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体育课堂教学思考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能不能开展体育课的问题存在认识不足,消极应对,体育课数量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体育课的现象。
疫情防控是现阶段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部分学校对教育部提出的“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这一要求产生曲解,怕担风险,以学校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生分散教学为由,缺乏科学谋划,简单地缩减甚至是取消体育课程。(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体育课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要符合当前抗疫工作的要求。
疫情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当前的形势。上课时要严格贯穿分散教学原则,从集体练习变化为单点的个人练习,要求组织形式要创新,增加授课的趣味性。摒弃以往的教学评价标准,运用小组接力竞赛的方法达到课堂教学效果。(三)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体育课教什么的问题存在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教学内容选择不科学的状况。
延迟复学后,伴随着学期时长的缩短、学生长期居家体能的下降,以及疫情期间安全性的考虑,原有的教学计划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遵从防疫大局这一根本。(四)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师生的人生安全的问题体育场馆器材使用的人数多、频率高,如何从源头上消除传染源,避免群体性交叉感染。
在运动前后要有效地指引学生做好个人卫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拟解决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1.尽快在居家隔离后恢复学生体能是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经过一个超长假期的休息之后,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长期居家带来的懒散现象加重、体重普遍增加,体能普遍下降、视力也随着网络教学发生变化。2.体育学科的特征与抗击疫情战斗中涌现的精神是一致的。体育教学的内在意义就是强化责任、规则、团队、合作、奋斗等精神,这与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事迹是相一致的。通过体育教学和疫情防控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修身报国之的大志,锤炼坚强的意志、锻炼强健的体魄、完善高尚的人格。
3在注重强身健气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将我们健康教育薄弱的短板暴露无遗。将疫情中遇到的个人防疫知识的缺陷融入到健康教育,安排主题教育,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
(二)重新规划教学计划,合理设定教学内容
1.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疫情居家期间身体机能的因素。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时间太久,体力下降、心肺能力不足等情况,合理掌握、控制运动负荷,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教学内容的设定符合抗疫安全的要求。以个体的体能训练为主。不组织交互、对抗、集体类的体育活动,例如短跑、球类比赛等,尽量避免身体接触性的运动项目。
3.采用全时段错时排课。改变以往体育课只能在下午安排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提前划分,固定班级之间的活动区域,可以占用跑道等可利用场地,避免交叉。
4.提前做好规划,在稳妥设计好的前提下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分批次、分层次展开,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大课间质量。
(三)组织形式贵在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多元化
1.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课堂的组织形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在防疫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更多的采用体操队形、圆形或者扇形;在队列行进时采用交错队形,蛇形,开口螺旋形等,既增加授课的趣味性,也符合当前的防疫要求。
2.教学方法上注重激励、鼓舞学生。多采用单人计数计时、小组接力对抗等手段来保证完成教学量度。
(四)重视场地器材安全,确保师生活动质量
1.学校要安排专人做好体育场馆、器材的清洁和消毒。对所有的运动场地器材消毒杀菌及安全检查要其实到位,条件好的学校在运动场进出口配备水桶和洗手液等消毒物资。严抓学生上下课的卫生工作有效地避免群体性交叉感染。
2.强化卫生习惯的培养。运动前后勤洗手,运动中尽量减少不洁接触,全程戴好口罩以防飞沫传播,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卫生习惯等。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中重视穿、脱衣提醒确保学生身体保暖,尽量避免因受寒引起伤风、感冒。教学时发现学生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及时做好隔离和联系校医等防疫措施,让体育课真正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