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凤凰飞回山村来

最新文章

【论文关键词】资源配置; 经济 人;流动机制;收益补偿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毕业生纷纷选择下乡去做村官,而政府也积极制定相应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在 农村 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对我国 社会 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文章从 经济学 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同时也分析了这种社会现象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出台的相应制度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望能使大学生当村官这一部“好经”能更好的念下去。

大学毕业生下乡当村官,是中国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现象。与过去中国大学生通过上大学这条途径争相到城市发展,定居的情景形成对照的是,在城市就业难的背景下,中国各级政府正有组织地输送大批大学毕业生投身农村。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选择下乡当村官?除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外, 市场 经济下的资源配置,理性经济人的选择也是重要原因。而大学毕业生无疑为我国农村基层领导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推动作用。这一对社会有益的现象如何能更有效,更持久地坚持下去,既需要大学生改变以往驻守大城市的就业观,也需要政府切实做好保障工作和制度安排。

北京市计划用3年时间聘用8000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确保“村村都有大学生”。北京市的做法是让大学毕业生担当村党支部副支书或村主任助理等,在振兴 农业 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被聘者享受3年后可在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优先就职等多种待遇优惠。

作为 人口 第二大省,山东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争取5年内基本实现全省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

从202_年开始,四川省将在3年内选聘三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任职。这是四川省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富民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上述的种种政府行为,说明了政府对引进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重视。而这些政府的号召也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积极响应。许多农村基层领导岗位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学生下乡做村官的热情踊跃。这一现象,既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有经济人的选择因素。当然更加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保障。

一、资源配置与理性经济人

大学生争当村官,其实质就是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个体选择。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由价格信号引导和传递的。在现实中,由于资源的稀缺,在其各种用途中就存在一个最优配置的问题。 人力 资源 的配置也不例外。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对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做了如下描述:“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 公共 福利

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价值。但是,在他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本意追求的东西。这样,由于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能产生的效果还大。”我国所实行的正是市场经济体制,而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大学生当村官,就是在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下配置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这种资源配置得当与否,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幸福,而且也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经济人,是指在一定的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诚然,经济人身上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会存在。经济人的行为终究取决于哪种特征,关键是看这两种特征哪个占了上峰。但只有坚持理性经济人这一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得到顺利贯彻实施。否则,改革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毕业生争当村官这一现象,除了少数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先进个人外,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对当下的就业形势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措施进行冷静思考和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理性经济人的特性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大学生当村官的经济学浅析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大多数扎堆城市,宁可在城市“讨饭”,不到边远地区“找金”。与此同时,各地就业不平衡的现象继续恶化: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人才越有吸引力,而经济欠发达,渴求人才的地区反而成为“人才输出地”。

这种人才流向上的“马太效应”已引起中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成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当村官正是满足了农村和农民的人才需求。这将充实农村基层领导队伍。同时,也对农村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的普及,村民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进步举措。

管 理学 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几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大学生当村官,已越来越引起 社会 的广泛重视,但真正能在 农村 安家落户的却很少。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政府应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物质保障,保障基本需要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因此物质保障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出台政策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落实好他们的工资,福利,奖金,医疗 保险 和社会养老保险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将成为留住大学生村官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扎根农村,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2、注重交流,满足社交需求

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要想真正胜任村官的工作,既需要与农村干部群众的沟通交流,更需要各级领导的联系和关爱,从而才能迅速地了解农村,适应农村工作。要满足这一需求,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也要建立地方领导联系“村官”制度,定期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调度,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帮助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尽快了解农村,适应农村工作,而且还能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社交需求。

3、赋予事业,满足发展需求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交予其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其感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也真正为农村全面发展做出自身贡献。另一方面,应让村官大学生担任实职,为其提供创业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岗位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从而促进其在本职岗位上安心工作,勤奋上进。

4、表扬先进,满足尊重需求

由于大学生受到的 教育 及 心理 因素,急切渴望被社会认可,对社会尊重有迫切需求。因此,建立一系列的考核机制,使大学生村官所做出的成绩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并且,政府应该建立宣传表扬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村官在社会舆论中予以认可和表彰,使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政府为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应做的工作

1、建立灵活的流动机制

大学毕业生下乡做村官,政府应建立起大学生自由就业的制度,自由流动的机制。如果大学生做村官表现优异,在该岗位上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且本人也有意向继续任职。那么,国家就应出台一系列制度使其按正常的 法律 程序可以在该岗位上继续留任。相反,政府也应出台措施,使其可以自由流动到其他工作岗位中。让当上村官的大学生们不必对未来的职业变更担忧。

2、完善补偿机制

北京对于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承诺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给2500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关系放在学校,还可以回来。这在全国都是有推广意义的。现在的大学教育,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 投资 的,在这个时候在劳动力 市场 上和政府是平等的主体,政府可以号召学生去国家认为需要的地方,但是要建立补偿机制,弥补他和别人接受大学教育所收到的回报的差别。这样,不仅大学生的物质得到了保障,没有后顾之忧,也会使政府的这一号召更有影响力。

四、结论

大学生当村官是一部“好经”,但“好经”还需好好念,如果不从各地实际出发,各项措施不具有前瞻性。大学生村官的物质生活和发展前途无法得到保障,其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各地政府只是把引进“大学生村官”作为一项“面子工程”,那这部“好经”难免会被“读歪”。另外,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也须逐渐改变,要真正自愿地下乡做村官,切实体会到农村对个人的锻炼作用。发现村官岗位对自身发展提供的宝贵机会,而不是被现实的就业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总之,大学生当村官是值得欣喜的一种社会实践,从 经济 学 的角度看,它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发生的人才资源配置的转移。其经济效益也将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而日渐显著。

【参考文献】

[2]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2_年度 调查 报告[EB/OL]. ,202_,(8).

[3]谢作诗,陈玉璞.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什么坏事吧[J].经济学家茶座, 202_, (2).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