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心脏为什么长在左边

最新文章

心脏为什么长在左边

“出门向左转,沿着大街一直向前走就到了。”

这是一句很常见的指路语,我们每个人大概都说过。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对方是如何知道哪边是左的?

这不是抬杠,而是发育生物学必须回答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所有高等动物都始于一只受精卵,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圆球,没有左右之分。之后这个受精卵开始分裂,形成复杂的胚胎。人类胚胎发育前期都是左右对称的,直到第六周的时候,未来将会发育成心脏的那根管子才开始向左弯曲,然后胃和肝脏分别向身体中轴线的两侧漂移,大肠则在右侧长出一个阑尾,再后来肺部也分出了左右,右肺长出三个肺叶,左肺只长出两个。但是,肾脏和女性卵巢等少数器官却没有区别,依然左右对称。

这个过程听上去很简单,可是这些不同的器官是如何知道自己该往哪里长的呢?答案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从数学上讲,任何一个三维物体的前两维都是不需要参照系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让我们想象一个圆球,随便找出一点当作头,对应的部位就是尾,这很容易理解。接下来,我们再任意找出一点当作正面,对应的一侧就是反面,这也毫无问题。但是第三维就不那么容易建立了,如果没有参照系的话,我们是无法确定左右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请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圆球,身处一个左右完全对称的物体内,请问你将如何知道自己是在左侧还是右侧呢?事实上,如果没有其他参照物(比如自己的手)的话,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小看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正在发育阶段的胚胎来说,这可是个大麻烦。如果一个胚胎内的细胞分不清左右,只能随机地选择身份的话,那么我们人类将有一半心脏在左,另一半心脏在右。事实显然不是这样,这说明胚胎细胞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判断出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当然了,科学是不承认“神力”的,既然大部分人的心脏长在左侧,这就说明生命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参照系。

化学家们发现,自然界存在一类“手性分子”,它们完全可以为左右之分提供一个初始参照系。世界上最简单的手性分子就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氨基酸,它很像一座金字塔,碳原子就是位于塔心的法老陵墓,它通过四个化学键分别连着金字塔的四个角,每个角上各有一个不同的原子团。这四个原子团的排列方式有两种,互为镜像,彼此不能重叠。区分这两种分子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它按照一定规则旋转起来,你立刻就会发现两种分子的旋转方向是不同的,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

氨基酸是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已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使用的氨基酸都是左手性的,很可能就是这些氨基酸提供了最初的参照系。事实上,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左右之分正是通过旋转的方式确立的。

研究发现,在人类胚胎发育到第六周之前,虽然看上去仍然是左右对称的,但实际上胚胎左右两边的分子构成已经出现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是由一个名为“节点”(Node)的小装置实现的,它就像一个小坑,位于胚胎的中轴线上。坑内有几百个微小的纤毛,以每秒大约10圈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这个小坑并不是垂直向上的,而是向胚胎的尾部倾斜。于是,随着纤毛的转动,胚胎细胞周围的液体便开始从右向左流动,导致左右两侧出现了差异。事实上,日本科学家去年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发现只需要两根纤毛的转动就足以导致胚胎左右不对称了。

此后发生的事情存在两个理论。著名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一个形态发生理论(Morphogen Theory),该理论认为纤毛的转动导致胚胎左右两侧的蛋白质浓度从高到低出现了一个梯度,正是这个浓度梯度决定了左右两侧发育情况的不同。

这个理论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甚至被写进了胚胎学教科书。但是近年来不断有人挑战这个理论,比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苏迪普托·罗伊(Sudipto Roy)博士在今年5月29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生物学》(Open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节点”周围的纤毛能够直接感知到液体的流动,不需要蛋白质的浓度梯度就足以触发左右两侧的不对称发育。

研究不对称发育的机理除了理论上的意义外,在临床上也有价值。我们都听说过“反转人”(Situs Inversus),他们体内的脏器位置和正常人正相反。如果全部脏器都反转了倒也没有问题,可不少人发生了不完全反转,也就是心脏和其他脏器的步调不一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病人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必须提早预防。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