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站和火车站出站口连接处,两位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值守登记入境返汉人员。“我们3月21日就来值守,至今已登记了乘高铁到达的30位入境返汉人员,等4月8日武汉解封,回武汉的人多了,任务就更重了!”工作人员杨贵说。
清晨6时37分,保安胡师傅在武汉江汉区江滩登上2号线地铁。50多岁的他说:“我下了班准备回家,要坐10多站到黄陂区的宋家岗下车,我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了!”1月23日,地铁公交全部停运,家太远,胡师傅回不了家,便一直在单位值班,吃住在单位,后来家里小区封闭,就更回不了家。家里还有妻子和孩子,也出不了家门。3月27日晚下班,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赶到地铁站等车。“现在地铁恢复,疫情快结束了,我终于能回家了!老婆孩子都等着我,心情好啊!”
在邻近天河机场的航空总部地铁站,蔡女士登上2号线地铁,准备赶往江岸区市民之家的公司上班:“今天地铁恢复,公司也复工了,我在家宅了两个多月,今天终于能上班了!不上班这段时间只有基本工资,我们做汽车销售,因为疫情,复工后一段时间销售也会受影响。”
天亮了,地铁车厢里的乘客虽不多,但在慢慢增加,除了挎小包的上班市民,还有一些拉箱子背背包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自河南商丘民权县的小伙子高磊前一晚从老家登上火车,凌晨4时赶到武昌站,等了两个小时,登上2号线赶往黄陂区的公司上班。31岁的高磊在一家快递公司做分拣工作两年,1月28日回老家,初一开始隔离了18天。全家4口人靠他打工的收入,看武汉疫情形势好转,他决定再来武汉。 >“我们公司前几天就复工了,但我没买到票,隔一天才有一趟车,好不容易赶来了,刚好武汉地铁恢复,去单位就方便了。”
上午9时40分,汉口火车站地铁站进出的乘客川流不息。许多出站的乘客来到一旁的公交车站,排队有序地登上6条线路的公交车。刚恢复的地铁和3天前恢复的公交车,如同一条条动脉和毛细血管,连接了武汉城的各个角落,为复工的人们打开了快捷通道,为浴火重生的大武汉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承担着武汉大客流的地铁恢复运营,意味着武汉将恢复往日的繁华,我们正在往胜利的方向前进!” 地铁安全员汪恒说。
来源:《xxx》( 20_年03月29日 01版)
正月二十六,今日,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过后,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一夜微风细雨中,春天慢慢走来,大地回暖一片开春气象,让我们背“水”一战,用雨水洗涤这“疫霾”,还世间一份耀眼春光!
继续防,紧绷疫情防控之弦,全方位不“错过”“漏过”。疫情防控目前还处于关键时期,防疫劲头仍不能松懈,随着“复工”“复产”潮的来临,更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的科学防控,保证“复工”“复产”的安定有序。既要保生产,也要保安全,要继续防!错峰返程严防疫情高发地区二次“交叉感染”,交通有序实时监测流动人员身体状况,筛查排查加强重点场所消毒消杀作业,日常防护降低工作生活人员密集程度,生活保障及时协调促稳定保民生,全方位灵活创新防疫方式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同时,一线防控仍然是重中之重,医疗救治“应收尽收”应科学有序避免混乱,“不漏一人”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应治尽治”才能有效控制源头,任务艰巨,但必须紧绷“全力以赴救治病患”这条弦,不“错过”,用“一丝不苟”的态势坚决完成最后的任务。
继续干,紧握落地见效之拳,实举措不“假干”“虚干”。要坚决纠正当前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一线防控工作人员把“心思”真正放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放在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上!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担当成色,考验着中华儿女的忠诚底色,正值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必须所有人上下同心扎扎实实干工作,要坚决杜绝战“疫”一线“虚头巴脑”做“样子”的工作作风。宣传要“适可而止”,无需“刻意营造苦难”,不能让一线工作人员分心,更不能以防疫为“噱头”为了宣传而宣传。举措要真要实不能搞地方“土政策”,近期某些地方进小区“扫码登记”类操作就令群众“头疼”,为了百姓好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工作。疫情防控中的“形式”“官僚”实质上就是脱离人民群众,所有防控工作人员都在为人民服务这支队伍里,要干好,就必须依靠人民,让防控举措落地见效!
