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求职文档 > 实习报告

汉语情景会话_汉语会话课教学实习报告

最新文章

  大学生实习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可以收获许多有用的教学经验,当然也会汲取不少教训。下面是由本站小编带来的范文“汉语会话课教学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汉语会话课教学实习报告

  20xx年新春伊始,我在xx大汉语文化学院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虽说先前也曾有过一些零星的中小学文史课、暑期国际班汉语课的教学尝试,但完全独立承担大学本科留学生的一门课程——102级会话课,却还是第一次。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侧重于二语语言点的运用和操练,不同于国内语文课堂上文学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本科汉文专业出身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新年过后,伴着料峭春寒,留学生们便陆续从异国他乡来到XX。2月下旬我略带忐忑地走上讲台,见到了我们102-6班的19名学生,开始了第一次的会话课。第一次课前的准备时间不是很充足,但我还是花了不少功夫,把课文全部录入PPT,又把PPT精心修改了一番。课后,室友问我的感受。我很含糊,答曰“没什么好的感觉,也没什么坏的感觉,反正是稀里糊涂撑下来了”。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新手教师初登讲台的感觉吧,一切都在一种未知的迷茫中尝试着,摸索着,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包括学生的性格、汉语水平、偏好等等。

  而后的日子里,我大体保持着最初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但是随着集体备课时老师耐心的指导、纠正,以及对学生各方面了解的深入,在教学细节上我时有变换,一直没有停止摸索和尝试。常常觉得这班可怜的留学生就这样无辜地充当了我教学实验的牺牲品,负罪感油然而生。好在这班来自日、韩、印尼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亚洲国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一直对我十分友好,课上也非常配合。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淌过,曾经以为很漫长的三四个月实习期就这样在寒去暑来中悄然流逝,细细回首着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成长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当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所收获的,除了感性方面的快乐,更多的,应该是理性方面的反思、经验、教训以及成长。

  >一、教学效能感及其变化

  培养和提高教学效能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影响。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于是我告诉自己,树立自信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班上的19名学生均来自亚洲国家,以韩国、日本居多,还有两名印度尼西亚学生。大家的汉语水平大体相当,属于初级偏上等,但在这个班级内也略呈好、中、差不等的差异。一般来说,亚洲国家的学生不如欧美学生那么活跃、善谈,少有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口语能力往往略次于书写及书面表达能力。而我担任的恰好是以说练为主的会话课,于是,怎样活跃课堂氛围成了我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的语言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比较欠缺,外加我的性格不是很外向,不属于那种特别活泼幽默的老师,对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也缺乏信心。因此,虽然我在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备课工作,但登上讲台时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过我相信自己终能以一贯的沉稳、踏实和足够的耐心、热情来打动我的学生。

  教学效能感的确定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师的性格和主观判断能力,二是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我知道,乐观积极的教师会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心态开展教学工作,适时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学内容的传达、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生的学习思考、作业水平及运用能力都满怀信心,推动教与学两种行为的完美结合和相互促进,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能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我深知自己和如此优秀的教师还相去甚远,成长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认为,只要多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交流,认真备课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堂课都能比前一堂进步一点点,那么这次实习工作之于我的意义也便凸显出来了。

  好的教学效能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信心和判断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效能感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而变化的。在这4个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我渐渐地感觉到自己教学效能感的变化。通过一次次集体备课时老师对我的指导,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与调整,随着和学生们交流了解的深入,我从最初登台的底气不足、生硬死板到后来的从容自然、灵活应变,从最初的不善于组织学生发言讨论到后来的经常组织讨论、表演,课堂气氛也从最初的沉闷呆板变成了后来的积极活跃、言笑晏晏。这些变化虽然未必那么明显,但却是真实地存在着。于是我渐渐地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信心,觉得自己较先前更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上起课来也越来越灵活自如了。

  >二、教学意识及其变化

  教学意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包括课堂意识、情境意识、互动意识、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等几个方面。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活动,教师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而缺乏教学意识的教师,即使掌握了很多专业基础知识,也难以成为优秀的教师。

  课堂意识表现为教师应有明确清晰的教学计划,能够综合把握主次、详略,能在课堂上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时间。在实习的前几节课,我常常难以把握主次、详略,常会在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重点问题上却也并未完全让学生弄明白。整个课堂进度上也稍显滞后。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之后,我渐渐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在自己备课的过程中标清主次,有时还看着时间做些试讲、演练,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更好地控制整个课堂进度,在一些问题上须收放自如,切忌浪费宝贵时间。

  情境意识表现为教师应善于设定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通过提示自己进行思考。我曾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上学到过一些设计情境的例子,觉得那些例子都巧妙无比,但自己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常常绞尽脑汁却依然无法设计出很好的处理语言点的方式。在培养教学情境意识方面,集体备课时老师的建议和PPT上的例子给了我很多示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渐渐地丢掉了最初的死板、拘谨,多了些灵活善变。不仅是挖掘生活中的见闻来设计情境,就是不大的教室里的每个人、每张桌椅、窗外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道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互动意识和问题意识方面我做得尤其不好,常常自顾自地讲课、说解,而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提问时常常机械地注视着PPT大屏幕,而忽略了这是和学生的对话;常常是我提问题请同学来回答,而忽略了让他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想,起初课堂气氛无比沉闷的最大原因便在于此。我反思了自己的性格、态度、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也去听了老师的课,通过对比寻找自己的失误点。我也尝试着用眼神、动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设置更多的引导性问题,尽量抽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和表演,也经常鼓励他们思考、发问,偶尔还加进几句和课堂内容有关的俏皮话或幽默例子。实习到后半学期,我的课堂气氛终于活跃了起来,学生们也对我更友好、亲切了。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统观全局能力、控制时间能力、设计教学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甚至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短期内这些影响也许是很微妙、难于察觉的,但时间久了,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构成教师持久的教学风格甚至人格魅力。在树立教学意识方面我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还应该多向优秀的老师们请教、学习。

