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以女性视角看全面二孩政策效果

最新文章

以女性视角看全面二孩政策效果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将会使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养老负担增大、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国家发展。我国的老龄化具有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的特点,老龄化程度一直在加速加深。

人口过度老龄化会造成人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活力的丧失,而且,恢复发展活力需要的时间长、难度大。[1]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经济蓝皮书的数据调查,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4,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已十分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种种迹象表明,在没有外来因素干预的前提下,以我国现有的生育状况继续发展下去,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会更加失调,老龄问题会更加严重。

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对现有生育政策做出调整,2024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然而政策施行后,新生婴儿数量增加十分缓慢,全国提出再生

育申请的夫妇也不及预期的一半。二孩政策一直被认为是恢复我国人口红利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实行的时候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2]

二、文献综述

“全面二孩”作为一项关乎各方面的社会政策,其能否顺利落实受到多方面影响。[3]

如果把影响二孩生育的因素进行系统划分的话,可大致分为:个人状况、养育问题、公共服务、文化观念、家庭状况。程雅馨等在对女性生育二孩意愿以及女性权益保护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女性的权益受保护程度成为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第一因素。[4]其中,女性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是生育时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刘婷婷通过对全国12个城市已有一孩的育龄人群做关于家庭生育的调查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能够削弱职业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而家庭支持则有助于增强女性生育意愿。[5]谢俊贵从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影响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因素,[6]认为当前“全面二孩”政策落实不到位主要是:当前育儿成本大,国家缺乏经济激励措施,大多数家庭不愿意因生育二孩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计生医疗服务短缺,生育二

孩存在风险;教育资源明显紧张,担忧孩子教育质量;女性就业保障不足,产妇压力更为增大。[7]丁宁宁等在对生育二胎意向的价值取向分析的研究中发现,可将城市女性的生育价值观分为个体定位的价值观和家庭导向的价值因素,而个体价值观又可以根据个体意义——生育价值的方式分为四类。家庭导向因素更容易影响依赖——责任型、独立——责任型女性的生育选择,而依赖——使命型、独立——使命型的女性更倾向于基于自我价值观进行生育选择。在物质条件充足,家庭支撑明显的前提下,生育意愿不高的女性并不少见,说明了个人价值观念取向会影响生育二胎的意愿。[8]

影响二孩生育的因素方方面面,但通过上文归纳,我们发现女性是影响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的二孩政策无过多从女性的角度考虑政策对女性工作、生活的影响,这也是二孩政策无法落实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女性视角探索“全面二孩”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加以修正,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基于女性视角分析“全面二孩”政策无法落实的原因

1、有二胎生育意愿者多为高龄产妇,孕育风险大

王毓君在对湖南省可生育人群的生育意愿调查中发现,年龄大的人比年龄小的人更愿意生育两个子女。[9]这是由于年龄大的夫妻工作时间更久,因岗位提升以及长期积蓄等原因影响,比年轻的夫妇经济实力更强,更有能力承担养育二孩的经济成本。在主观方面年龄大的人受“多子多福”观念影响更大,而年龄小的人更倾向于享受个人生活和工作事业的进取。从主客观条件比较,年龄大的女性是“全面二孩”政策的重要目标群体,但是由于这部分女性属于高龄产妇,生育风险成为抑制大龄女性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2、隐性职业歧视抑制女性生育二孩意愿

我国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性别就业歧视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全面二孩”政策一定程度加剧了女性在工作中受到的晋升歧视。原因是企业会考虑到孕育二胎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会使

企业很多工作都无法更加顺利地开展,特别是女性在休产假期间,所在岗位的工作应该由谁来负责,负责的人在女性休完产假后又该如何安排等一系列问题,这与企业期望的晋升员工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初衷是违背的。因此,女性职工生育二孩,势必影响其事业发展,许多女性正是因此而不愿意生育二孩。

3、社会性别角色固化下,女性作为家庭照顾的主力显得精力不足

我国一直以来,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家庭所有家务以及照顾家人的工作都由女性承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女性走出家门开始出现在社会上各个工作岗位并做出不输于男性的贡献,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认同在根本上仍未改变,认为家庭主要由女性照顾,而男性应该注重事业,不应将精力过多放于家务上。基于这种社会性别角色分配下,女性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如果生育二胎,女性还要负担照顾第二胎孩子的主要责任。这对于女性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因此,在没有家人或者社会服务对二孩的帮忙照护下,女性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生育二孩。[10]

4、当前的公共福利政策不完善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看,由于公共福利政策的不完善,不能有效减少育龄人群的生育成本,生育二孩阻碍太大从而打消了许多育龄人群生育二孩的意愿。结合上文三点影响因素可知,就业歧视、缺乏照顾第二胎孩子的时间精力是女性不愿意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就业歧视现象普遍,主要原因是妇女生育福利制度设计不合理以及缺乏相应配套措施。我国目前没有一部关于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专门法律,并且对于男女平等就业的一些法律条文多为原则性规定而没有作明确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无法对企业、用人单位产生切实的约束作用。没有具体落实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就无法真正促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平等。且现有法律对于企业就业歧视的处罚力度太小,无法迫使企业放弃就业歧视,导致政策失效。其次,政府政策制定时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配套措施和政策,使政策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设想的作用。如政府规定生育期妇女

仅保障其带薪产假、生育津贴一些基本权利,对于生育期女性产后身体恢复以及儿童照料方面沒有顾及。

而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父母担心二孩教育质量无法保障也是影响生育二孩意愿的主要因素。

5、女性观念影响生育二孩意愿

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事务分工,决策权和劳动分工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父母在家庭事务、决策权和劳动分工方面都趋向于男女平等。[11]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独生子女家庭男女双方的家庭角色变化,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认知发生变化。长期形成的认知观念,再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独立自主观念增强,生育二孩可能导致的女性更多承担家庭事务有悖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的女性的家庭观念,一定程度抑制了其生育二孩的意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女性作为孕育生命的主体,对生育问题有重要影响。国家出台的生育政策对女性群体影响是最大的。可以说女性与“全面二孩”政策是相互影响的,女性的思想观念、社会地位、健康状况影响二孩政策的施行效果,而二孩政策的出台也对女性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使“全面二孩”政策达到预期效果,解除女性对于生育二孩的顾虑具有必要性。

针对生育二孩高龄产妇风险大的问题,国家应大力推动妇幼保健方面医疗水平发展提升,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服务和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生育风险。

完善妇女福利,并提供法律保障。女性生育是为全社会做贡献,因此生育代价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非仅仅将女性生育代价转嫁给企业。政府可以给予雇用女性的企业在女性员工生育时的经济补贴,弥补女性劳动者生育期间企业的损失,减少雇用女性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或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式减少雇佣女性的企业的成本。

发展普惠型儿童福利,增加家庭照料的社会服务。发展市场化托幼服务,规范月嫂、育儿嫂市场管理。减轻女性生育二孩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花费。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推进教育及社会服务等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公共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公平合理的目标。只有消除了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的后顾之忧,保证二孩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未来孩子的教育质量、发展空间,适当给予生育激励,才能激发人们生育二孩的热情与动力,推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真正落实。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