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_年形式政策结课论文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摘要: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经历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即从政策问题出发、成立专门委员会,到发表调研报告、咨询文件,最后形成法案或法律。在这一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各利益群体相互博弈,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借鉴这种决策模式的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影响因素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在变革中走过了数十年历程,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框架,以确保义务教育后所有年轻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政策的连续性。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文件包括“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和“法案或法律”等。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特质,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府改进教育决策过程和提高教育政策效能提供参考。
>一、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
一般说来,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政策问题的产生
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由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并非易事,它需要政府机构认可。“政治议程产生于一个政府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压力,也可能受到更大的国家或国际层面上更广泛的思想背景的影响。这些不同层面上的关系也会相互影响,诸如对政治利益的感知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提出问题的类型。”[1](P70)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减少公共开支是英国政府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当时很多教育政策几乎都与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有关。美国学者赫伯特・布鲁默把政策问题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即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问题取得合法性、通过各种活动研讨该问题、形成官方行动、将官方计划付诸实施。教育政策问题的产生从宏观上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前者是指某一教育问题由利益相关者提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重新平衡各方利益;后者是指政策制定者从国家需要或自身代表的利益群体角度出发,制定政策以改善教育现状和适应未来发展。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即政策问题的确立兼有社会压力和政府动力。
(二)成立专门委员会
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形成过程中,各种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委员会分为两类:一是隶属于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委员会,如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全国艺术教育咨询委员会等;二是由政府内阁、枢密院及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的专门调查委员会,如高等技术教育专门委员会、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大学学费调查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任命,都有明确的职责,其人员构成体现权威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特点。委员会由政府任命一名教育领域的专家或由教育大臣负责,成员大多数是各领域的专家,能反映专家们的个人背景和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专家的建议能确保教育政策的全面性。有的委员会还下设若干分支机构从事各种具体工作,其成员多由专业人士担任。英国布鲁纳尔大学政治学教授莫里斯・柯根指出:“即使英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国家的准则,却仍有为人熟悉的吸收学者参与决策的象征。英国高等教育也是学术精英在起作用的典范。”[2]
(三)发表调研报告
专门委员会组建后围绕确定的教育政策问题进行详细调研,调研时间长短不一,调研对象也不局限于本国。在正式出台政策前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是英国教育政策的一大特色,调研的最终形式是向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例如,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英国政府于1996年成立了以迪尔英爵士为主席的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详细调研,全面考察了英国和欧洲、澳洲的高等教育状况,于1997年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在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政策都是以专家报告书形式出现的,如《罗宾斯报告》(1963)、《雷弗休姆报告》(1983)、《贾拉特报告》(1985)、《克罗哈姆报告》(1987)等。一般说来,报告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原则,如罗宾斯报告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出了“高等教育课程应向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原则;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如迪尔英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及未来20年发展等问题提出了93项改革建议。
(四)咨询文件
政府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专家报告书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书面文件,这种书面文件大多以绿皮书形式。绿皮书往往包括几种不同的政策选项,公众可以对这些选项进行辩论。绿皮书向社会公布后,反对党、相关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展开辩论,从教育政策的提出、采纳到最后实施,辩论过程无时不在。英国主要报纸也会发表广泛和相当深入的教育问题评论。加拿大学者本杰明・莱文指出:“一般而言,改革者多强调卓越,而反对派多强调平等。政府的改革原则倾向于强调经济需求以及提高对学校成就的要求标准;反对者强调的是改革的成本和改革可能隐藏着扩大不平等的危险。政府倾向于从外部增加对教育的控制――无论是通过家长择校,还是通过引入测验;而反对派则强调增加对专业人员管理学校的信任。”[1](P137)反对派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政府基本相似,从正式发表声明、召开记者招待会,到做广告和民意调查,再到引述权威观点等。他们还可通过游行或利用媒体对冲突事件的兴趣宣传自己的主张。在公众辩论中,英国政府会做出自己的回应。这种回应通常是政策咨询专家组提供政策建议的依据,政府官员也会向公众说明某项政策建议是如何形成的。
(五)形成法案或法律
经过广泛的社会辩论后,英国政府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原有绿皮书内容进行完善,然后形成正式的政策文本,这种政策文本通常以白皮书形式出现。白皮书是由政府部门的包含详细立法建议的文件,它既可作为最后的政策文本,也可作为议案提交议会讨论最后形成法案。法案形成后就会以立法草案形式发表,草案经教育大臣同意并公开咨询各方意见后便可送交议会审查。议会审查是整个教育决策过程中程序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阶段。“在每一背景下,教育改革都有严重的分歧。政治辩论的组织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政府对削弱反对派都有自己的策略,而策略方式又与每个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及改革本身有关。一些情形下,比如在英格兰,所采取的策略有很强的冲突性……”[1](P136)。议会审查过程包括下院的一读、二读、常务委员会审查、常务委员会报告、三读及随后的上院审议等阶段。下院的立法程序结束后,议案会提交上院讨论,上院可对议案进行修改并把修改意见返回下院。下院一般不会否决上院的修改,因为这些修改没有太大分歧。最后,议案将提交英国国王,经国王签署和批准正式成为法律。
