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研究

最新文章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分离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隐患。在当前形势下,“产城融合”成为防止空城泛滥、产业园区竞争乏力等产城分离现象的最有效途径,如何推进“产城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劳动力结构、城乡一体化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制,并在借鉴美国尔湾市“产城融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业集群、户籍制度、城镇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产城融合”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产城融合”;互动机制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发展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产城分离现象:首先,各个地方政府十分热衷于新区、新城的盲目扩张,“造城”运动加快了所谓城镇化的进程,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实际上导致我国各地区空城现象突出;其次,传统的产业园区功能单一、缺乏城市空间载体的依托,没有足够的土壤环境,难以成长壮大,提升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最后,传统的产业园区与母城区的功能割裂,未能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并共同发展,这种“产城分离”的现象最终使得城镇化的发展出现空心化。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有必要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即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切实实现“产城融合”,达到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融合的新型城镇发展模式。作为防止空城泛滥、产业园区竞争乏力等产城分离现象的最有效途径,“产城融合”正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

二、“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的理论依据

“产城融合”是将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转变为多功能的城市新区与产业集聚区,是将城市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破除产业与城市相互脱节的现象,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互动关联,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丰富了城镇化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城市建设的质量。追溯到城市的起源,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杨小凯和赖斯(1994)建立了新兴古典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认为城市的起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都是分工演进的结果。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202_)从历史经济的角度论证了产业发展对城市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城市是由产业兴起而带动发展的。随着产业不断地发展、集聚,因受到外界环境因素与其自身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必然要进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会影响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中转移,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调整与适应,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引致了新的市场需求,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此外,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也会带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服务功能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其次,城市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要素支持、需求导向及空间支撑,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回顾过去,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粗放型,集中表现为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空城”、“被城镇化”等现象较为严重,正是城镇化的发展缺陷大大降低了城市效率,影响了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从而使得城镇化产业结构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下,“三高”项目盛行;三次产业不够协调,特别是农业基础薄弱、加工工业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分布不平衡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运行质量不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联,产业和城市是社会―经济生态符合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城镇化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及合理化演进。

三、美国尔湾市“产城融合”的经验借鉴

1、美国尔湾市“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

美国尔湾市从最初的开发区发展成为加州重要的经济城市,先后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见图2)。

1959年以前,尔湾市一直处于农牧场经营阶段,以生产橘子、胡桃和绵羊产物等为生,一直维持到“尔湾公司”第一任董事长的出现为止。此后,尔湾市先后经历了“大学社区”的规划阶段、工业区与社区的共同规划与发展阶段,使尔湾市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功能的新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创新引用园林开发理念,解决了商业区和社区融合发展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期,尔湾市更加注重环保理念,在城市规划布局上,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尔湾市逐渐走向“产城融合”的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尔湾市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便捷的交通方式、优质的教育服务,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不断迁入。尔湾市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技术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增强了尔湾市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尔湾市成功走上了“产城融合”之路,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均加速发展,成为公认的“第五代城市”。

2、尔湾市“产城融合”的经验启示

尔湾市之所以被当做是推行“产城融合”的成功典范,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辅助的经济运行体制。在1971年建市以前,尔湾市并没有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依靠私人企业投资而发展起来的。没有政府指令,也没有行政干预,一切由市场来检验,这是尔湾市的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建市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仍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仅仅是起到一定的辅助和支持作用,主要对城市功能规划设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做一些宏观上的统筹规划和政策上的支持。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为尔湾市“产城融合”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引导着尔湾市的经济朝着利益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2)始终着眼于完整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尔湾市在“大学社区”规划阶段,聘请了著名的美国建筑师威廉・佩德拉,意在将功能单一的尔湾校区改造成为多功能的“大学社区”。1977年,尔湾公司又邀请了专业的规划设计事务所对尔湾市进行了整体上的规划设计:采用了园林开发理念,旨在赋予各地块和地区不同的尺度特征,并强调其开放空间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末期,尔湾市开始融入环保理念,以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城市开发布局建设。完整合理的城市规划确保了尔湾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保证了“产城融合”发展方向上的正确性。

