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农村党组织作为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羊”和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地不断发展和社会事业地不断进步,党员群众对农村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农村党组织也显现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了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湟中县在近年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主要做法
湟中县辖10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380个行政村,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总人口45.87万人。全县有农村党支部380个,党员13775人。共有“三类村”164个,44671户184412人,党员5594人,其中贫困户5452户,17982人。近年来,全县农村党组织以“三基”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加强党组织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基础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班子建设,党组织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一是注重班子选配。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把“两推一选”“公推直选”运用到村干部经常性选配当中,建立了推选一批、兼任一批、储备一批的“三个一批”
村干部选配机制,着重用制度选能人,用制度配班子。近年来,先后将230余名农村能人推选到了村干部岗位,建立了3400余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强化班子整顿。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采取县级领导联点、相关职能部门联村、派驻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等措施,先后对60个农村后进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班子稳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党组织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三议一表决”等党内制度,不断规范党组织活动。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层层研究制定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组织开展“说看评”党建、“村干部述职群众质询”等活动,农村党组织书记主业意识、履职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四是注重能力提升。近年来,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先后投入资金260余万元,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培训班42期4000余人次。落实资金20余万元,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设了“村干部大专班”,83名村干部参加,农村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在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二)强化教育管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一是严把党员入口。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注重从返乡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严把党员质量。近三年来新发展农村党员1285名。二是狠抓教育培训。近三年来,创建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1个,县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3个,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校主阵地和培训基地作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分类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加大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组织先后举办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班126期,培训党员干部2.9万多人次。特别是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织专题讨论、集中学习、党员讲党课等途径,强化党员党性教育,促使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化。充分发挥“湟中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夏都学习”app、党员远程教育等新媒体方便、快捷等特点,引导党员自主选择学习,参学人员达9.6万人(次),党员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继续深化党员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星级评定等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引导党员积极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促使党员发挥作用。三是畅通党员出口。深入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失联党员集中排查、党费收缴专项检查等工作,畅通党员出口,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近年来,累计评议出不合格党员147名,其中,限期改正105名,劝退16名,党内除名24名,开除党籍2名,查找失联党员153名,补缴党费29万元。
(三)强化基础保障,农村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大阵地建设。近三年来,先后落实项目资金近5000余万元,对143个“危旧狭小”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升级。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全县380个村党员活动阵地进行了规范布置,村级办公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市财政支持、县财政配套等措施,在全县380个村分批实施“阵地增温”项目,着力解决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冬季取暖问题。全面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和为民服务工作,合理设置了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进一步提高了村级活动阵地利用率,树立了村干部良好形象。二是提高待遇保障。以“三基”建设为契机,严格执行村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按上年度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足额落实村干部报酬,并按照大村6万元、中村5万元、小村4万元标准落实村级运转经费。认真落实卸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卸任村干部生活补助由原来的每人每年360元提高了560元。同时,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和选拔力度,3名优秀党组织书记先后考录为公务员,2名优秀党组织书记被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工作激励。建立村干部表彰奖励机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优秀村干部”和“最美乡村”评选表彰活动,对62名优秀村干部和30个“最美乡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共发放奖金71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村级“家底”薄弱。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底。湟中县有380个行政村,大部分行政村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缓慢,除个别地域条件较好的村有微薄的集体收入外,大部分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每年下拨的村级运转经费来勉强完成各项工作。加之近年来农村各项工作任务增多,农村无钱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无法保障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二是村级党员活动场所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县累计对143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升级。但是仍有部分行政村因资金投入不足、选址条件差等原因,出现了场所狭小、功能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党员活动正常开展受到限制。