  >三、课文生词,句子,课文处理方式

  由于会话课是以操练句型和语段表达为主,故而从第一次课开始,我便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在了句子和课文的处理上,并未给生词过多的处理时间。

  通常一课结束的时候,我会把预习生词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下次新课开始的时候,或者我领着学生一起读两遍生词和重要词组,或者挑学生先读,每人读一个生词,读对的话大家跟着齐读一遍,读错了我会先纠正发音,再领读一遍,之后便开始处理课文。在单词发音方面,我们班学生大多数表现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于“四声”和“舌尖前音、舌尖后音”把握不准,尤其是印尼学生,他们最靠近中国的南方方言区,分辨这些音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因此我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课下他们找我练习时我也很耐心地帮忙。

  这样的处理单词方式的确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正音后他们的发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下不把预习当作业,新课前对单词的意思仍不明所以,直到领读时才开始查电子词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于是后来的课上,我把所有的生词都作为一个语言点放在课文里,和重要句型一起处理,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课文中讲解生词时,我觉得图片解释法和例句解释法都很有效,前者一目了然,适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讲解,后者便于领会意义及用法,以便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适用于副词、介词、量词等的讲解。

  每次备课整理PPT时,我把所有的课文都打在PPT上,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在每部分的课文中圈出重要句型、语言点及生词,略修改超链接,使得每一个语言点对应一个讲解,课上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若干问题,一边通过提问来串讲课文,一边操练句型、语言点和生词。串讲完一部分之后,再添加一个复述课文的超链接,点同学来填空,时间充裕的话大家再一起填空,复习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于重点句型和语言点的处理,最初缺乏经验的我总是试图用一大段话来解释其意义和用法。然而从学生迷茫的眼神里,我知道自己长篇大论的解释是多么的令人费解,接下来的操练过程中,学生仍然错误百出,有些错误甚至让人忍俊不禁,例如将“早晚非感冒不可”理解成“早上和晚上都会感冒”。为此我颇感失落。亓老师听课之后的一番点评与建议点醒了我。会话课应该尽可能把开口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不能像对中国学生那样拼命解释词义和用法,因为长篇解释对外国学生来说非但难起作用,反而徒增负担。之后,我便听从老师的建议,一点点改掉自己长篇解释的习惯,尝试通过设计提问或者给出较多例句来引导学生自己领会语言点的意义,然后再进行操练。语言点操练的方式大致包括:造出例句挖空重点词让学生填空、给出前半句让学生造出后半句、给出图片或设计提问让学生利用语言点来回答,等等,其难度依次递增。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只是有时因为我的例句或问题设计不当导致学生难以回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再三斟酌,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思维方式,设计简明易懂的例句和问题来引导课堂的操练。

  全部课文和重点练习题处理完之后,倘若时间富余,那么根据课文内容组织一些小的即兴讨论或表演,不仅引导了学生继续操练新词和语言点,还有利于加深其对课文内容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不过我只尝试过三四次即兴表演,大多数时候由于未能很好地控制课堂时间而不得已放弃组织这些活动。通过本次实习,我明白了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自己还需要在更多的教学实践中去练习。

  >四、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

  课堂教学语言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的教学工具,又是直接关系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汉语课堂有着不同于国内汉语教学课堂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具有解释功能和学习功能的双重性,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可接受性,语音、词汇、结构、话题、文化等的受限性,等等。

  在实习的初始阶段,也许是由于紧张和拘束,我很少使用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外加对学生语言程度不甚了解,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复杂,经常冒出一些让学生费解的生僻词汇,如“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回答下这个问题”、“来北京之后你还适应吗”;对语言点的解释也较为繁琐,如“‘哪儿能呢’是反问,实际上表示否定,意思是‘不能’、‘不会’”,“‘可不是嘛’和我们表面看到的意思也不一样,它实际上表示肯定、赞同,有强调‘事实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大都听得云里雾里、不辨东西,做作业的时候还是会造出“-你怎么又在这儿摔倒了?-可不是嘛,我从来没有摔倒过”这样的句子来。

  后来,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我尽可能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把时间和机会更多地交给学生。尽可能地设计简短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来控制学生的思路,使其一步一步地自己领会一些语言点的用法。此外,充分利用丰富形象甚至夸张的语调变换,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点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佳策。例如“要说感受嘛,咱多少还是有点的”一句中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谦虚中略带得意的意味,要给外国人讲明白着实不易,但通过眼神、姿态等的配合,外加夸张的语调来重复几遍,然后再加之以大量的例句操练,学生就会渐渐领悟其中的意味了。类似的还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此外,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也会在很多情况下发挥作用,比如讲解“发抖”、“告辞了”、“松了一口气”等语言点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收起内向和拘谨,要活泼、自然、放得开,甚至有一些表演天赋。起初也许是因为和学生们还不太熟悉,我显得比较拘谨,在课堂上语调平淡,不太懂得利用对语调的控制来吸引学生、讲解语言点。随着同他们了解的深入,我渐渐地放开了一些,同时也体会到了控制重音、语调、利用肢体语言在推动课堂顺利进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尤其是会话课课堂,教师还应该极力避免说一些无用的“废话”。比如,课前过多的寒暄、语言点啰嗦的解释、长篇大论的讲故事、重复学生的或正确或错误的回答、对学生过繁琐的赞扬或批评等,这些都是忌讳,会严重耽误课堂时间,减少学生实际操练的机会。在力避“废话”精简课堂用语方面,我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有了一些进步,但仍需不断改进。

  >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