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的设立意义深远。它是对那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保卫国家过程中,奉献巨大、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的高度认可。这些杰出人士以其非凡的智慧、勇气和毅力,为国家的发展、稳定和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该勋章是他们功绩的闪耀象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振义,这位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王振义不仅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更无私地公开了治疗方案,使无数患者受益。他的高尚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提起王永志,了解他的人常津津乐道同一个故事。1964年初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戈壁滩上热浪滚滚,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准备发射,却因推进剂在高温下出现膨胀,不能加注至所需的数量,经计算无法达到预定射程。指挥部紧急召开会议,专家们不断提出解决方案,设法添加推进剂,增加推力,但几经推敲又都一一否定掉,迟迟找不到可行办法。这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人突然站起来说:“只要泄出600公斤燃料,导弹便会进入目标区。”面对年轻的总体室总体组组长王永志,专家们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他:“小伙子,你在开玩笑吧,本来火箭推力就不够,还要减燃料?”
王永志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信心满满,见专家们无意采纳自己的建议,实验任务又迫在眉睫,情急之下,他鼓足勇气去敲开了发射现场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详细阐述自己的方案及理由:气温升高,热胀冷缩,原先计算好的燃料和氧化剂最佳配比已随之改变。经计算,在高温最佳配比下,泄出600公斤燃料,弹体变轻了,射程就远了,即可命中目标。钱学森听后两眼放光:“有道理,我看行!”随即叫来总设计师,指着王永志说:“这个年轻人说得对,就按他说的办。”果然,泄出燃料后,导弹射程提高了,进入了目标区。随后,又连续进行了两次发射,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戈壁滩上一片欢腾。
今天,忆及这段往事,王永志说:“我是学导弹的,当时我对自己的计算很笃定,没问题。我的收获在于,我有勇气去找钱老,认为自己对的要坚持,这对我是很大的锻炼。”
李振声,这位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农业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李振声不仅为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农业科技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农业科技史上。
李振声团队培育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包括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广泛推广超2亿亩。其中,小偃6号尤为显著,增产显著,年种植峰值超千万亩,引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大面积应用。1985年,李振声等科研人员和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地少、人多、农业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始探索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开创了以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为突破口,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
李振声在1993年北京主持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这项工作扩大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为植物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李振声通过蓝单体获得大量的缺体小麦(染色体数目40),经连续自交选择,获得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建立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一条新途径。
黄宗德,这位英勇的男士,汉族出身,中共党员,1931 年8月诞生于山东荣成。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为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
黄宗德,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安宁。他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黄宗德的事迹虽然鲜为人知,但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他是共和国的忠诚守护者,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17岁,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享受青春的无忧无虑时,黄宗德毅然投身革命,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但无比光荣的道路。他加入人民解放军,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密相连。
在渡江战役中,黄宗德冲锋在前,毫不畏惧敌人的枪林弹雨。江水奔腾,战火纷飞,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未来,勇往直前。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突破了敌人的重重防线,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李滨的印象里,父亲从没说过哪顿饭“不好吃”。
在陕西时,李振声总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农户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李振声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饮食,对初到陕西农村蹲点的穆素梅说:“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搅就挺好吃。”
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李振声大多时候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在昌平育种基地农场的食堂打完“份饭”后,担心自己吃不完,他会让学生先拨走一些再吃。他的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而且要求学生也要做到。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非常不容易。”李振声说。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爱惜粮食、要种好粮食的“老李”十分好学。
李振声64岁时,为了开展高光效育种,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允钢和匡廷云请教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叶子的气孔在中午关闭,就和匡廷云顶着大太阳,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
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李振声认为,科研生涯中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要有社会责任感、持之以恒的毅力,依靠集体和团队外,还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今天的遗传发育所,很多科研人员都知道李振声说过的这句话:“做科研要‘打大鸟’,而不是弄一堆‘小麻雀’。”
李振声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做更重要的事情。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郑琪继承了李振声的衣钵,根据他的要求创制小偃麦种质库,培育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郑琪把在北部冬麦区水肥地选育的小麦品系拿到黄淮麦区旱薄地试种时遇到了挫折,李振声用一幅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鼓励她。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李振声说。
王永志,这位出生于辽宁昌图的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与和主持了多个导弹型号、运载火箭型号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十年时间跨越了国外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王永志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更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的贡献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航天史上。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航)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2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2024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2024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王永志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
一户贫农家的孩子,起初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曾想命运却推着他的梦想越变越大,逐渐成长为中国高科技重大专项——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终在他的引领下成为现实。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2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24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24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历经5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2024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