(二)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活力不足。一是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偏低。2024年村(社区)换届选举以来,全县380个村党组织书记中,35岁以下17人、36岁-45岁111人、46岁-55岁197人、56岁-60岁40人、60岁以上15人;小学学历34人、初中学历258人,中专及高中学历83人、大专学历5人。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大、学历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方法落后,缺乏创新精神,习惯当“传声筒”,“依葫芦画瓢”,工作效果较差。二是党组织书记队伍不稳定。近年来,农村工作任务增多,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同时,作为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执行坐班制,长期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和琐碎事务,无暇顾及家庭,没有时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甚至个别村民对村干部工作不
理解、不支持,导致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人员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三是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断层”。由于党组织书记报酬低、工作任务繁重,加之上升渠道窄、要求高、难度大,且只有连续任职10年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的卸任村主要干部,才能享受每年700余元的补助,致使大多数有学历、有才干的农村能人选择在外施展才华,不愿意当村党组织书记,造成后备干部队伍“断层”,“能者看不上,弱者干不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流动党员逐年增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收入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群众日常开支,大部分农村年轻党员长期外出务工,出现了许多流动党员,党员管理难度加大,无法保证“三会一课”、党员教育培训正常开展。二是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突出。为改善生活条件,农村大多数青壮年,特别是脑山地区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致使村内无合适的发展对象或者新发展党员年龄偏大,党员队伍素质整体偏低。三是党员带动能力不足。全县13000余名农村党员中,除少数党员有一定的技能外,大多数党员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能力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开展“领头雁”培育工作。一是做好村党组织书记的选配工作。认真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调查摸底、意见建议征求等措施,全面掌握现任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实绩,对能力较差和威信不高的党组织书记,认真分析原因,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党组织书记工作水平或重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对暂时无法选配村党支书记的村,采取机关下派等方式,配齐村党组织书记。二是狠抓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规划,内容应当涵盖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座谈交流、实地观摩、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加强党组织书记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党组织书记交流与谈心谈话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党组织书记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党组织书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着力为村级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协助制定工作计划。乡镇党委要结合实际,协助新选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制定任期内的工作计划,并定期指导工作开展。着力开展乡镇科级领导干部“一培多”、选派第一书记及党建指导员等工作,协助新选任村党组织书记理顺各项工作,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尽快使党组织书记熟悉精通各项工作。四是设立“乡贤参事会”。今年,我县试点开展“乡贤参事会”
工作,从目前情况看,个别村“乡贤参事会”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到了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应当着力推广这一试点工作,协助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集众人之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一是认真选树后备干部。要积极开展群众走访工作,深入掌握优秀人才基本情况,必要时通过相关政策倾斜等措施,鼓励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等优秀人才返乡加入农村建设当中,及时将优秀人才纳入到后备干部库,切实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将后备干部纳入到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着力开展定向培养、设岗锻炼等,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打牢基础。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一是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相关规定,全面实行发展党员“推优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继续认真做好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口袋党员排查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开展“四项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流动党员,要通过微信、qq网络媒介,及时力开展党员思想引导和教育,提升党员向心力和组织凝聚力。积极组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评比、党员设岗定责、公开
承诺、结对帮扶等各种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切实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及老党员等解决实际困难。
(四)强化基础保障。一是逐步增加资金投入。要在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党员活动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基础上,严格落实村干部报酬逐年增长机制,逐步增加村干部收入。同时,拓宽选人用人机制,适当放宽村干部上升渠道,提高卸任村干部补助,激发农村干部队伍活力。二是持续开展党支部结对帮扶活动。以精准扶贫、村企共建等为契机,统筹人、财、物,积极帮助农村党组织谋划产业发展,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效解决农村无钱办事的问题。
(五)着力开展典型引领工程。一是认真打造党建品牌。整合资源,加大对党建示范点创建力度。将有基础、有特色、有影响的党建示范点打造好,从而实现创建一个、影响一面、带动一片的实际效果。二是着力打造功能型党委。今年来,我们成功打造了卡阳中心党委,为党建促脱贫工作提供了经验。我们应当在有条件的地区着力打造功能型党委,从而实现党建促经济发展的目标。三是积极选培先进典型。将近年来在农村工作中成绩优秀、群众认可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进行选树培养,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农村带头人向先进典型学习,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