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研究

最新文章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在地级城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找准与地方支柱产业需求的结合点,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提供高效服务。本文旨在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持续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许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至今为止招收了三届,在办学上面临着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境,要克服困境,找出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经济统计人才为主,专业定位应以地方经济社会经济统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地方,服务基层,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培养学生应用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近年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不断尝试,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但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依然是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缺少全真环境。

(二)缺乏实践实训环境,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经济统计理论知识,增加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实践性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实践实训环境的支撑。

1、校内、校外实践方面。在建设校内实验室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我校的做法比较传统,仅依靠电脑和网络软件,仿真环境和模拟场景严重不足,与先进院校相比,差距较大;校外实践、实训场所较少,实习场地的功能不全,学生想全面深入地实习比较困难。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大多缺少行业、企事业管理实践经验,同时现代企事业之间的竞争,对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事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使得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3、实践教学考评效果不理想。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外实习是通过深入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我校在实践教学考评方面,考评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首先,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所上交的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其次,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应有的激励机制,由于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我院专业教师人数较少,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在实践教学方面,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我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真正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师资队伍匮乏,实践经验不足。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以后,不断发展新专业,急切的增加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专业教师数量增长严重滞后,个别高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出现二三个人支撑一个专业的现象。目前,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就面临着这样的办学困境,连基本的专业教师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保障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在现有教师中,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师资的匮乏是制约当前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瓶颈。

(四)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推动校企互动发展的措施力度不够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设在地级市,办学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就我校而言,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校企合作项目上,仅仅满足于跟企业合作办学,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培训上,没有形成办好应用型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此外,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存在政策上的诸多障碍。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一)准确定位经济统计专业办学目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应用型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又懂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统计人才,其毕业生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人才,应当既能胜任企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从我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上,专业设置要考虑到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特点,还需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应立足边疆、民族、地方性,学校要紧扣地方性的要求,把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内嵌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面向的服务范围是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同时辐射周边,乃至全国,服务层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课程体系要全面考量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市场取向,专业方向课程的具体设置可以依据专业方向的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二)深化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彰显专业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教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增强就业能力,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彰显专业特色。现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为例,研究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是句空话,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是我校经济统计专业能否真正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尽可能缩短毕业生毕业后的适应期。首先,积极与学校争取资金,筹建各种模拟实验室;其次,积极与社会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合作培训关系;最后,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洽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2、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经济统计应用型人才。要提高我校实践教学质量需要做到:一是要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和熟悉经济统计实务操作,可考虑分批次让教师带薪去企业锻炼的形式,增强教师自身的统计实务处理技能,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统计实践水平,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三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提高年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四是聘请公司、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重视实践成果考评。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又要有质的考核。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还可以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核实践教学成果。

4、充分恰当的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统计专业毕业生要学会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统计预测法、经济计量方法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强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以我国经济运行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开展统计实验,将理论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的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育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校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主,以引进为辅,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教学队伍。从目前我校来看,师资普遍比较年轻,教师基本上是出了校门进校门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这种关门教学,很难适应培养有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存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参加实际锻炼,不断增强实践经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专、兼结合的开放性的师资市场,有目的的从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选择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建设一支既是教授又是实践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专业学者请进学校,请进课堂,给师生作讲座,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发挥经济统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做好产学研结合。我校培养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所以在学科专业的设置方面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才能办出特色。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教学要做好,而且科研也要做好,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要切实改变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脱钩的现状。我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地方企事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联合,实现共赢。企事业由于有了高校的技术支持,在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等方面为企事业提供便利;而我校的教师,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或者实习实训等提前接触企业,缩短了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这一切将对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及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

四、结语

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可以与企业、证劵、银行、保险、地方统计部门等行业联合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培养制度,促进经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与产业结合,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以此来达到真正培养市场需求的统计人才。我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办学功能向应用型发展:第一,确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校发展的资源不足等问题;第二,以应用研究为方向,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服务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和智力支持;第三,继续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群建设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紧密结合。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