由上可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是不同阶段不断让步的产物,在决策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将面对政策的不同解释。“因此,政策是各种影响力和议程重新‘装配’的产物。在政府内部,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充满了临时性、偶然性和讨价还价。”[3](P31)任何政策文本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一个很长的解释和再表述过程。
>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
战后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党政治、经济环境、利益群体及文化传统等。
(一)政党政治
教育政策的制定首先是一种政治行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政治既影响教育政策目标确定,也影响教育政策方案选择。“执政党和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他们所确定的总的政治路线与政策、政治体制、政府对于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政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情况等都对教育政策制定有非常大的影响。”[4]政治影响教育政策制定主要反映在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二战后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由于两个执政党更替频繁,反映其基本利益和价值观的教育政策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事实上,保守党和工党的教育政策几乎一直处于激烈冲突甚至对立状态,英国在战后不同时期出台的教育政策实际上是政党政治参与教育及其斗争的结果。英国学者马斯格雷夫认为,“政治争端中反复涉及到两个主题,一个是谁有权作出重大决策,另一个是如何把资源分配到公民中间去。第一个问题与英才的性质有关,第二个问题与机会均等的程度有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两个主题在英国的政治争端中都是突出的问题,因此也对教育政策发生过重大影响。”[5]也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政治形象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高等教育现在是政府考虑的重要部门,在议会工作(特别是选举委员会)中更加明显,它在政党形成政策优先权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且在智囊团的发行物中更容易看得见。这不仅表明了政策领域的扩充,也是高等教育原先作为被动者的主动介入。尤其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教育和科学部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财政部也提出了大学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效率问题,因而产生了有选择性地分配科研经费的动力。”[6]
(二)经济环境
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直接影响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和投入,进而影响教育政策问题的提出及方案选择。例如,战后英国经济迅速增长,并于1948年建立“福利国家”,形成了从“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对大学生资助是福利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英国政府实施“免费加助学金”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英国经济受到强烈冲击,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环境由此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危机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免费加助学金”这样慷慨的财政政策,转而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从1980~1981学年起,英国大学开始向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收取全额成本学费;从1990年开始,政府将全日制大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金减半,制定学生贷款方案以帮助他们支付生活费用。1997年出台的《迪尔英报告》认为高校学生必须为他们的将来支付更多的投资,建议政府、高校、学生和雇主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契约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自1998~1999学年起,英国高校开始收取生均1 000英镑/年的学费,并取消所有生活费补助金,代之以政府贴息和按收入比例还款的生活费贷款。《20_年高等教育法》规定从20_~20_学年起实施新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大幅提高学费标准,允许不同高校收取0~3 000英镑/年的差别学费,并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贷款。20_年金融危机引发的长时间经济衰退,使得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再次陷入严重危机。随着政府拨款和经费来源渠道减少,许多高校的学费不断飙升,最高将近9 000英镑/年。可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必然影响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
(三)利益群体
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隐藏着尖锐的利益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影响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和价值取向。英国学者西蒙指出:“对教育变革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必须考虑到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制定和阐明各自政策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这就是反映这些阶级和集团的各自需求与愿望的总观点。当然,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充满对立的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分裂,这种分裂和冲突必然会直接地反映到教育界中来”[7]。尽管教育政策的利益可能被广泛地分配,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影响政府行为的能力上差异甚大。在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教育大臣的意见很重要,但须经议会最高权力批准。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和教师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教育当局的法定责任是:在它们职权范围内,保证进行有效的教育以满足本地区人们的需要,促进全体公民的精神、道德、智力和体力发展。教师组织通常利用结成联盟、集体谈判、政治活动(如游说、政治伙伴关系)、罢教等方式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有教师工会、工人教育协会、费边社、全国学生联合会、家长协会等。各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博弈、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团体决策模式。一般说来,当教育政策成为政治优先目标时,介入的游说团体往往不计其数,公共政策就是各利益团体之间在目标和利益冲突中达到的一种平衡。“教育决策过程也是这样,在其制定过程中,教育利益团体(如工会、教师联合会、促进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团体、人权保护组织等)的竞争对政府形成压力,使政府不断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就是通过协商、妥协等而形成的一系列教育政策。”[8](P289)
(四)文化传统
