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论我国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

最新文章

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无论是 理论 界还是有关政府部门, 目前 大都把着眼点放在集群竞争优势及其有利 影响 方面,而对集群风险和衰退 问题 认识不足。迄今为止,我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处于传统产业领域,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优势,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由此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因此,如何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防范集群风险和衰退,将是当前我国 经济 发展 中亟待 研究 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 企业 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1] 目前,我国处于成熟阶段的典型产业集群尚很少。但许多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都出现了类似产业集群的现象,如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等。这种具有集群某些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之为“准集群”(quasi-cluster),它们尚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准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沿海省份,其他省市也有零星分布。 浙江省以专业化分工为特点的“块状经济”也十分活跃。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2_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0%。[3]其中,较典型的有温州鞋革和服装、绍兴(县)印染和织造、乐清低压电器、萧山化纤、海宁皮革、嵊州领带、永康五金、永嘉纽扣、桐卢制笔、诸暨袜业等。目前,这些“块状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例如,温州市区打火机产量占世界的70%;嵊州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领带市场的30%;永康衡器产量占全国的2/3;苍南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5%;海宁许村、许巷的装饰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以上;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3。 江苏省产业“集群化”推进也较为迅速,现已形成各类“准集群”约110个,202_年实现销售收入5320亿元,[5] 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较典型的有昆山PC制造、常熟服装服饰、邳州板材加工、丹阳眼镜、杭集牙刷等。例如,扬州杭集镇的牙刷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占世界22%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赣榆县古河套村每年生产各类酒瓶盖达6.5亿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

从行业构成看,目前我国这种具有集群某些特征的“准集群”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行业。其中,传统的轻纺行业是分布最为集中的。例如,在纺织行业, 中国 纺织工业协会已经确定了四批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特色城(镇),作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到202_年底,作为试点的45个市(县、区)、59个镇纺织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1/3。[6]

我之所以把我国的产业集群称之为“准集群”,主要是因为它们目前还处于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至今尚缺乏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而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是产业集群成熟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大都面临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发展层次较低。不少集群增长方式粗放,产品档次较低,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尤其是工资成本优势。二是 网络 不发达。各种专业化的中间机构和 社会 化服务网络发育严重滞后。三是创新力不足。各地集群大都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模仿之风盛行。四是品牌的缺失。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集群内企业主要进行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缺乏自主品牌。五是根植性较差。在那些依靠外力驱动发展起来的集群,外来企业与地区经济还没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游弋性产业(loose-foot industries)较多,没有解决好“落地生根”问题。

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 目前 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大都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这说明,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由于众多的小 企业 在生产制造环节过度竞争,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利润摊薄,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

二、我国产业集群缺乏创新力的根源

产业集群是一种地区特色 经济 ,其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力。从低成本来看,集群竞争优势并非主要来源于廉价的要素成本,这种要素成本是外在的。事实上,随着生产要素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最终将会导致各种要素价格的上升。因此,产业集群的低成本并非取决于其低廉的要素价格,而主要来源于相关产业大量集聚所形成的集群效应,由此导致交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这种内在的交易成本下降将抵消要素成本上涨所带来的不利 影响 。这里所讲的集群效应或集群经济,它是集聚经济(纯集聚)、专业化经济、产业关联经济和 学习 经济的有机整体。即是说,集群经济=集聚经济+专业化经济+产业关联经济+学习经济。

从创新力来看,产业集群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等方面。在制度创新方面,产业集群这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能够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竞争环境。在技术创新方面,除了大企业的独立研发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产学研互动和专业化分工,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集群式创新(clustering innovation)。即在集群内大量的小型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学习和模仿、独立开发、联合开发等途径,逐步形成一个灵活高效的区域创新 网络 。在品牌创新方面,集群内大量名优品牌的集聚和不断诞生,最终将提升整个区域的品牌价值,形成一种宝贵的公共资源。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交易成本的下降以及在制度、技术和品牌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才使产业集群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然而,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尤其是以低要素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大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集群 发展 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据调查,在珠三角地区,各专业镇聚集的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在那些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专业镇,由于不掌握模具、芯片一类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产品以仿制、组装为主。在那些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专业镇,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商手中,研发活动以及基本的芯片设计仍保留在跨国公司的本国基地。[7] 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事实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于以仿制和贴牌为主的低级阶段,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和产品低价格来维持其竞争优势。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典型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和意大利的新产业区,由于产业集群的品牌(包括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效应提升了产品价值,其产品销售价格往往要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因为集群产品通常也是品牌和优质的象征。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产业集群所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还只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小而全”的倾向。企业创新意识淡薄,企业间合作和交流较少,且缺乏信用。例如,在杭集牙刷集群,大企业与本地小企业合作甚少,除非企业主之间有私人关系。在广东一些专业镇,企业各自独立地完成生产链上的几乎所有工作,相互之间缺乏分工配套联系,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在许多 工业 园区,企业之间也缺少有机的产业联系,功能分区不明确,就好像“一个麻袋装着一堆土豆”。

二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从 农村 发展起来的,许多企业主是从集市贸易经营户或农民家庭工业起家,企业起点低、规模小,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在一些传统产业集群,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很低。同时,由于 金融 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的缺乏,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融资成本较高,由此影响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