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红色管家”打造社区党建新格局范文
一、案例背景
随着城市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组织构成多样、形式不一,居民成分复杂、需求多元的现状,成为了制约社区党建工作和治理水平提升的“瓶颈”。
xx市xx社区面积不到x.x平方公里,却有居民xxxx余户,常住人口xxxxx人,辖区虽小但人口密度大,多数老旧楼院、筒子楼、平房和少量中高档商品楼并存,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多,下岗人员、困难户、弱势群体更多。
近年来,该社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充分调动和发挥辖区内资源和力量,在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共建单位、小区居民中遴选出一批党员担任“红色管家”,构建起用党旗引领“管家”、用“管家”联动党员、靠党员推动服务、让服务温暖邻里的新格局,社区呈现出共驻共享、共建共治的生动局面。
二、主要做法
(一)感悟红色情怀,解决好为啥管的问题。
社区是党在城市的执政之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在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为强化党员特别是群众党员参与社区治理、致力为民服务的自觉性,该社区将“红色管家”的支部建在小区里,以联合党支部为中心,把“红色管家”的学习教育纳入到社区党建范围里,通过常态化组织主题教育、理论辅导、政策解读、典型学习等党建活动,每周一次党课、每月一次宣讲、每季一次竞赛,不断提高“红色管家”的政治思想觉悟,让为民服务、为党分忧成为他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二)扎根红色沃土,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
“红色管家”以“丰富居民日常生活-引导居民协商共治-营造和谐温馨小区”为服务思路,涵盖了六大服务功能:维修维护类(亮化、硬化、绿化、美化)、爱心帮扶类(救助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信息咨询类(提供金融、教育、医疗、法律、旅游等方面咨询)、文化娱乐类(传承国学文化、开放乒乓球室、图书室等文娱场所)、应急处理类(协调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矛盾调处类(调解邻里矛盾纠纷)。通过宣传栏公示,列出小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让居民可按图索骥,轻轻松松享受各类便捷服务,增强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了老旧小区物业定向提升、回迁小区物业规范提升、标准小区物业精准提升、新建小区智慧提升。
(三)打造红色方阵,解决好谁来管的问题。
在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小区业主之中成立“红色管家”党支部,凝聚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共建单位、小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定期召开共建联席会议,明晰各方责任,搭建沟通平台,强化监管落实,实现同向发力、共同促进。通过党建引领各方联动,将日常服务和主题服务相结合,有针对性的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卫生保健、文化科技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层层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打通基层党建为民服务的微循环。“红色管家”以其自身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号召力广泛集聚共建单位、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各行各业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通过党建项目认领,多方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用“零距离”服务温暖人心。
(四)建强红色阵地,解决好怎么管的问题。
以“适度规模、便于服务、全面覆盖”为原则,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负责制的组织设置,将“红色管家”支部建在小区上,深化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小区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四方联动”机制,建立“x+N”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各党支部根据居民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的需求,向上对接社区资源,向下团结小区居民,通过“问题收集、统筹协调、资源融合、群众评议”这一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服务提供在家门口、力量凝聚在家门口。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思想上“引”,工作上“推”,方法上“教”,经验上“传”,形象上“带”等做法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小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加大物业服务领域党建工作力度,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把物业服务人员中的党员变成党在小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队队员,激发小区党建“新活力”。
(五)形成红色闭环,解决好管长远的问题。
制度是管长远的。为将“红色管家”打造成为一支能打硬仗、作风优良的战斗队,它们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建立大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了成员准入、培训、考核和退出机制。对拟成为“红色管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格审查和公示,无异议方可进入“红色管家”数据库。定期组织成员参与共建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适应流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对成员定期进行考核,从参与活动积极度、效果、居民满意度等方面打分,做到“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与此同时,“红色管家”也成为了成员特别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助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三、成效
一是强化了党的自身建设,组织管理水平提升明显。“红色管家”为小区治理所做的努力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各类志愿服务也获得居民们的交口称赞,“有事就找党员”已经成为小区居民遇到困难时的共识。“红色管家”模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下沉到最底层,真正实现基层党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到了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平米,彻底打通了基层党建为民服务的微循环,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党员的认同感显著提升。
二是明确了议事制度规范,社区生机活力得以焕发。在“红色管家”的带动下,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共建单位各方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充分利用“五事三会”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让居民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在自治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红色管家”协调卫生保洁、补种绿地、翻新路面、安装健身器材等工作,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既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
三是促进了邻里关系和睦,社风民风更加昂扬向上。“红色管家”定期开展各类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大集,居民通过参与小区活动,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居民群众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乐于发挥自身价值。自从推行“红色管家”机制以来,诸多单位、企业、个人纷纷慕名而来,主动要求认领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参与基层党建活动。在这种良性的双向互动中,社会风气和群众精神状态明显向好。
四、经验与启示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才能把社区各方力量凝聚起来;社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带动广大居民形成联动效应,也离不开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让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领域由传统领域不断向“两新”组织以及流动群体等领域拓展,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有效提升组织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党始终不渝的追求。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牢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把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大家才能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
三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才能更好创新载体平台。制度建设是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载体xx台的关键支撑,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区域统筹能力和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一套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的创新组织载体、活动载体、服务载体和教育载体,为充分发挥辖区内各个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好平台。
创新迎来社区党建新格局
http:// 2024-11-18 发布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重构街道社区领导体制,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去年以来,我市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上的一项项创新之举,不仅构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也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发展。街巷深处,高高飘扬的党旗愈加鲜红。
优化组织设置,提升承载力
