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试构建

最新文章

[摘要] 本文从区分农产品流通与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入手,在 分析 传统物流与 现代 物流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农产品现代物流 研究 的整体框架应该包括如下 内容 :依据生物特性和物流特性对农产品分类;分析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成;研究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的实施步骤,等等。在整个研究中,组织与制度分析将是很重要的 理论 支撑,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则是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实施的客观条件。

202_年以来,国内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现代物流的热潮,从各类国内期刊中可以检索到几千篇相关的文章,然而,其中研究 农村 物流或农产品物流的 文献 却寥寥无几。是农产品物流研究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期的农产品流通研究框架下,受制于农产品交易的独特性质及隐含物流的传统模式,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没有像对其他行业物流的研究那样明确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框架。

一直以来,国内对农产品流通 问题 研究的重视是无可否认的,研究内容随着整个 经济 和 社会 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成果可高度概括地分为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运行的研究三个方面。在秉承将流通划分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统框架下,对农产品流通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涵盖了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层面的问题,并以流通的概念统之。这种研究是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三流合一”的背景下完成的。

而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却是建立在“三流分立”的基础上的。显然,如果将现代物流的概念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现代物流方式改变农产品流通的效果,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从笼统的农产品流通的概念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仍然不存在明显的“三流分立”的前提下,这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有一定风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看作对农产品流通所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可能被责问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概念的 时尚 而做的文字游戏。必须承认,这种责问是对研究的 科学 性的高度负责,因为,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对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要么是不切实际的对 企业 现代物流概念的盲目仿效,要么是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新瓶装旧酒,都无法实现研究者试图通过引入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来改善农产品流通效果的初衷。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农产品物流研究与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现代物流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定性的铺垫工作。

二、对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回顾

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以流通理论研究为基础的。

流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流通置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总过程中,通过剖析流通与生产过程、流通与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的相互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流通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产生和 发展 的 历史 过程,以及在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一般认为,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是实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延续。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产品流通是以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活动,是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运动过程(李大胜、罗必良,202_)。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考察一定是在社会一般流通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上文所 总结 的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也就框定了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范围。当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三、传统上农产品流通 研究 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涵盖

在以上的研究框架下,流通的概念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总和,因此,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涵盖其中了。

首先,传统农产品物流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其作为一种附属活动被涵盖于整个流通活动之中。物流被涵盖的原因有三:第一,传统的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对流通的划分是以流通过程为视角的,划分的目的是更好地揭示存在于物质流动背后的 社会 交换关系,重点剖析由商流(即所有权转移)引起的各类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物流的存在是客观的,对于传统物流来说,其作用仅体现为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物流在流通运行中被作为成本项目进行管理,因此,对物流的研究多侧重于相对各种功能而言的技术处理和成本节约。当物流单纯以功能性活动为特征从属于流通活动的时候,它必然被涵盖于对总体流通的研究之中。第二,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在 中国 由计划 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 问题 是体制变革,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巨大 影响 自然 不自然地使人们忽略了对具体的物流活动改进的需要和研究,从而最终使对农产品物流的关注局限于体制演变的范畴之内。第三,长期以来,存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不分,使农产品物流必然表现为一种隐含的模式,从而失去了独立研究的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的销售机构有着严格的地域、系统和等级的划分,机构之间难以互通,物流活动各自承担,没有任何的专业化物流业务。在 农村 改革之后,逐渐允许包括农户和各类组织在内的主体进入农产品市场,但是,物流仍然作为商流的附属活动随着商流环节的变化不断地由各类主体重复执行,没有被专业化和独立出来。

其次,物流概念的独立性没有被强调,而是经常被涵盖于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之中。第一,它被涵盖于对流通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当中。比如, 交通 、仓储等直接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被当作流通运行的环境受到关注。第二,被涵盖于流通技术的研究之中。对储藏、运输、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事实上都与物流相关,但物流经常被以流通技术的概念来概括。

事实上,从任何一个维度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都涵盖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比如,对流通体制的研究,必然涉及物流的制度及其变迁;对流通主体的研究,必然包含主体的物流行为以及基于物流行为而形成的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对流通运行的研究,必然包含各种物流业务运作的方式、环境和行为选择。

四、 现代 物流 理论 的 发展 使农产品物流研究走向独立

(一)现代物流的兴起及其在流通领域引起的变革

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源起于美国,其最主要的动力仍是对利润的追求。至20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表现为市场起伏动荡,竞争更加激烈, 企业 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特别是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萧条,企业利润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企业界产生了通过开发新的成本控制体系来降低成本的要求。于是,人们把目光集中于物流成本。