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在英国文化中,宗教主义、人文主义、贵族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观念,经过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沉淀在英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代表了英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性。这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对英国教育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英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种思维方式崇尚经验和注重实证,它使英国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问题委员会报告书绿皮书白皮书议案法律。英国大多数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它充分体现了英国人崇尚实证的文化价值观。保守主义也是英国保守党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保守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该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社会习俗等因素所决定,经过若干世纪、若干代人慎重选择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不能轻易变更。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变革能小就不要大,宁慢而勿快,任何变革只能审慎而渐进,必须顾及其长远后果,而不能只考虑民众的眼前利益。审视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我们发现其政策制定始终遵循“稳妥可靠、渐进发展”的原则。这种渐进模式的特点为,“政策目标是逐渐明确的,在尚未明确目标前,先制定和实施一个大致的方案,在探索前进中明确目标,政策方案的分析活动比较简化,评价的方案数量少而且范围小,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以达成大多数人能共同接受的方案”[8](P286)。
此外,人口状况、教育传统与现状、决策者、智囊团和社会结构等也是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因素。
> 三、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
从战后几十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我们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高等教育立法和规划工作
教育立法是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体现,英国政府特别注重通过立法及各种政策文件确保各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并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满足不同背景的群体的受教育需求。“无论是《罗宾斯报告》、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还是《迪尔英报告》,都以其项目之全、分类之细、涉及面之广、调查之深入、前瞻性之强成为贯穿英国20世纪60至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9]英国政府战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体现了通过立法和规划工作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调控。同时,高等教育立法兼顾公众愿望与国家发展战略,平衡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和参与面,确保高等教育入学的公平性。
(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注重调研和社会辩论
由上可知,在每项教育政策或立法出台之前,英国政府一般都会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教育现状进行长时间的调研,如1945年《珀西报告》和1946年《巴洛报告》问世前都分别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1963年《罗宾斯报告》出台之前的调查时间长达两年。“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调查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建立常规性的政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政策效果加以检验。”[10]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政策建议,再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经广泛讨论和反复商讨后形成法律。公共讨论或辩论是面对复杂问题时促进理解的方式,即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种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民主化过程,各方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有助于避免引发激烈的阶级对抗与社会动荡。社会辩论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严格的立法程序
英国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立法权,它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议会立法决定国家的教育政策并指导如何建立、控制和管理法定教育制度。“英国任何执政党政府要进行教育改革或出台新的教育政策,都必须经过议会的立法程序,而不能以行政命令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11]当政策文本以议案形式提交议会后,先由下院进行“三读”(“一读”介绍法案起草情况,并就议案的名称或内容、目的进行说明;“二读”对法案进行实质性辩论,并提交有关专门委员会逐句逐段进行审议;“三读”进行表决)的立法程序,下院“三读”通过后再将议案提交上院进行审议和修改,上院也需经过“三读”程序。两院达成协议并通过后,将议案提交国王批准,才可正式成为法律。这种严格的立法程序无疑提高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四)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具有渐进式特点
英国政府面对教育政策问题时不是通过立法一步到位,而是充分考虑公众和社会需求,认真吸收和听取专门委员会的意见,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方式逐渐达成共识。埃德蒙・金指出:“英国人通过这种明显的逐渐演变和共同讨论,而不是革命――在欧洲大陆邻国中,这种革命时常把各种实行严格控制的制度砸得支离破碎――的方式,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是令人惊奇的。”[12]英国大学角色定位的改变、大学生数量的扩充、双重制的废除、经费分配机构的调整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等,都是循序渐进而不好高骛远,并且具有政策延续性,这就是英国式发展道路――渐进改革之路[13]。渐进改革不仅是英国民族取得变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
(五)高等教育政策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每份报告书或政策文本的出台都有其中心议题。例如,1945年《珀西报告》是为了发展高等科技教育,解决大学与技术学院之间、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问题。1963年《罗宾斯报告》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解决高等教育体制和入学机会问题。1972年《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提出了未来十年英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战后英国教育扩展提供了框架。1987年《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是英国政府对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所作的政策阐述。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是为了改革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解决高等教育的双重制问题。《20_年高等教育法》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及助学贷款制度,并将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政策法制化。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它既经历了一个极为严格的立法程序,同时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为确保高等教育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英国特别注重教育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它表现为尊重事实、重视调研、专家咨询、公开辩论、反复论证、议会审查等,并力求通过辩论、谈判和妥协等形式在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达成一种平衡[14]。目前我国诸多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尚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分析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和主要特点,借鉴英国教育宏观决策模式的有益经验,无疑会推动我国教育决策过程的改进,如完善宏观教育政策的决策机制,积极开展教育政策问题调研,发挥专家智囊团政策问题预警的核心作用,建立教育政策公示、听证和辩论制度,加强权力机关对政策议案的审核,高等教育政策突出“质量”与“公平”的价值取向等。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才能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加]Benjamin Levin.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_.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_: 66.
