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与建议浅谈

最新文章

论文关键词:汽车工业 自主品牌 现状 品牌战略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后,汽车业跨国巨头纷纷盯住了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合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都期待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是:培养自主品牌;激活原先品牌;加强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汽车集约化之路;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

加入WTO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各国均想通过外贸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则成为发达国家谋求这种需求的一个突破口。拥有较高品质的汽车品牌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无形中增加了该汽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消费者购车时,在关注性价比的同时,还会关注品牌,这也正是欧、美、日汽车长期充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原因,外资品牌、合资品牌不断吞噬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逐步使我国汽车品牌边缘化。

一、我国汽车品牌的现状及问题

1.竞争日趋激烈

外资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创新品牌之间进行激烈角逐。202_年自主品牌轿车厚积薄发,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67%。

2.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改变

乘用车需求同期增幅大大超过轿车增幅,增速分别为4%和3.75%。202_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发展势头都不错,但乘用车的市场需求更加大。

3.集约化趋势不断增强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不少重点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_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85%。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一般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主要是中外合资企业所生产的,这类为国产乘用车的主流。第二类是自主品牌,要么是完全掌握知识产权,要么是品牌上的自主,技术上仍为引进。

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品牌流失问题

我国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多是以合资企业为主,从车型引进,生产线设备采购,合资外方往往能够赚取全部利润的80%,由于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及出口销售渠道均需要依赖外方,使中国汽车企业在利益分配上丧失了话语权,我国成为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外资全方位控制我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如果不加以改变,中方只能在汽车产业中获取微薄的加工制造费用,而这点利润的获得还需要以资源耗费,环境污染为代价,中国要解决品牌问题迫在眉睫。

2.品牌老化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大力发展,曾涌现过大量的汽车知名品牌,解放、红旗、东风等,但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这些汽车品牌发展步伐较慢,无论是研发技术,还是车身整体流线均落后于世界同等水平,而这些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开国元勋,品牌老化问题渐渐成为制约这些汽车品牌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做好品牌延伸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

3.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以轿车市场为例,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势头不错,但一直以来只是以中低档车销售为主,目前只有在5万元以下经济型轿车领域,自主品牌依然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至于自主品牌企业推出的1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别轿车,虽然在同级别的车型中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由于购买这一档轿车的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和技术,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很难转变为市场上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4.汽车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人才与资金匮乏问题

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多达100多家,全国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有2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不少地方政府都把汽车工业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由于整个汽车工业竞争不充分,汽车项目赢利过于容易,导致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存在较高的成本,政府主导型投资行为和地区封锁较为严重,这些情况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朝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对此种做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5.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合资经营这样的方式虽然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在初期建设曾经得到过较快的发展,但到后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合资经营使得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流失的速度加快,甚至一些知名汽车品牌已经不再被生产,鉴于这种这些情况的出现,社会各界展开了大辩论,探讨新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战略发展的建议

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主动权,不受外资的限制,因此,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应作出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培养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在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制造差别化。而且更需要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外国汽车企业之所以强大,有重要的一点也在于其独特的新型企业文化,因此,建立企业文化的同时需要以不断地提高本企业的研发技术为前提,要在提高汽车性能的同时,使消费者在消费时,持有良好的购买意愿。

2.激活原先品牌

中国原先一些汽车品牌,如解放、红旗、黄河、东风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一方面要重新进行品牌广告的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杂志等进行各方面报道,但最重要的是这些品牌的企业要对汽车研发技术和轿车车型进行再研究,推出新产品,甚至做到品牌延伸,推出新品牌,因此营销变革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出自己与别人差别,做出自己的特色,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3.加强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这是通过较低的价格来占有市场份额实现的,而且发展大都是低档汽车,长期下去,就会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不但在技术研发上,而且在产品结构上都要进行提高。具体来说就是以下两点。

技术研发上,首先企业内部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实现企业要求自我进步的良好风气,政府对汽车企业不论在政策环境,还是资金、技术、人员调配要给予支持,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先进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营销经验及品牌管理方法。

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首先要做好市场细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明确企业市场定位的同时,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定位作出判断,再以不同品牌价值的车型去开拓不同的细分市场,迎合消费者自身价值体系的需求。同时创立我们自主汽车知名品牌可以走两条路,一个是先占领中低端市场,以中质低价切入,创出牌子,再向高端市场挺进;另一个是从高端产品做起,直接创建新的高品质品牌,但这一点很困难;再就是在汽车的某个关键核心技术上拥有新的突破,以此为切入,创立自主品牌。

4.发展汽车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首先放在整合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规模上,把现有的主要汽车企业重组为几家集团,几家零部件系统集团公司,便于对技术、资金、人员的管理和利用,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

坚决走专业化分工之路,第一是使整车生产企业退出大部分零部件生产领域;第二是组建零部件生产集团,提高专业化效益;第三是打破地区封锁,按最优采购原则构筑产业链;第四是改变目前整车生产企业直接面对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的局面,采取模块化生产方式,使主要的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整车的所有部件的配套,并负责与二级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以围绕整车企业形成逐级配套,逐级协作的分工体系。

5.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

自主品牌建设在目前有多种方式,但都是同样的目的打造民族强势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有多种选择,选择合适的就是最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自主研发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收益,因此许多有实力的国内本土企业很少依靠自主研发,但这是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跨越的,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在自主研发方面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第二,联合开发,在合资企业中开展自主品牌建设计划,有利于吸收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这也是当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出发点,但是在目前合资企业中,这种设想的实施却异常艰难,毕竟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控制,如果外方不同意,中方搞自主开发的难度很大。

第三,设计外包,对于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汽车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种最为可行的方式,符合国际分工的要求,但从长远而言,掌握关键汽车技术是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与外包并行的是,本土汽车也要加大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汽车发展现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主品牌汽车百花齐放,获得了可喜的业绩,鼓舞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士气。当然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自主品牌建设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国家、政府、人民的支持,汽车企业的发展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届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郑智,周勇.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_,(2).

[2]陈陆林.中国汽车市场态势分析[J].中国汽车市场,202_,(5).

[3]周俊,杨沿平.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自主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_,(16).

[4]米春改(中文版),秦小玮(英文版).机械工业运行综述[Z].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2_.

[5]柳东威,刘恩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_,(4).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