【点击】上个星期,靖城街道虹兴社区党委下设的社区支部、工业经济支部、老党员支部、工搪企业支部,分别就加快城中村改造、发展社区三产、丰富老年人生活、工搪厂应对宏观经济调整等议题召开支部会议。社区党员感觉到,现在的共同语言比过去多了,话题更集中、讨论的气氛更浓烈了。虹兴社区党委副书记盛金松深有感触地说,按照党员从业领域和个性特征重新调整党支部设置后,各支部都能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了,对党员的管理也更加细化了。
【透视】去年以来,我市从改革社区领导体制、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入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撤销了靖城镇建制,设立靖城街道,同步设置街道党工委,推动城市管理体制转型和党委政府角色转换。今年,我市又将24个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总支部,在虹兴社区建立全市第一个社区党委,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承载能力。将32个规模较小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纳入社区管理,增强社区党组织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创新社区分支部设置形式,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楼幢院落设置了19个党支部和28个党小组,在专业市场建立5个党支部,在党员义工服务队、各类民间组织中建立10多个功能型党支部,对4个城郊接合部的行政村“撤村建居”,同步设置社区党组织,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建设的各个领域。
发挥核心作用,增强战斗力
【点击】这几天,城中村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每天早晨7点多,东兴街113弄一条臭水沟前,都会出现江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剑萍等社区干部的身影,他们带头清理杂物、动员拆除违章建筑、督查工程进度,经常工作到深夜。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臭了十几年的污水河整治迅速,河水将在11月底变得清澈起来。附近居民刘兴成说,这群社区干部真是我们的好当家人。
【透视】社区党建要抓好,选好书记是关键。在今年9月的社区党组织换届中,靖城街道党工委在24个社区中,积极试行“公推直选”,把一批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且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优秀党员选拔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这次换届,共调整社区党组织书记4名,设立专职副书记1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文化的18人,占75%;110名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5人,平均年龄40.8岁。通过调优配强,社区干部的知识层次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干事创业的劲头明显增强。今年10月,我市又组织换届后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集中培训,并赴苏州先进社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确立现代城市管理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我市还进一步健全社区干部报酬保险制度,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提高幸福指数,彰显凝聚力
【点击】靖城街道布市里社区怡馨苑一位居民患糖尿病导致眼睛失明,购物、买药曾经是一大障碍,如今,只要在自家的窗口系一根红飘带,楼道里的党员义工就会及时发现,并帮他完成自己无法做的事。经常帮人购物、买药的党员义工袁秀英已经56岁,她还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聊天室的负责人。服务站每天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餐饮、娱乐、聊天等各种服务。像袁秀英这样情系红飘带的党员义工,在布市里社区有120多名。
【透视】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在社区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以“创设服务体系、创新服务领域、创优服务方式,建设群众满意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建”活动,引导社区党组织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取向。目前,靖江每个社区都建有一支党员义工队伍,总人数超过1000人,他们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医疗咨询、家电维修等服务,为困难户、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各社区党组织还自主培植出一批像“红飘带”这样的特色项目和服务品牌,有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心连心”职业介绍所和“就业援助行动”,面向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的“爱心超市”和“一助一”活动,面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面向留守儿童的“小餐桌”,面向拆迁安置居民的“民生驿站”等等。点点滴滴汇集成亲民、爱民、为民的大合奏,凝聚成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合力,推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来源:靖江日报 作者:沈永江 周 俊 编辑:朱澄
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要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驱动力。要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强化牵头负责意识和协调管理职能,努力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员为主体的社区党建工作新体系。要配强社区党建工作力量,采取公开招聘、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加强培训等途径,优化班子结构。
二要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要根据社区各个阶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活动。在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院落党小组中开展争创“内部团结好、民主管理好、遵纪守法好、提供服务好、完成任务好”的“五好领导班子”活动;在党员经营户中开展争创“文明经营、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履行义务、优质服务”的“五星级党员经营户”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机关单位联系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党员联系社区困难群众活动,切实帮助社区党员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等等,有效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要增加社区党建工作的向心力。加强社区党建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建设、发展和稳定。因此,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健全服务网络,实行定期登门走访、群众评议等制度,了解群众意见和建议。探索社区党员目标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北正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商北正社区党建工作,共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在此让我代表北正社区党总支和支部全体成员,向关心支持我社区党建工作的上级领导、社区内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的建立是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
建工作新格局,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是:以街道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辖区单位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双向互动,资源共享,条块结合,共建社区。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社区单位党组织大力支持、紧密配合,作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社区党建,必须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经验表明,服务群众要从满足群众的需求出发,根据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既要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要满足群众的政治参与需求;既要做好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更要做好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扩大党的工作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首先,要坚持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重,扩大党的工作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所谓组织覆盖,就是坚持“单位建党”和“社区建党”并重,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凡是具备条件的新的经济、社会组织,都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依托社区,成立联合支部,开展党的工作。所谓工作覆盖,就是在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单位,采取向这些单位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或者先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其次,要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应当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形成上下贯通的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系。再次,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应当从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规律出发,采取“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3.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在职党员作为普通居民,在居民自治组织中,既要带头履行义务,又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以保证居民自治的正确方向。坚持“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采取“双向认识”,即在职党员在社区公开亮相,让居民群众了解和认识;“双向联系”,即通过“联系单”、“联系册”、“联系卡”,使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及时建立联系,交流情况;“双向服务”,即社区党组织要求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同时,也为在职党员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让在职党员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双向反馈”,即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党员的情况进行相互反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在职党员提出参与社区建设的要求,形成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值得研究的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在职党员不愿参与社区建设,主要原因是:有的怕“多事”;有的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居民党员和社区工作者打交道;还有一些党员的居住地与单位驻地不在同一社区,协调的难度较大;激励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