继续降,紧盯归零终胜之效,九州同心“打赢”“打好”。“15连降”,好消息不断,证明抗“疫”态势越来越明晰,让新增病例降至“0”,归零就是我们抗“疫”胜利之时,战“疫”,我们能赢!胜利在望,但仍然不能盲目乐观,自我防护不能松懈,14亿中华儿女要坚持好“口罩文明”,既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科学防疫仍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严防严守,要引导群众少聚集、少到公共场所去,在疫情尚未结束时需全民坚持住、控制住。作为普通人民群众,要继续支持配合防疫工作,不捣乱、不添乱,携手共同努力,减少防疫阻力。作为一线防控人员,要继续保持高压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特殊情况。打赢打好这场战“疫”,众志成城就是“特效药”,国家在抗“疫”,医务人员在抗“疫”,但最重要的“防疫员”还是我们自己,保护好自己就是对当前疫情防控最大的“贡献”,不“大意”不“麻痹”,团结一心就能早日打赢这场抗“疫”大战!
风雨迎春归,背“水”一战,期待春暖花开。
在家等待七十多个日夜,我终于迎来了我疫情后的第一趟车,很多同事的车都没开,当看见武汉解封后我的车开行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太幸运了!内心难抑制的喜悦让我抓紧把最近为了复工,单位下发的各类应急预案、文件、小程序、通知…又去温故了一遍。
昨夜,我给自己订了6点40分闹钟,但5点的时候我竟自然醒了过来,阔别了两个多月的高铁列车让我激动的睡不着,我通知了乘务员八点车间集合。
早 7点25分,到车间时讶异发现疫情前总是爱迟到的小丫头们竟到单位比我还早,并且已经看到大家在整理出乘的备品。我满怀欣慰的暗自窃喜,原来全都是踩点王,经历这漫长的70多天,大家开始珍惜上班的分秒,她们似乎也成长了不少。
8点15分,我们整理好全身的装备,虽然想着复工格外激动,但疫情还没完全褪去,我们还是再次检查好每个人防护是否到位,带上车的药品是否齐全,口罩手套点温枪是否都是完好的,这才排着整齐的队伍从西广场绕到东进站口,队伍里没有一个人抱怨绕路,反而更加朝气蓬勃。
8点40分,我们上站台等候接车,我也没反应过来自己何时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了,再次给乘务强调做好自身防护,勤洗手,测温,查票注意等等。随后列车在我们瞩目中缓缓驶来,心情百感交集…
9点18分,整理好物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车厢整个的检查了一遍,把带上来的备品消毒、摆放整齐…前往7车立岗,看见电梯上向我走来的人群,我想武汉做到了他英雄的本色。我热情的回答每一位询问的人,一遍一遍的做着指引的手势,反而更加兴奋了。
9点32分,列车正点从武汉站开出,我站在窗前目送着,乘务工作正式开启。检查车内卫生、设备状态、乘务标准以及消毒工作,一切竟自然的做到了有条不紊,看来昨夜背的作业流程,应急预案都并不是没有用的,上车后的工作也是开展的格外顺利。
10点整,为旅客测量体温是我们重点工作,确保全覆盖的一人一测,这是为旅客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就这样,列车先后顺利抵达合肥南站、南京南站、苏州北站…这些曾经来过无数次的车站,现在却充满着新鲜感,上海虹桥前一站我们像陀螺的一上午得了个空闲,无意间和两名旅客聊天得知他俩也是因为疫情在武汉滞留至今才买上票坐上回上海的车,他俩激动的说着自己这段日子如何艰难,何其幸运的走到今天这趟车…虽我们处在不同单位不同境遇,但我却听着无比的感同身受。
13点23分,列车抵达终点上海虹桥站。“请慢走,请注意脚下安全,欢迎下次乘车”这句曾反复练习的话又回荡在耳边,把这些曾滞留在武汉的旅客们送到自己的家乡,与他们挥手告别…心里竟莫名的有些感动,虽列车停运的76天里我没能真的上战场与那些抗疫英雄并肩作战,但武汉疫情战役胜利后,我能再赴后方阵营,帮忙那些艰难抗疫的人们回归家乡,与家人团员,似乎自己身上也燃起一股英雄气概让我引以为豪。
13点51分,列车将返回武汉,我们迎着阳光和希望继续前行。
17点50分列车抵达武汉,认真检查车厢后我们又排着队列迎着夕阳结束了这久违的一天工作。
(通讯员:陈娟娟、熊婧)
为了保障经济行稳致远,很多地区按下了“复工键”,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开始着手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宜。“暂停键”下的经济需要一剂猛药催醒,防疫物资和国计民生需要源头保障。但企业复工复产是对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型政府成色的一次“大考”,不是“任务指标”,不靠“一哄而上”,不能“随波逐流”。复工复产只有做到“攻守合一”,才能实现防疫复工两手抓、两手硬,在“大考”面前不偏科。
攻决胜信心,守抗“疫”恒心。 今年是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和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要完成既定任务,有序复工复产是关键。要统一思想认识,不以防控为借口“冰封”复工进度,搞复产“一刀切”,面对压力,要做迎难而上的主动者、科学复工的先行者。但疫情进入胶着期,鼓励科学复工并不等于解除警报,切不可因大意懈怠而前功尽弃,要持之以恒、守住初心,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防控疫情,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落实统筹发展。
