初中的基础上,继续培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有大量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有部分是高考必考篇目。较初中,高中的古诗文难度加大,篇幅较长。

四、教学重点:

1.阅读教学重点,依次为:

散文:(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2)把握文意,理解思想(3)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古诗文:(1)准确翻译课文,熟读或背诵课文(2)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写作教学重点

(1)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培养写作记叙文以及规范议论文的能力。记叙文写作突出“细节”教学。议论文写作突出“条理”和“内容充实”两方面。

(2)各单元教学重点依次为(每两点为一个写作训练的重点)

①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③培养思考生活的意识

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⑤了解想象和联想的表达功能 ⑥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和联想

2⑦如实再现客观事物 ⑧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论明等表达方式

⑨增强对表现主观意识的认识⑩提高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一)阅读教学难点,依次为:

1.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学会抓关键语句进行揣摩。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3.学会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4.学会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注意文言的实、虚词,总结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掌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5.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实、虚词、文言句式的积累)根据语境猜度词义。

(二)写作教学难点,依次为:

1.写作教学的难点

①如何感受生活,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

②如何做到叙、议、抒情相结合③运用想象、联想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④“我手写我心”针对当前的社会生活写作

⑤ 议论文素材的积累

六、教学主要措施:

1.加强自主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预习能力等)

2.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

3.实现单元整体教学

4.注重情感熏陶

5.精心设计课堂40分钟,搞好课堂教学

6.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七、课时安排:(预计,不含考试、作文、练习等课时)

期中考试之前,完成必修一

第一周:军训

第二到第五周:第四单元(21课时)《诗经》两首(5课时)《离骚》(3课时)《孔雀东南飞》(4课时)(小结一课时)

17汉魏晋诗三首(4课时)(小结一课时)

18汉乐府两首(3课时)(小结一课时)

19南朝诗两首(2课时)

第六周:第一单元(7课时)

1、我很重要(2课时)

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2课时)

3、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1课时)

4、作文(2课时)

第七周:第二单元(6课时)

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2课时)

5、《华罗庚》(2课时)

6、《罗曼.罗兰》(2课时)

第八周到第九周:第三单元(10课时)

9、《荷塘月色》(5课时)

10、散文两篇(3课时)

11、《拣麦穗》(2课时)

第十周:复习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之后,完成必修二(不含练习、检测、作文等时间)

4第十二周:第一单元(6课时)

1、《我的母亲》(2课时)

2、《冰心:巴金这个人》(2课时)

3、《故乡的榕树》(2课时)

第十三周到第十四周:第二单元(16课时)

4、毛泽东词两首(3课时)

5、中国现代诗五首(7课时)

6、外国诗四首(4课时)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2课时)

第十五周:第三单元(5课时)

9、议论散文两篇(2课时)

10、《菱角的悲剧》(2课时)

11、《渐》(1课时)

第十六周到第十八周:第四单元(16课时)

14、《阿房宫赋》(4课时)

15、《赤壁赋》(4课时)

16、《项脊轩志》(3课时)

17、《与妻书》(2课时)

18、《逍遥游》(2课时)

19、《论毅力》(1课时)

第十九周到二十周: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第三篇:2024—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语文课程特征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多种教学方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他们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工作

(一)必修模块1教学安排

约安排38课时,以实际上课9周为准设计,根据学期长短和具体情况再灵活调整。

1、阅读鉴赏(共20课时)

每一单元安排5-6课时。(自读课文以自读为主,以问题引导自读,以作业的形式来检查自读质量。教材中教读和自读课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转换。教材处理可灵活采用单篇教学和单元教学相结合的办法)

2、表达交流写作训练安排12课时

把教材安排的'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整合为写人、写事、写景三个单元。每单元各安排1课时进行写作指导。前二单元各安排2课时进行课堂写作训练,1课时讲评;后一单元写作训练安排1课时,选优秀作文展示。

3、朗诵'安排2课时 朗诵知识指导以及优秀朗诵作品欣赏安排1课时,布置搜集、交流、欣赏名家朗诵作品。

平时坚持课前自我介绍、小演讲等形式的口语训练。

4、梳理探究(2课时)

安排1课时进行课内指导,要求学生任选教材中三个专题中的一个专题作为期4周的探究(第周布置),安排1课时进行成果汇报(第八周)。

5、名著阅读(课外完成)学期初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然后利用周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落实名著阅读--写阅读观感、读书笔记等。每周一份随笔练笔,每节课前进行三分钟说话训练。

6、阶段小测(6课时)

每两单元进行一次小测,每测2课时,每测安排1课时讲评。

(二)必修模块2教学安排

约安排38课时,以实际上课9周半为准设计,根据学期长短和具体情况再灵活调整。

1、阅读鉴赏(共24课时)

第一单元教读课文两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4课时;第二单元教读课文三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6课时;第三单元教读课文三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6课时;第四单元教读课文两篇,每篇安排2课时,共4课时。(自读课文以自读为主,以问题引导自读,以作业的形式来检查自读质量,每篇适当用一课时进行指导与讲评。教材中教读和自读课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转换。教材处理可灵活采用单篇教学和单元教学相结合的办法)

2、表达交流(共10课时)写作训练安排8课时

写作部分的'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学习虚构'各安排1课时作课堂指写作,1课时作课堂训练;各布置一篇课外作文。

3、演讲'安排2课时

演讲知识指导以及优秀演讲作品欣赏安排1课时,布置搜集、交流、欣赏优秀演讲作品。

平时坚持课前自我介绍、小演讲等形式的口语训练。

4、梳理探究(2课时)

安排1课时进行课内指导,要求学生任选教材中三个专题中的一个专题作为期6周的探究(第9周布置),第14周汇报探究成果。

5、名著阅读(课外完成)学期初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然后利用周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落实名著阅读--写阅读观感、读书笔记等。

第四篇:2024—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宁克勇

本学期高一语文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由于学生刚刚入校,对于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需要时间;另外刚升入高中,大多数学生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简单机械,观念滞后,在认识上和方法上均存在很大问题,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高中学习生活并且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结合教学内容,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着眼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准绳,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教、学好必修课文和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读、写、听、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实用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的丰富养料;同时,通过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陶冶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报国的革命情怀。

二、教学的主要措施

1、立足课标,明确课标精神和要求

2、终身学习,做学习型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3、做好本职教学工作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每个单元精讲2-3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文知识。加大文言文的练习力度,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宗旨,检测阅读水平。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到实处。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按校历)教学内容 2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3必修一《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4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 5必修一《鸿门宴》

6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7首月考,评卷

8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9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包身工》

10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必修二《荷塘月色》 11期中考试,评卷 12必修二《故都的秋》《囚绿记》 13必修二《<诗经>两首》《离骚》 14必修二《孔雀东南飞》 15必修二《诗三首》 16必修二《兰亭集序》 17必修二《赤壁赋》

18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9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0——21全面复习22期末考试

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在遵循教学计划时还应注意灵活处置,妥善安排教学,以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2024-9-2

第五篇:2024—2024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2024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语文教研组:施万明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计划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一语文(上),每周5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80节(其中阅读课50节,写作、口语课16节,复习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试等机动14节)。

三、本期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虽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文知识。加大文言文的练习力度,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宗旨,检测阅读水平。

4、用好《读本》,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读本》已作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抓好《读本》“读好”的工作。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读本》教学落到实处。

四、本期教学构想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4、文言文阅读:(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意。(2)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3)加强翻译和断句的训练。

5、小说单元、杂文单元要注意避免课堂过分热闹,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

6、一课一练,作到及时反馈。

7、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