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新时期农村统战工作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

最新文章

新时期农村统战工作重要性及

对策建议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工作,不仅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党委统战部门参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是统战部门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农村统战工作的呈现新特点

在新的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统战工作重心下移,农村统战工作呈现许多新特点。

1、工作对象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思潮呈多元化趋势,各种社会矛盾进入复杂期和突发期,农村统战工作对象不断增加。一是新的经济组织及人士大量涌现。原工商业者、国民党起义投诚等历史统战成员日益减少,而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经济组织及从业人士成倍增长,单个体工商户就比十年前的增加了五倍。二是新的社会组织及人士队伍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各类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同类经济组织协会及利益群体等社会组织不断出现。三是新生代侨眷侨属、台胞台属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为她们认识并嫁给国外及港澳台朋友创造了条件,出现了新生代侨眷属及台属,另外,通过求学和工作途径而产生的台胞侨胞也日渐增多。四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迅速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宗教政策的完善落实,大小不一的庙宇、庵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不断增多,从业人员及信教群众队伍逐步增长。五是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教育模式推行已有数十年,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在扩大。大学生种养殖专业户、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个体老板在农村重出不穷。

2、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一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更加繁重。“围绕发展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是统战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升级,需要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人力优势、智力优势和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当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更加突出。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等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趋于复杂,并且大量存在于基层。这些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需要用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法去解决。三是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的任务日益加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更加强烈,做好他们的政治安排,正确引导他们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此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快速增长,一些海外人士返乡创业和定居的也越来越多,如何团结这些人共谋发展成为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3、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一是统战对象知识层次提高。统一战线成员中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增多。二是统战对象经济地位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规模扩大,财富积累增加,有的甚至拥有巨额资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加大。三是社会层次越来越高。在统战部门联系的代表人士中,大多数都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商会)、台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组织中作了政治安排。较过去相比,农村统战对象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都有明显提高。由此统战对象的团结教育工作,如何为农村改革发展凝心聚力要求越来越高。

二、统一战线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优势分析

新的时期,农村统战工作的范围、要求,机制与发展规律都有了新的变化,呈现明显优势。

一是政治地位优势。

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种政治力量基于共同利益,为了共同目标结成的政治联盟。它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权力结构中,既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与执政党一起共同执掌国家权力,又是执政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统一战线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既非完全的政治权力执掌者,也不是纯粹的政治权力相对人,它一端联系着国家政权,一端联系着社会公众,在国家政权和社会公众之间起到连接与缓冲的作用,能有效地沟通情感、缓解矛盾。由此可见,统一战线作为一种政治联盟,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政治地位优势。

二是智力密集优势。

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智力优势,是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能。统一战线是人才和知识密集之所在,聚集了以大量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成员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留学人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其智力结构具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特点,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他们作为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较多的人群,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在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这决定了统一战线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具有智力密集优势。

三是凝聚人心优势。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党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成员多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造诣、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声望优势,能够把不同阶层、党派、团体、民族和宗教信仰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党外代表人士,特殊的角色和身份,使得党外人士在群众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许多话由他们来说更有说服力,许多事情由他们来做更为有利。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体,具有角色超脱、作用独特的优势,能起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消解民怨的作用。统一战线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等工作,能坚定社会各阶层对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提高基层工作者改善“三农”问题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方法和途径探析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功能和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统一战线各领域资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1、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开创性的世纪伟业,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利用,又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加之,各地实际又不尽相同,因此,如何使这一“伟大工程”开花结果,并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为此,统一战线要组织引导和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关注“三农”问题,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合作医疗、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谋发展之计、献务实之策、行为民之举,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挥“智囊团”、“人才库”的作用。

2、实施项目帮扶,带动农村开发。项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载体。要教育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意识,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开发农村优势资源,帮助农村形成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局面,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农村的发展;要注重发挥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促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引导企业围绕当地农民的所需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把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做大做强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大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带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正确处理好劳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企业优势,注重为农村培养一批会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骨干人才,鼓励和帮助他们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3、积极引资引智,增强发展后劲。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推介农业产业化优势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为农村发展注入“血液”;要深入了解非公有制企业的需求,积极牵线搭桥,协调会员企业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共赢;要积极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大胆参与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开发,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的质量;要注重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中涉农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专长和优势,引导他们深入农村,突出项目帮扶、信息帮扶、技术帮扶,为培训人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做出贡献。

4、开展“光彩事业”,为“三农”奉献爱心。要支持统一战线各成员积极开展智力支边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带头兴办各类“光彩事业”,投资修建水、电、路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条件;要引导非公有企业投资兴建光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以实际行动支援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法律援助、“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农村送去关怀和温暖。

5、以“三下乡”为载体,推动农村社会事业进步。注重发挥科、教、文、卫等领域统一战线成员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主题的各类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科技讲座、发放科普图书、播放电教片、义诊、义演等形式,普及农村科普知识,增强农民的健康意识,为推动农村地区崇尚科学、抵制迷信、艰苦创业、移风易俗,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多办实事。要动员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捐款捐物捐书,帮助农村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6、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统一战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体规划,统筹组织实施。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企业的帮扶力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相关产业、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企业做大做强。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要重视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争当新型农民。要及时妥善协调解决涉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巩固和壮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7、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抵御境外势力的干扰和渗透,推进各宗教之间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既要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又要防止出现同社会主义、同人民利益相违背的宗教狂热,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8、建立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为统一战线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并非只争朝夕,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党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共同为之奋斗。作为包括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宗教、民族、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这一强国富民的伟大工程中,更应及早谋划,充分发挥作用。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势主义,既不能好大喜功,又不能消极应对,无所作为。要吃透精神,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认真筹划,扎实稳步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探索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服务运转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使统一战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大有作为。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