4.建立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建社区的协调机制。首先,建立和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等。其次,建立协调或者协商议事机构。深化社区党建工作,要有相应的组织载体。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内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协调或者协商议事机构,进一步研究这些协商议事机构的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方法,以便逐步规范和完善。第三,调动两个积极性,寻找一个结合点。两个积极性,即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有积极性,不能一厢情愿;一个结合点,即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密切关注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项目。可以采取社区组织与辖区单位相结合,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相结合,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社区服务和社区各项工作。
由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要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党组织熟悉社情民意,善于组织协调的优势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服务。要进一步理顺党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支持和保障基层政权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oo五年八月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北正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商北正社区党建工作,共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在此让我代表北正社区党总支和支部全体成员,向关心支持我社区党建工作的上级领导、社区内市直各单位党组织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的建立是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
建工作新格局,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是:以街道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辖区单位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双向互动,资源共享,条块结合,共建社区。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社区单位党组织大力支持、紧密配合,作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社区党建,必须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经验表明,服务群众要从满足群众的需求出发,根据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既要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要满足群众的政治参与需求;既要做好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更要做好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扩大党的工作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首先,要坚持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重,扩大党的工作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所谓组织覆盖,就是坚持“单位建党”和“社区建党”并重,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凡是具备条件的新的经济、社会组织,都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依托社区,成立联合支部,开展党的工作。所谓工作覆盖,就是在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单位,采取向这些单位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或者先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其次,要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应当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形成上下贯通的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系。再次,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应当从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规律出发,采取“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3.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在职党员作为普通居民,在居民自治组织中,既要带头履行义务,又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以保证居民自治的正确方向。坚持“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采取“双向认识”,即在职党员在社区公开亮相,让居民群众了解和认识;“双向联系”,即通过“联系单”、“联系册”、“联系卡”,使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及时建立联系,交流情况;“双向服务”,即社区党组织要求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同时,也为在职党员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让在职党员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双向反馈”,即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党员的情况进行相互反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在职党员提出参与社区建设的要求,形成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值得研究的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在职党员不愿参与社区建设,主要原因是:有的怕“多事”;有的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居民党员和社区工作者打交道;还有一些党员的居住地与单位驻地不在同一社区,协调的难度较大;激励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
4.建立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建社区的协调机制。首先,建立和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等。其次,建立协调或者协商议事机构。深化社区党建工作,要有相应的组织载体。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内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协调或者协商议事机构,进一步研究这些协商议事机构的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方法,以便逐步规范和完善。第三,调动两个积极性,寻找一个结合点。两个积极性,即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有积极性,不能一厢情愿;一个结合点,即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密切关注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项目。可以采取社区组织与辖区单位相结合,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相结合,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社区服务和社区各项工作。
5.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首先,在社区改革中同步调整社区党的组织设置,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体系。其次,加强领导班子
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街道社区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第三,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领导方法。从领导方式上,要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指导、协调、服务的方式转变。要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第一目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树立党组织的威信,防止和克服社区党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从活动方式上,要
由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要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党组织熟悉社情民意,善于组织协调的优势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服务。要进一步理顺党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支持和保障基层政权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OO五年八月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