[3] [英]斯蒂芬・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_.
[4]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2_: 37.
[5]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94.
[6] Ted Tapper and Brian Salter.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itain: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 for the Funding Council Model[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58,No.1,20_: 9.
[7] [俄]卡特林娅・萨里莫娃,等.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M].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_:16.
[8] 周满生,等.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_.
[9] 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_: 83.
[10] [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_:286.
[11] 王晓辉.比较教育政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_: 77.
[12]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邵珊,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_:186.
[13] 方彤,王芳芳.英国的教师流动:问题、对策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_(4):8-10
[14] 杨汉麟,杨佳,等.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考察――兼以英、美等国作为实施案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_(5):17-23.
【论文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建设的目标要紧密结合学校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党支部岗位要实际考核,符合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情况。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研究并制定出适合高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保证体系。
> 一、前言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高校的组织基础,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第一线,地位十分重要。如何适应高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就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推动高校发展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有它自身的特点,保证党组织生活质量,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保证党组织生活工作的质量,就应该尊重、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并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实际上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以及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要运用工程技术领域中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多角度、全方位地构筑高校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现状及保证体系内容
“”(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本色,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障。就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虽然能坚持“”制度,但“”质量不高现象较为普遍。
“”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一是形式单一。多为集中开会、读文件、念报纸。二是内容枯燥。多为理论说教、泛泛而谈,与基层实际有较大距离。不少党员反映,有些“”的内容,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帮助不大。三是民主渠道不畅。会前征求党员意见少,会上党员发表意见少,缺乏思想交流与沟通。四是党员大会功能异化。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功能是带领全体党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讨论并决定支部重大事项。但基层支部党员大会往往会变成工作安排会,任务布置会,活动动员会。五是党课缺乏吸引力。目前党课教育缺乏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感染力不强,部分党课观念落后,知识陈旧,对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效果不明显。
“”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务干部对“”制度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人觉得党建工作是虚的,业务工作是实的,“”多了,会冲淡发展的主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少数基层党务干部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自留地”有荒废的现象。②党务工作者自身素质影响。目前在基层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多数单位党务工作者都身兼多职,他们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但对党务工作不精通,组织“”的能力比较弱;还有部分党务工作者创新能力不强,对新形势下提高“”质量的途径、方法研究探索不够,影响了“”的效果。③客观因素制约。随着行政监管职能的属地管理,基层单位的工作量大幅度上升,基层单位党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处理日常工作上,无形中增加了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困难。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制约因素,比如活动场地不足、活动设施匮乏、支部财力薄弱等都制约了“”质量提升。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树立良好校风学风,加强纪律管理、加强人心凝聚程度、增加办学效益、防止腐败等实际工作中应起先锋带头作用。
1.制度科学化。基层党组织生活其实也是一项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就是制度化,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保证。要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的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强化和保证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规章制度。在制订规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环节。
2.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它的特殊性。① 特殊的环境,大学首先是一个学术环境,大学生到这里来的第一目标是要学习专业知识。大学又是一个半封闭的生活环境,大学生往往通过大学校园开始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另外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很多大的运动往往从大学开始,从大学生开始。②特殊的群体,基层党组织生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教师和大学生,有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理想化的色彩比较浓厚,特别是今天的大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往往表现出了的更强的个人倾向。
3.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定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过程,包括基本过程、关键过程、和关键实践环节。原则是在不出现断层的前提下,使得它们在效果上能够承上启下,无缝衔接。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复杂、对象复杂,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期望通过特定的人员来保证工作的质量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管理哲学,只有通过成熟和健全的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保证。
