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最新文章

【摘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阐述加工贸易与价值链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东莞加工贸易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东莞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价值链 理论。

广东省东莞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工贸易非常发达,在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东莞加工贸易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在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丧失成本优势的东莞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界定及价值链理论。

国际上对加工贸易的定义并不明确,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与合同全书》的定义,所谓加工贸易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方式,人们常说的来料加工与来料装配是加工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1].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在整个国际贸易中,不同环节所承担的任务分享着不同价值,一般而言,越是接近产品设计等富含技术含量的环节,其占有的价值就越高,而承担的任务越简单,所能获得的价值也越少。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 尽量将自己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向上游发展,是其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追求。加工贸易的转型包括多层意义,既有增加加工贸易主体,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要求,也有加大国内采购率,转变大量进口发展方式的要求,进而加大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工贸易的升级是努力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上游进军,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使加工贸易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高价值产出。

(二)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人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其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经营活动分成一个个活动单元,对应于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企业的价值就是由一个个活动单元的价值创造实现, 每一个单元的活动都与企业的价值创造有着密切关系,并共同形成一条价值链。后来,古特以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从企业范围向国家拓展,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各自不同的地位, 其在全球价值创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与公司在价值链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和价值链系统中其他链条的联系程度决定了其竞争力一样,一国或一地区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也决定了该国或该地区的竞争力。古特对价值链理论的应用,突破了波特局限于企业竞争力的范畴,对价值链的完善和价值链理论的广泛运用具有突出贡献。

在加工贸易等国际贸易领域,价值链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加工贸易各个环节企业在加工贸易价值链上的地位。[2]对于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而言,分析加工贸易各个环节的价值, 看清自己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的环节, 可使东莞实现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与努力方向。

二、东莞加工贸易发展格局。

东莞市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比较早且比较发达的地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加工贸易体系,在全球加工贸易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加工贸易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加工贸易是东莞对外贸易的开端,时至今日,加工贸易依然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2_ 年东莞市对外贸易总额为1530 亿美元,增长5.9%,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120.9 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3.2%。事实上,无论是在东莞的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还是进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都远远超过一般贸易。202_ 年,一般贸易在东莞市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仅为19.2%。可以说,加工贸易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而且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加工贸易的重要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二)加工贸易是东莞经济的主要动力。

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历史十分悠久, 从20 世纪70 年代的“三来一补”开始,在80 年代逐步形成了服装、纺织、玩具、制鞋、箱包等传统制造产业,90 年代又在日韩和台湾地区IT 企业的OEM 模式下形成了计算机代工产业。进入新世纪以后,东莞的加工贸易在其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传统产品加工贸易。

东莞加工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家具、玩具、纺织服装及鞋等初级产品是其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这些价值较低的初级产品、传统产品多以国际代工(OEM)为主。以202_ 年为例,东莞纺织服务、鞋类、玩具、家具等四大传统产品的加工贸易总额为863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2%,在东莞的对外贸易中,传统产品加工贸易依然是主角。

(四)加工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港澳台商投资。

东莞与香港只隔了深圳市, 与香港有着天然的联系,改革开放之初, 在中央政府众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港澳台商对广东省的投资大幅增加,东莞利用其有利地形, 也获得了其中相当的份额。从东莞的情况来看,港澳台、欧美、日本、东盟和韩国是东莞最重要的5个合作伙伴,这5个地区的直接投资占到东莞市的90%以上,202_ 年与上述5 个伙伴间的贸易总额达1158 亿美元,其中香港是东莞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是东莞最大的进口市场。

(五)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是进料加工。

在东莞外贸的最初发展阶段, 来料加工基本上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从1978 年香港商人在东莞兴办加工厂开始,到台资与欧美等国资本的大量进入,东莞来料加工贸易获得了极大发展。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进料加工这种企业利润更高的加工贸易模式在东莞逐步取代来料加工成为东莞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1995年,东莞加工贸易中,来料加工占比是67.8%,到202_年下降到49.1%, 进料加工贸易首次超过来料加工。

202_ 年进料加工贸易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到61.2%,202_ 年、202_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东莞市进料加工有所下降,但随后又进一步上升,202_ 年、202_ 年东莞进料加工比重分别达到72.4%、74.5%。不难看出,近十年来,东莞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进料加工形式, 特别是在国内用工成本和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进料加工,就近获得原材料,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三、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明显,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但东莞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转型升级意识。