攻要素畅通,守风险流入。 企业复工复产不是孤军奋战的“独角戏”,要保障好人车物、供产销,从精简手续、畅通交通、放宽准入等各方面着手,在科学防疫的基础上,破除复工复产“中梗阻”,保障社会生产各要素畅通而行、高效流动。但是恢复生产并不等于“一放到底”,而是要严阵以待,细化措施,把紧要素流通过程中的每一道关口。目前,一些地方也推出了“包机返工”“包车接送”等复工“硬核”服务,甚至“抢人大战”都一触即发。但是抢抓发展先机并不是“一哄而上”,而是要在做好复工人员审查、企业内部管理、物流风险规避的基础上,用科学手段推动社会回归正常运转。
攻机制协同性,守施策针对性。 科学复工复产,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用好“一盘棋”思维。虽然各地都陆续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相关要求,但是还是存在部分地区或村民组织视野过窄、站位不高、用力过猛的问题,复工政策不协同导致产业链缺位的问题。企业复工复产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条线、各地区、各企业协同配合、强力支撑,不仅在抗击疫情时联防联控,还要在恢复生产中联享联动,形成协同互通的机制保障。但同时,疫情有缓急,地区有差异,在追求协同机制的同时,也要注重因地因时、分类指导,拿出绣花功夫,做好调研功课,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揽子应对举措,在重点地区守好基本面、攻好关键点,确保在战胜疫情的基础上服务好发展全局。
防疫和发展,虽说两手都是责任,但绝不处在势如水火的对立面,要谨防“一刀切”,但切勿“放到底”。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做到用科学的方法、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措施,在“攻守合一”中以产促防、以防稳产,才能真正彰显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临阵不乱的勇气与担当。
一场突入袭来的抗疫战争,冲淡了往年热闹喜庆的年味。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大量企业生产复工产生了难以逆转的创伤,大量企业因招工难、物资紧缺、物流不畅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恢复生产力。近日,xxxxxx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抓好在建项目复工和新项目开工,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应对“复工潮”,提高企业生产力势在必行。
提高生产力,保障战争“后勤线”。 疫情肆虐这一个月以来,大量一线防疫工作人员们置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志愿兵。这群逆行者迎着病毒的枪林弹雨,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湖北省以外新增病例15连降,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在这背后,是超过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他们大多是因防护物资不足而受到了病毒侵蚀。面对逐渐白热化的战局,只有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提高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为“防疫前沿战士”提供精良的“装备弹药”,做好后勤工作,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
把关“复工潮”,打入民生“强心剂”。 要打赢这场防疫战,需要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漫长的潜伏期及传染性注定了这场战争是一场攻坚战,如何在这场攻坚战中稳住“军心”,保障好“民生关“,就成了打赢这场防疫战争中的重要关口。要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就需要切实地将企业复工、恢复生产力摆在首位。一方面,把关好“复工潮”提高企业生产力有利于降低群众的对疫情的恐慌;另一方面,只有源源不绝的物资供给和民生供给保障才是打击非法分子哄抬物价、生产伪劣产品的有利措施。
