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税收协控联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税收协控联管工作的总结会,也是今年财税工作的部署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动员全市上下鼓足干劲,尽早抓起,推进财税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刚才,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和桃江县政府等3个单位介绍了很好的经验,交流了抓财税收入的牵头、组织或者配合、协同的一些好做法。和平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24年财税工作的突出成绩
202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把财税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收入不放松,千方百计培植财源、强化征管、促进增收,圆满完成了全年税收工作任务,实现了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的齐头并进,为“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1、财税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是总量增加,增速加快。去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0.03亿元,比上年增加14.84亿元,同口径增长32.8%,增速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在全省排第4位,地税增速排第2位,国税增速排第10位,这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好成绩。二是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全市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28.3%,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9.7%,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增长54.5%,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3%。这说明我市财政收入在保持高位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税收质量在稳步提高。三是齐心协力,亮点纷呈。财税部门充分履行征税主体职能,不断推进征管手段创新,积极拓宽征税领域,促进了收入增长。从征收部门看,国税系统完成24.34亿元,增长24.2%;地税系统完成24.07亿元,增长32%;财政系统完成11.59亿元,增长57.8%。从区县(市)看,9个征收单位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算任务,总量最大的赫山区突破10亿元,增幅最大的为沅江市,增速达到32.87%。
2、税收协控联管不断向纵深推进。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市税收协控联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基本建立起了集部门联动、信息共享、以票控税、先税后审、专项检查于一体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为促进收入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省里的高度肯定。去年,通过发挥税控联管机制的作用,全市形成税收9.64亿元,比上年增加2.9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20.15%,同比提高5.33个百分点。其中地税8.34亿元,国税1.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78亿元、0.15亿元。这组数据说明,去年的税收协控联管工作成效是比较明显的,全市财税系统、协控联管单位、涉税信息部门和各区县(市)的工作是积极主动的。市委、市政府对2024年的财税工作是非常满意并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财税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对大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3、财税管理进一步规范有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进一步规范,公务卡改革在市本级全面实行,财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总体上讲走在全省前列。财政调控作用和公共职能显著提升,财政公共服务的导向更加鲜明,支出更加合理、资金保障更加有力,去年用于“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农业补贴、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的投入加大,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财政资金监管更加有力,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升。
二、牢牢把握今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不动摇
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财政总收入要在2024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达到72亿元。确定这一目标,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加快益阳后发赶超的需要。
“奋力后发赶超”是市委研究确定的我市一段时期的鲜明主题,是全市上下的强烈愿望,也是当前益阳工作的紧迫任务。财政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实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我市无论是财政收入总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一五”我市财政收入虽然持续高位增长,但都是低基数上的高增长,总量在全省的排位基本没变,2024年、2024年均为12位,仅高于湘西和张家界。去年我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6.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人均财力为1261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50元。如果财政指标上不去,要实现“十二五”期间进入全省第二方阵靠前位置的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从后发赶超的角度考虑,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与全省的差距,确立更高目标,自加压力,继续奋力追赶。二是保民生、保运转的需要。
税收是经济工作的睛雨表,也是政府保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抓财税工作、抓税收协控联管,是加快发展、保障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这几年,我们在保民生、保运转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去年全市用于廉租房、农村危房改造方面的资金近8亿元;教育支出29.7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1.1%。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加上城市创建、重大产业项目、交通建设项目等方面的投入,预计全年预算内财政支出接近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这些支出都必须有“真金白银”作为支撑。三是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完全有基础。
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仍然十分严峻复杂,但完成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我们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税源不断扩大。通过持续扩投资、打基础,我市蓄积的发展能量将逐步得到释放,并逐步凸显出财税效应。特别是通过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建设两大会战,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交通项目加快推进,既有利于形成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又促进了发展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第二,合力基本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抓财税工作的认识更加统一,征管手段更加科学,赶超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全体财税干部能征善管、勤征细管的作风,也成为了推动财税增长十分坚强和宝贵的动力。第三,税收潜力较大。这两年,我们通过推进税收征管机制创新,六大类税收的控管基本步入了正轨。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挖掘税收潜力,部署铺开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药品与医疗器械购销等两大领域的税收协控联管,这些举措,将对增加财税收入产生积极效果。因此,确定今年财税收入增长20%的目标,是市委、市政府正确研判形势,充分考虑益阳发展实际的基础作出的科学决策,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咬住目标,自加压力,真抓实干,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三、凝聚工作合力,全力推动财税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抓税收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税收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推动财税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1、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按照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定位,政府主要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要把这四件事做好,必须依靠强大的财力作保障,特别是国家掌控的财政收入。而收入的增长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工作来推动。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今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的安排上来,切实增强财税意识,真正把财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经济工作来抓,努力推进和谐税收建设。
2、要全面落实工作任务。今年72亿元的目标任务,必须迅速细化分解到税收主体、到责任单位、到季度和月份。这次会议后,各级各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迅速传达落实好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精心部署安排,特别是要保证一季度的税收均衡入库,实现财政工作的“开门红”。财税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税收征管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问题的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各区县(市)、政府各部门既要提高组织收入的水平,又要主动为财税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各代征代管和涉税信息单位要认真执行好税收协控联管的各项规定,主动协税、护税。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为建立促进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尽到自己的责任。
3、要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潜力、促进财政增长,关键是要加强财税收入征管。要加强税源调查和分析,特别是对全市食品行业、房地产业、基本建设项目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较大的重点行业,要进一步摸清税源底子,切实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目前一些行业和领域的税收征管漏洞较大,还有很多的征管“盲区”和“死角”,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重点税种的征管,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上下大力气。
4、要扎实推进协控联管。税收协控联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制度创新。从我市两年多的实践来看,通过税收协控联管,促进了征管秩序的逐步好转和财税收入的稳步增长,提高了社会各界的纳税意识,我们一定要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创新税收协控联管方式方法,以制度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来强化征管。要积极创新税源管理的制度机制,加快征管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的管理,对已开展清查的行业,要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加强依法治税,强化税法宣传和税收执法监督,全面提升依法纳税的遵从度和税收执法的公信度。
5、要认真抓好队伍建设。实践证明,财税系统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但财税工作是高风险岗位,稍有放松也容易出大问题。各级财税部门对队伍建设也不能自我评价过高,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注重查找、分析和解决干部作风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做到警钟长鸣。每一位财税干部都要常怀律己之心,坚决守住底线,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同志们,今年的财税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抓好财税各项工作,为确保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