追踪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进程,以下几点使得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从而使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具有了新的意义:第一,现代物流研究改变了传统物流中将物流单纯地看作功能性活动和成本项目的理念,而是将物流提升到战略高度,与生产、销售一起并列为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第二,传统的物流研究认为,由各个功能要素构成的物流系统是独立的,谋求系统最佳是努力的目标;而现代物流理论则认为,必须追求物流系统与生产、销售等整个经营系统的协调和最佳。第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基于此对物流流程的全面整合和再造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第四,基于物流业务发展伙伴关系和联盟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使得组织和制度安排成为现代物流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四个特点在流通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首先,物流的顾客服务职能日益突出。物流成本的最小化不再是物流活动的最终目标。以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物流有效性的标准,使物流实践更多地关注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获得顾客认可,通过获得效率与效益的均衡,完成物流活动的价值创造,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其次,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实践的代表形式,单个组织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否深谙分工的本质,成功地扩大物流业务的外延,适时地融入某一条供应链,成为经济组织提升物流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在现代物流的理念下,独立的农产品物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尽管农产品本身的生物属性对物流提出了独特的要求,但是,现代物流在 工业 物流和商业物流中所表现出来的强调过程的一体化管理,追求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均衡,注重满足顾客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等特点,也正是农产品物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换言之,整个物流业界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样将使农产品物流受益。

但是,农产品物流终究不同于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人们可以从诸如JIT(Just-in-time,准时制)、QR(Quick Response,快速反应系统)等名词注意到工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流程再造,是厂内物流和厂外物流的连续性整合,而农产品物流领域的重点问题则有所不同。农产品大众生产、大众消费的特点及产品较小的差别化程度,使得物流链上各组织主体之间相互选择的余地很大,这很容易造成物流链的动荡;同时,农产品的易腐易烂的鲜活特性要求物流时间尽量缩短。显然,如果物流链是动荡的,就无法保证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无法适应农产品的物流特性,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在各类物流链条上,组织之间的相互选择和关系的确立以及维护关系稳定性的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否不同,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如果要根据现代物流理论强调物流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独立出来,将基于物流功能性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统一在这一概念下加以研究,探寻通过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善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途径。

五、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试构建

(一)国内 文献 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国内一些学者尝试将现代物流理论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关注农村和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提出以现代物流理论指导农村物流实践的建议。

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 。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当前尚未形成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在农产品物流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之间的行政壁垒、技术瓶颈以及缺乏标准化体系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王新利、张襄英,202_;万寿桥、李小胜,202_等)。其次,物流主体发育不良,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 网络 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狭窄,带动作用较低(秦代红,202_)。再次,物流政策环境发育不良。

3.提出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策略。主要包括一体化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等(孙剑、李艳军,202_;杜小芳、张金隆,202_;温思美、杨顺江,202_)。

总的来说,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已经开始,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以完成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

(二)农产品物流研究整体框架的构建

综合上文的分析,笔者在这里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整体框架(见图2(略))。

1.农产品分类。农产品种类繁多,既有粮食、棉花、油料等量大、面广、生化性能相对稳定的大宗农产品,又有水果、蔬菜、畜禽等易腐易烂的生鲜农产品。农产品种类不同,与消费衔接的特点不同,其交易特性和物流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依据生物特性和物流特性对农产品的种类进行划分,是农产品物流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条件。

2.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据系统的概念,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将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要素划分为物流主体、物流通路、物流功能三类,认为不同的主体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选择不同的通路以不同的组织形式执行物流功能,由此形成了具体的物流活动,所有物流活动及包含在其中的各类关系的总和构成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实行现代物流战略的舞台。

3.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与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的执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选择物流模式,即组织物流活动的形式;第二是打造物流链条,即在某种物流模式下寻求总体利益的增加和各方利益的协调,以形成稳定的物流链;第三是评价物流绩效,并形成反馈机制,以追求物流模式的不断创新。三个阶段统一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下进行。

4.组织与制度。农产品物流与其他行业的物流有很大的差异。工业品依靠现代物流获取价值增值的原因在于,工业品从原料到制成品之间已经形成高度分工,这使企业之间形成天然的相互需要;同时,不同企业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使供应链各节点的相互选择本身就存在增值的潜力,流程再造和各环节匹配形成的增值能力又成为维系供应链稳定的条件。农产品则不然,在现有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是生鲜农产品,几乎不经过任何加工,因此,在整个供应链条上,各节点之间不存在由制造分工引起的上下游关系,而存在由职能分工引起的相互竞争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从瓜分流通利润的竞争转变为谋求整体增值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创新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保证获得潜在的利润并能够将其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环节。

5.支撑条件。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的执行以不断革新的物流技术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支撑,因此,研究农产品物流,不能忽略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当然,物流技术的变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多地与社会总体 科技 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相连,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中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构建,不是为了否定或替代原有的农产品流通的研究框架,而是在引入现代物流的理论和 方法 之下,将农产品物流问题独立出来加以研究,以期实现通过现代物流实践改善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目的,在流通体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向物流要利润,增加包括农户在内的各类物流主体的利益。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