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最有效的方式。合作学习体现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怎样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具体事项,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1.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颠覆了教师的一言堂,通过自主、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构建,更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提高合作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仓储学习模式,学生没有主动权,而自主合作探究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主人。
3.有利于学生彼此促进
合作学习旨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彼此借鉴,相互促进,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进步。
二、合作学习实施的主要策略
1.准备阶段
(1)合理分组。小组的划分不是随意的三五成群围坐,也不仅仅是座次、座位的变化,而是全面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兴趣、特长、性别等合理分组,不同的学生合理搭配,使学生在合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在组中的位置,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以任务、问题等形式驱动合作顺利开展。
(2)自主学习知识的储备。学习《亚洲》时,亚洲的自然环境,探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无疑是这节课的内容之一。对于这些内容的探讨,如果教师一提出就让学生合作讨论,学生显然没有发言的准备。而如果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对亚洲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范围等)先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课外书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合作,学生就可以充分发表看法,争相发言,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学会合作、乐于交流。
2.实施阶段
(1)重难点处合作。地理因学科特点,内容多,跨度大,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单一,讲解乏味,重难点较难突破。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就所提供的情境和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那么学生就会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有所启发。
如对于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学生会百思不得其解,澳大利亚怎么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如果此时教师讲解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学生会听得乏味。而如果为学生打开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进行一次澳大利亚的探索之旅,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澳大利亚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利用多媒体呈现澳大利亚的城市和工业分布图,学生根据图例很容易找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种类及煤、铁、铝土的分布地区。再用多媒体呈现澳大利亚的一些真实情景及文献资料(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出口量大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情景、阅读文献资料,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那么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说辞便清晰可见、了然于胸。
(2)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不对立。合作学习中往往伴随探究活动。初中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点。利用学生这个特点,教师可以巧妙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如《长江沿江地带》的教学,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学生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对于环境保护,教师可以将它和长江沿江地带的环境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发言,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使合作走向高效。
如学生意识到长江沿江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使用多媒体,呈现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的四大片,对于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播放1998年大洪水的经过,播放官兵抗洪救灾的实录。再次呈现人们共饮一江水、长江里垃圾成山、长江水严重污染提出:你还敢饮用长江水吗?你应该怎么保护环境?你平时在环保方面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学得真实,看得真切,讨论深入,环保意识渗透到位。
(3)开展组际间的竞赛活动。教学《世界的气候》时,笔者根据这节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和任务,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如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什么?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每一种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温带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让学生以抽签形式确定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探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看一看哪个小组发言最全面、回答最到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最积极踊跃,赛一赛哪个小组的回答最有条理、最出色。在竞争机制的促使下,学生主动动起来。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存在的弊端很多,主要是轻实重形,即重视合作形式,轻视合作效果。
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关注课堂表面的互动,缺少对合作的实质能力提高的关注,缺少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优秀学生的发言,活跃了课堂氛围,掩盖了一系列问题,诸如部分学生不愿意合作、不愿意配合、表现被动等,使合作效果降低。因此,学生合作时,教师应深入学生,及时督促和指导,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合作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随着改革大潮的推进,逐渐向多样化、多元化迈进。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合作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成为会学习、会合作的新人。教师应不断探讨和完善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使之为地理课堂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