4.组织的作用、组织的能力、以及其他组织要素,必须通过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来展示。组织成员的选择和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个合格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结构应该包括三方面:①饱满的工作热情。也就是敬业精神,这是一个同志打算投身于任何一项工作的的基本前提。② 高度的责任意识。基层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强度、责任范围、以及履行职责的有关标准都很难明确定义,高度的责任意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保证,理论素养的提高是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思想基础。③ 坚实的理论修养。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应该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研究、主动创新。坚实的理论修养是基层党务干部的最基本素质,不断提高这个基本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并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组织要素是整个体系构成中的核心。
>三、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保证体系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地组织和引导下属党支部、团总支和学生班集体独立地开展活动,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出发,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⑴正面的宣传与教育。正面进行宣传和教育是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原则,党领先占领这块教育的领地十分重要。
⑵严格的制度约束与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与规范的管理过程,要逐步完善学生党支部的党小组制度,根据学生特点按照年级划分党小组,更好的学习理论和进行党的工作;理顺学生入党的流程,使每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党组织的力量,受到组织的教育,党、团积极配合,互相促进。
⑶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当代政治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校园由封闭走向开放。因此,多角度、全方位的面对世界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脱离社会、不脱离实际、取得实效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要从抓主题入手,通过党支部、党小组及团组织积极组织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基础文明教育之中,有效地扩大了政治思想工作的覆盖面。
(4)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汇报情况不讲空话,落实指示不摆花架,日常工作不投机取巧,应付检查不弄虚作假,事实上,求真务实的作风也是高校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健全基层党组织生活体系的保证措施
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1.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要加强对师生入党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加强宣传工作,为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开展专题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建立定期与不定期信息通报制度,通过不同形式,通报学院建设、发展、改革及有关事宜,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和联系。
2.加强“两课”建设。强化“两课”改革指导思想,要把育人作用放在突出地位,在系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和善于思考。建立“两课”检查评估机制,定期听课和征求学生意见,召开“两课”教学座谈会或心得交流会,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两课”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现有政策,帮助专职教师学历提高和进修提高;鼓励教师参与政治理论和德育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完善德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德育考评体系,建立总结、表彰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重在落实,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经费保障落实,改善政工队伍工作条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立与学院实际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效性,改善学生社团活动条件,建设、改善校园文化必要的载体。
4.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党政干部新老交替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及重大项目的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着力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和违法案件,切实加强对基本建设,设备物资、图书、教材药品采购,招生、考试,干部选拔、任用,人事调配,职称评定等工作的监督。认真做好干部离任的审计工作。不断健全和坚持落实校务公开、专家咨询、重大事项公示、重大决策论证等各项制度。成立校、系(院)两级校务公开组织和监督机构,设立专家、教授委员会等咨询智囊机构。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利用网络、广播、布告栏等多种形式加强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5.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高校党的基层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要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素质过硬、作用突出的党建工作队伍。要选拔配备好党务工作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将基层学生党支部的融入学生公寓等学生生活区的管理。针对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学生生活园区功能增强的新情况,要逐步推进党建工作进学生生活社区的力度。在学生公寓中可设立党员责任区,推行宿舍党员挂牌制度,生活区可试点建立学生党员活动站或学生党员服务站或学生党员示范岗或党员之家。高校应积极倡导并逐步推行的“树立一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批同学”的大学生党建“五个一工程”的做法值得借鉴。大学生党员要树榜样、办实事、解难题、建文明、创新风,主动开展“党员就在我身边”、“有困难找党员”等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凝聚学生的特色活动,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探索一条学生自我培养、自主教育、自行管理的学生党组织民主生活新路子。
6.实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初步实践,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提高高校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在指导思想和思想观念上实行创新,以此来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检查评估、建章立制和总结表彰等为手段,进而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做法主要体现在:①观念创新,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建必须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从而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的战斗力。②方法创新,通过检查评估和总结表彰等方法促进基层党的建设。③制度创新,实推动党内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内制度建设,促进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基层党组织认真地总结工作,明确职责和任务,更好地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从而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④内容创新,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职权,真正了解情况,切实从根本上把关的还是校级党委,这样一来,学校党委和组织部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检查督促和宏观指导上。