(3)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自1971年建市以来,尔湾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具有智能性、创新性、环保性、战略性等巨大的优势,不但自身的发展速度快,而且对其它产业的渗透能力强,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迅速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转移,这就必然要求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及教育水平,同时引致了新的市场需求,拉动着尔湾市的经济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这些高科技产业要发展,必定需要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与之匹配,从而加快了尔湾市的市政建设的速度。以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极大地加快了尔湾市“产城融合”的速度。

(4)良好的生态布局与人居环境建设。尔湾市在规划设计之初,保留了湿地、自然水系和原始植被,构筑成以多级水系和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规划布局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尊重自然环境为中心,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如今的尔湾市环境优美、街道宽广、市容整齐、社区内绿树成荫。不仅如此,尔湾市拥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商业氛围、便捷的交通方式、理想的治安状况、优质的教育体系、对就业者的扶持政策等等,满足了尔湾市居民全方位、多层次、高品质的生活需求,成为全美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也是成功推行“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

四、推进我国“产城融合”的相关对策

1、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定位和结构升级战略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或演进,会改变当地城市或城镇发展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等内容。只有结合地区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战略,才能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产城融合”健康发展的内在保障与动力。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无论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还是城市新区,首先都要统筹分析国家的总体政策形势、与周边区域产业协调状态,并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市场分析。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当地政府为弘扬巴蜀主题文化,特以此为故事线,集合式打造一个新的城市体系和城市形态,以便带动和催生城市建设融入文旅商等多元化的产业形态,进而实现更完美的“产城融合”发展。

2、积极培育城市产业集群,提升行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产城融合”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不仅为大量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集聚组织模式,还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着农村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并全方位地驱动着城市空间的结构演进,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驱动地方城镇化的进程,从而形成了地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乡镇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是我国专业镇的雏形。建设特色专业镇是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产城融合”也应该突出人本导向的发展内涵。当前户籍制度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重要屏障。只有打破这一屏障,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才能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使得农业中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到城镇化建设中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户籍与社会福利待遇相分离的服务均等化;二是要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三是要实行“差别化”的落户政策。

4、加强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强化城市新区功能延伸

为了更好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政府在城镇建设规划时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精准对接。同时还要强化城市新区功能延伸,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与老城区形成功能互补的有机融合生长模式。城市未来的现代化的城市组团结构应该是以母城为核心、若干个卫星城围绕的类似于原子的结构。其中,母城以第三产业为主,主要是高质量的轻型产业如:智能、信息、服务等。而外围的卫星城以第二产业为主,主要发挥生产的功能,并兼具其他功能产业的发展,使整个城市产业布局呈现有序化的状态。二是与周围区域形成近域相连的成片式发展格局。城市新区应该与周边地区建立资源、创新平台等合作共享机制,形成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

5、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共享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城市新区的不断发展,必然需要引入新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才能实现新区进一步的健康发展,这也是避免空城、睡城的重要途径。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其在成立之初只是个单纯的工业园区,随着不断植入居住、配套服务等功能使之转变为高端服务业积聚、多元功能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而河南商水县在其产业集聚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中考虑到附近有许多可供分享的教育设施:商水县综合服务中心、行政中心及文化体育中心,与该集聚区的外部紧密相连。为此,在制定集聚区内中小学配建的规划时,适当地降低了标准,体现了资源共享、节约的原则。

五、结语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城镇化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通过影响劳动力的分布,使其在农村与城市间自由流动和转移,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延长产业价值链引致了新的市场需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必然会改变城镇的产业结构,对城镇功能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新型城镇化为产业发展提供要素支持、需求导向及空间支撑,以全新的视角改造三次产业的结构,并解决产业结构的偏差,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及合理化演进。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

[2] 郭晓梅、刘宁宁:中小城镇发展与产业提升互动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_(10).

[3] 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2_(1).

[4] 胡滨、邱建:产业一体化单元规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2_,37(8).

[5] 吴海光:产城融合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_.

[6] 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2_(6).

[7] 杜向阳、周颖杰: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J].创新科技,202_(3).

[8] 孙春芳:户籍改革:实行差别化落户[N].21世纪经济报道,202_-07-02.

[9] 沈正平: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2_,20(5).

[10] Jane Jacobs:The Economy of Cities[M].Vintage,1970.

[11] Xiangzheng DengJikun Huang:Growth,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nd urban land expansion of Chin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2_,63(1).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