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考点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新文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学科#网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

③3小时的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天安门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半。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西藏和平解放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开国大典时,居住在青海塔尔寺的西藏宗教领袖之一**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各界的热烈欢迎。

(二)抗美援朝

1.背景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2)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过程

(1)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和邱少云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①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缩短攻击距离,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第二天晚上大部队的进攻。不料,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学科&网

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由于他们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

5.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土地改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考向一

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国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使主权独立的中国,开始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典例引领】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B.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D.实现分田包产到户

【答案】A

考向二

比较封建地主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zxxk

【典例引领】下列表述与下图所反映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A.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彻底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主人

C.彻底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C

考向三

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典例引领】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抗美援朝

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④土地改革

⑤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B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圆满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以上表述中有一处不恰当,不恰当的这一处是

A.大会召开的时间

B.大会召开的地点

C.大会通过的文件

D.大会完成的使命

2.从下面这幅经典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结论是

A.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

B.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富强

C.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完成了全部领土统一

3.“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民主改革

D.青藏公路通车

4.“在目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由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写信人来自哪个国家

A.韩国

B.朝鲜

C.苏联

D.越南

5.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邓稼先

④雷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1950年10月,以朱德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如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黄继光。”该材料的错误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2024年3月26日,中国空军派出运输机,前往韩国执行接运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任务。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北伐战争

C.辽沈战役

D.抗美援朝

8.小明是历史兴趣小组成员,他准备研究建国初期的农村制度,下列哪一文献可供他参考

A.《共同纲领》

B.《论联合政府》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9.“地主”这个词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8年

10.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D.西藏和平解放

11.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24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12.在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在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成的?你认为作者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谁?

(3)材料三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2024年河南)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3.(2024年江苏南京)下面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4.(2024年辽宁沈阳)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5.(2024年吉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6.(2024年山东临沂)下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4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A.人民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朝鲜解放战争

D.朝鲜统—战争

7.(2024年湖南株洲)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他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8.(2024年湖南娄底)“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9.(2024年四川南充)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王进喜

④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24年山东德州)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2024年山东滨州)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12.(2024年江苏宿迁)“彻底废除了中国2024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2024年江西)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考点冲关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题干图片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故选A。我国现在仍然在向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迈进,B与史实不符;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排除C;我们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D与史实不符。学科.网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祖国大陆的统一”“藏民”,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B项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A项不合题意;1959年,西藏开始进行民主改革,此时祖国大陆早已取得统一,C与题意不符;青藏公路通车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此时祖国大陆早已取得统一,D与题意不符。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烧过了三八线,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政府为了捍卫新中国的安全,出兵援助朝鲜,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故选B。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上甘岭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邱少云等,他们被赞美为“最可爱的人”,①②符合题意;雷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代表人物,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6.【答案】C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有许多志愿军战士长眠于朝鲜大地。故此题选D。学科#网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改地主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私有制,C符合题意。《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颁布的(建国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没有规定农村制度,排除A;《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建国前),B也不符合题意;《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D也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地主”这个词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故选B。

10.【答案】C

1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管是地主所有制,还是农民所有制,都属于私有制经济,土地都归私人所有。直到三大改造之后,我国才实现了土地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A、C、D三项理解错误,答案选B。

12.【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

(3)土地改革。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或农村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析】(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在朝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直通中考

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由此可见,这里的“工作”是指创建新中国。故A符合题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任务。故B不符合题意;进行土地改革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恢复国民经济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选项A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而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选项BCD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因此不属于这次会议的内容只有选项A,故选A。

3.【答案】A

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毛泽东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由此可知,与题干材料相关的史实是开国大典。故A符合题意;抗美援朝发生在1950—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学科!网

5.【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人民解放军克服重重险阻,向青藏高原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B项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A项不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项不合题意;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中国人民志愿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到1953年中国援助朝鲜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军队称之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以朝鲜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故选B。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A项符合题意;B项是在朝鲜战场中,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C项是在朝鲜战场中,阻击美军任务中牺牲的英雄;D项是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C

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和邱少云。王进喜和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做出贡献的人物。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C

【解析】题干民歌表明农民分得了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法律性文件。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C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故D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彻底废除了中国2024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体现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的,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学科&网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由此判断,题干材料与土地改革有关。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A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的理解错误,因为土地改革后还是农村土地私有制。故B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