总之,抓好了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建设,就使整个全校党的建设有了牢固的基础。要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思想上要树立创新意识,工作上要突出创新重点。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以推动面上的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注重工作实效。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来过组织生活开展,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取得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希.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_,(01).
[2]蔡亚才.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探讨[J].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_,(1).
[3]黄月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_,(8).
(作者单位: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一、引言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就业形势分析开始成为人才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就业形势分析,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尽人事,听天命”,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理当全力以赴;对于不可控制的,我们应当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怀和气度。要抱着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这样,才能赢得收获。
>二、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xx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 32.1%,20xx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 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xx年的680万人数增加20万左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三、国内大学生就业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 20xx年至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
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四、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xx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 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五、自动化专业介绍
自从升入重庆大学之后,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什么是自动化”,相信所有与我一样的学生都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二、自动化专业所学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广,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这也与本专业的来历有关,自动化专业大部分源于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系的自动控制专业。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万金油”的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吧。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 信号与系统分析、 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 算法语言及程序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路原理等等,甚至连流体力学也要修。可以说自动化专业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识,其课程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电机工程甚至化学工程都有交叉。
>六、自动化就业及其前景
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七个电气信息类专业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电气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从事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 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 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 “软”可转计算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 细分招聘专家, 自动化英才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错。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渠道,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其就业领域也五花八门。与本专业就业领域相关联的行业在近年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民航、铁路、金融、通信系统、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强大的人才优势,发展迅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
如果当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话不妨尝试做以下几项: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 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培养目标当然我们更多的人专业知识如果并没有达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经过网上查找资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体可以确定一下诸项就业方向:
1、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
2、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
3、PLC(大体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等)
4、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
5、去学校当老师
6、做销售工作(专门卖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
7、公务员,每个专业都可以的
8、各种什么研究所
10、产品设计,就是硬件电路设计了
11、自动化就业方向很广的,仔细观察生活就知道很多自动化设备的。不过做设计有前途,
做销售有“钱”途,做维护就是工薪阶层,属于服务行业
12、自动化选择面广,学好单片机和PLC哪都吃得开,英语好的话外企也不是不可能......
13、自动化本科学出来基本上和没学差不多,什么都懂,但是什么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后那就不得了了,硬件方面的发展不可限量。
>七、结束语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动化大多数人说就是一个万金油专业,所以我感觉,说实话就是强者将来在哪方面都强,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强。或许一但将来我们学不好就会落得个“样样精样样松”的下场。所以虽然现在已经大二了,但是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将来我们自动化学子一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然我们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动化学子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下。成为一个适应并能够驾驭未来的人。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