寻找突破点,打好防疫“主动战”。 近日,xxx新闻发布会,要抓好两条线合理有序复工复产。面对来势汹汹疫情,很多地方施行封闭式管理,有效减少区域人口流动的同时,也将这场防疫战争划分成了一个个零散的战场。随着防疫效果逐渐取得成效,及时转变防疫思路全面打赢两线战争,把握好疫情拐点就成了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从0到100万”中国鞋都莆田口罩生产攻坚记的故事成了各大媒体的焦点,莆田通过产业转型,提升生产力成功找到了防疫战争的突破点,把握了抗“疫”战争的主动权,众多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纷纷学习莆田先进经验实现了口罩复工生产力质的突破,真正实现了以点带面,打破了防疫前线的僵局。因此,进一步鼓励企业返工、复工提高生产力,寻找突破点成为了打好这场防疫“主动战”,掌握防疫战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20_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列为下一阶段六大重点工作之一,其中特别提到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研究表明,轨道交通每投入1亿元,可以带动2—亿元相关产业增加值,涉及装备制造、工程基建、钢铁、水泥等,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据此推算,武汉轨道交通全年445亿元投资目标可带动上千亿元GDP,是特殊时期名副其实的“千亿引擎”。尽管疫情导致武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耽误了近一个季度,但全年445亿元投资目标分毫未变。武汉地铁的建设者不分昼夜,精细化管理建设进度,投入充裕的人员、设备、材料,努力将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3月22日,武汉地铁因疫情停工57天后,首批建设项目开始施工。“五一”假期期间武汉地铁建设工地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建设进度与计划保持“同步”,实现精准、高效施工。
5月18日上午,轨道交通16号线川江池站—沌口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为武汉地铁今年首批次盾构始发的项目之一。在不久的将来,武汉市民乘坐地铁不仅可以体验“上天入地”的特别感受,还能饱览长江及江上桥梁的如画美景。
截至目前,武汉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59个标段已全面复工,15000名施工人员已全部到岗,复工率、到岗率均达100%,周产值恢复至亿元,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实现了零输入、零感染、零事故。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关键时刻武汉地铁集团主动搭把手、拉一把,这是保证武汉轨道交通建设进度的需要,更是国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
地铁集团主要负责人说,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前景广阔,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舞台。集团正在加快轨道交通前川线及19号线等新开工土建工程招标节奏,推动尽快开工,以需促产,带动本地施工企业及相关配套供应商更好复工复产,并进一步助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
武汉地铁还通过生产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营造合作共赢新局面,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针对各企业希望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合作项目回款进度等共性诉求,武汉地铁集团将对各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建立定期交流的常态化机制,畅通对接渠道,搭建合作平台;根据企业研发方向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实施产品研发和推广,提供新产品试验平台,在新技术研发、共建应用平台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帮助本土企业做实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快资金支付,采取货到付款、一定条件下预付等形式,切实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和融资成本压力,共克时艰,营造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地铁集团主动担当、闻令而动,先后参与火神山医院临时支援工作,建设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塔子湖体育中心、武汉客厅、黄鹤、首义广场、长江新城等7座方舱医院及黄陂党校和东荆河隔离点,改造市优抚医院、蔡甸大集方舱医院,援建紧急医疗项目13个,累计向战疫前方交付床位1万余个。
改建“方舱医院”标准高、任务重、时间紧。集团接到任务后,不管白天还是半夜都第一时间部署,火速集结,6000余名建设者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精神,在多个项目中接连转场、通宵达旦、连续作战、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抢建生命之舟,武汉地铁建设者们不讲价钱、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只讲三个字“接着干”!