在全球贸易价值链条中, 东莞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虽然东莞市有些加工企业主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 但大部分加工企业对转型升级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 对转型升级的前景顾虑重重。[3]一方面,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倒逼转型的形势认识不清,有做一年算一年、做一天就赚一天的想法,对转型升级的目的、不转型升级的后果没有清醒认识, 造成这些企业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观望。另一方面, 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对转型升级顾虑重重。

(二)转型升级成本压力加大。

东莞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然而近年来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以往极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202_ 年,东莞与广东省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 为了缓解用工荒,广东省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全省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20%左右。在此情况下,想进行转型升级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得不考虑在越来越高的用工成本、土地成本面前,转型升级的成本将会是以前的数倍。

(三)表现出强烈的飞地效应。

东莞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中以低价值的生产装配环节为主, 这缘于外资企业在东莞的投资办厂,主要是看重当地的地理位置和低廉成本,作为企业的飞地进行建设。相对于企业总部所在地,飞地生产对技术水平要求极低,大多生产附加值低的产品。这些企业一般不在本地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 与本地企业的关联度低, 不具备对东莞本地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示范效应。[4]可以说,除了有限的税收贡献,这些企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大, 很难迅速融入转型升级的环境中去。

(四)核心技术品牌转型升级的力量不强。

东莞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短、延伸性差。虽然从最开始只能生产简单商品, 到现在也可以参与部分产品的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而言,东莞加工贸易并没有从价值链末端前移,缺乏核心技术品牌,转型升级的力量并不强。一方面,设计、研发、服务等环节是销售链中价值更高的环节, 向着这些环节进行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 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多数依然是以OEM、ODM 为主, 对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环节参与不多,想要转型到这些高附加值的环节上去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多数加工贸易企业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无法让自己成为独立的产品生产提供商, 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率要低多得。

四、推动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目前, 东莞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处于微笑曲线的低谷。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价值链末端向价值链中上游前进,是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明确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与路径。

1.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总体而言,将加工贸易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挺进,从OEM 的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发展, 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转变,应该是东莞加工贸易转型的目标。一方面,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向上游或下游挺进。另一方面,加大来料加工向料件国产化转变,以节省企业资金,提高东莞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从目前来看,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有三: 一是实现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的转变, 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将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向外转移的机会,淘汰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实现“三来一补”到三资企业的转型,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通过自身技术研发参与到全球价值的高附加值环节。三是实现“设计加生产”的经营模式转型,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的议价权。

(二)推动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做法。

1.积极培育高附加值本地民营企业,推动向高价值链前移。东莞加工贸易企业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经济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只有10%,这种失衡状态不利于东莞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在202_ 年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外资企业撤出,使东莞经济发展遭受重创,对东莞这种严重依赖外资企业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应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开展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创造更多的民营企业合作交流平台,提升民营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民营企业进入加工贸易领域奠定基础。通过扩大民营企业对加工贸易的参与,改善东莞加工贸易主体结构。

2. 加强品牌战略, 实现产业链从OEM 到ODM转型东莞加工贸易要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到ODM(委托设计生产)转型,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促使企业从宁可贴牌生产、薄利多销的思维中跳出来,逐步树立自己的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要增强企业品牌创建能力,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与长远角度出发,在充分认清企业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避免企业品牌的大起大落。特别是要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开展行业品牌创建的交流平台建设,通过行业的规模效益, 加速加工贸易企业品牌创建速度与质量。[6]

3. 以优惠的税收政策推动中间产品本土化战略,提高价值链联动效应。现行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进口料件不征收增值税,从国内采购的相同料件却征收增值税,导致出现国内市场本来可以买到料件,加工贸易企业依然花外汇从国外采购。实现加工贸易企业中间产品的本土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示范效应, 加之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加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加工贸易企业的料件需求。为此,要从政策上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内采购料件,实现加工贸易料件的国内国外采购同一税收政策; 推动中间产品的本土化,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率,放大价值链联动效应。

4.鼓励外资企业的核心技术转移,延伸价值链。要鼓励外资企业向本土企业转移核心技术,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并出台相应的优惠补偿措施,让外资企业能主动转移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提高外资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如限制低技术含量企业、不愿意转移核心技术企业的落户等。

【参考文献】

[1]曾贵,钟坚。全球生产网络中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软科学,202_(2):62-73.

[2]罗建兵。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J].财经科学,202_(2):98-104.

[3]房慧玲。广东“双转移”的重头戏:推动加工贸易转移———关于广东加工贸易转移研究[J].南方经济,202_(2):74-81.

[4]龚惟平,董华。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研究[J].产经评论,202_(6):34-43.

[5]王晓红。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着力推进升级转型[J].国际贸易,202_(1):32-37.

[6]张冰.台湾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及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2_(5):29-31.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