接到下沉社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集团党委立即响应,连夜部署,领导班子成员带领800余名在汉干部职工逆行而上,义无反顾下沉至指定的洪山区和硚口区的35个社区、5个隔离点,全面打响参与社区抗疫攻坚战。随着防控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司两次增派人员共1200余人,守护点增至94个社区、9个隔离点、2个商超。下沉人员按照“每个社区(酒店、商超)一组,一组一个负责人”的要求迅速成立突击队,以最快速度与社区完成对接,全面下沉。
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9日开展下沉工作以来,下沉队员先后对179714人次进行健康排查,累计测量体温382427人次,办理出入证、出入口排查、劝阻居民出行等累计25300余次,累计张贴疫情公告15859份,提供分发蔬菜、采买、代充煤气等服务218589次,日搬运、分拣、配发居民生活物资超过10万斤,“跑腿代购”生活物资和急需药品万余件。
为支援抗疫一线,公司及各级党组织也纷纷用行动表达爱心。集团以最快速度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专项贷款20亿元,当日申请当日到账,资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集团采购了防护服2500套、一次性医用手套10000双、VC泡腾片500瓶,共计万元,驰援武汉市第三医院。疫情期间,武汉地铁87个党支部、2523名党员积极响应,慷慨解囊,累计捐款元。部分党组织、干部职工也自发捐款捐物,累计捐款76万余元,捐赠物资22万多元,为社区和医院抗击疫情贡献了力量。
武汉地铁集团将继续坚决执行xxx和地方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为城市经济稳增长和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践行武汉地铁的责任、使命、担当。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对敌要智取,而非强攻。就如我们在抗“疫”斗争中,要善于思考,因敌制策。只有这样才能夺得先手,掌握主动。我们可以将“组工智慧”运用其中,必定事半功倍,收效显著。
“传”与“聚”。传达贯彻中央精神,凝聚团结党员力量。这场战“疫”,xxx是绝对的统帅。由中央发出的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必须由各级组织部门传达落实到位。只有在战略上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xxx的各项指示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用,这也是组织部门的首要工作任务。“传”是一门学问,如果只是以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贯彻会议。那对于上级指示只能得其形,而忘其神。要深入浅出,领悟精髓,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开展防控。当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领悟中央精神之后,“党性之力”便会逐渐凝聚,为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心齐,泰山移,更何况是全中国的xxx员。九千余万的点点星光,汇聚在一起就是灿烂的银河。传达精神的目的就是凝聚党心,凝聚共识。最终以党员初心,唤醒群众民心。聚天下之心,合世间之力,则战“疫”有不胜乎?
“查”与“制”。调查摸清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相关对策。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开展疫情防控要把调研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组织部门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摸清当地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迈开脚步,到基层去。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第一时间把握战机。况且此时深入一线,不但能够获得数据,更能提振“前线”士气,激发抗“疫”斗志。相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那么一定早早败下阵来。掌握具体情况之后,就要因地制宜,因敌制策。科学有效的战略政策,可以主导战局走向。并且各地方的抗“疫”之策也是中央整体布局的延伸和细化,与中央无缝衔接,让方针行之有效,落地有声。有思维、有目的的具体执行,才能摆正砌好每一块“砖”,只有每一块“砖”都在其位,全其用。这面“防疫墙”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统”与“监”。统筹安排总体工作,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方针既定,便要全面执行。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具体落实,科学推进。其中人才调配是重中之重,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挖掘和培养人才。通过日常工作甄别人才,并根据需求,任其职位,展其贤能。此举不但有利于疫情防控,也能让人才有归属感和存在感。另外,通过“疫”考,组织部门还可以发掘更多人才,并在实战中锻炼之,培养之。变害为利,辩证统一。这是组织部门的智慧,也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才在其位,则胜不远矣。为了能让防疫工作的运行实现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前期制定对策之时就要考虑周全,后期运行的时候,更要执行有力,全面覆盖。因此一定要有专门的力量来监督,做到内有党性驱使,外有监督制约。主客观同时发力,必定能将抗“疫”工作落到实处。
宏观层面看,当下疫情不过是复兴路上的一点小小挫折,战略上必然藐视之。但从战术角度来讲,我们必须重视之。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学运用“组工智慧”,充分释放“组工能量”,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则最终之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