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越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最新文章

  一、越南金融危机的成因

  1.货币政策实施不当 从越南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来看, 在应对高通胀时, 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当, 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一是期望通过快速的本币升值来冲抵高通胀的压力。事实表明, 在越南当前的经济实力下, 企图以“浮动区间扩大促本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高通胀是错误的, 因为在国际热钱已大举进入并获得本币升值的巨大利益前提下, 利用本币加速升值的办法抑制通胀,其结果必然会促使国际资本的套利投机, 并最终导致本币贬值。二是在危机发生之初, 在本国银行系统中采取大幅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即运用大幅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巨额发行票据等货币工具来对冲抑制通货膨胀, 造成本土金融系统资金链的极度紧张和加速对本国货币的预期性恐慌。

  2. 过多过快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多年来, 越南实行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 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贷款形成部分呆坏账, 金融体系本身并不健全; 同时, 也缺乏抗御金融风险的稳健实力。如, 越南的外汇储备总量偏低, 不到国家外债的50%, 但为了促成经济的快速发展, 制定了比较激进的吸引外资政策。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 虽然可以直接拉动GDP 总量的快速增长, 但也对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一旦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 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层面的巨大波动和经济层面的较大动荡。

  3.货币流动性泛滥, 资本投资过度 由于越南的政府投资过多,前期贷款过度, 导致国内长期处于货币流动性过多甚至泛滥, 加之去年以来的国际粮食、成品油等日常消费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过度的进口等, 两种效应叠加在一起, 输入性通胀压力剧增。同时, 银行业的快速扩张是流动性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越南上市银行, 为争抢市场份额, 甚至放弃应有的风险原则, 实施大规模放贷, 如, 202_ 年M2 增长34%, 202_ 年又增长46%, 而同期国内发放贷款余额则从202_ 年上升29%到202_ 年的上升54%。这些高企的数字均表明越南国内流动性已呈泛滥之势。另外, 为了防止越南盾对美元的贬值, 越南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美元, 卖出越南盾, 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货币流动性问题。

  4.过早放开资本项目 202_ 年加入世贸组织后, 越南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外商直接投资。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也放宽到49%。外资的大量涌入, 特别是国际游资大量涌入, 直接推高了越南国内的资产价格, 形成了经济泡沫。当美联储释放停止降息甚至加息的信号时, 国际资本开始回流, 从而使得国际游资不断卖出越南资产, 撤出越南市场, 导致了股市和房价的暴跌, 资产价格泡沫的快速破灭,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5.基础经济结构失衡 越南原本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总体经济规模较小, 工业和服务业基础相当薄弱, 近10 年来, 急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 一直推行较激进的经济改革, 在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方面改革力度加大, 大力引入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还引进了大量的工业项目, 以直接投资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 这些工业项目的国内零部件等配套能力又较弱, 实体基础经济薄弱, 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因此, 需要大量从国外引进和进口,造成了连年的外贸逆差, 相对减少了外汇储备。 二、越南与我国金融环境的异同点

  相同点在于:

  1. 均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困扰。次贷危机后, 美元不断贬值,一方面, 促进国际游资转向石油、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投机, 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输入型通货 膨胀; 另一方面, 国际游资重点进入经济高增长国家进行投机。这些外来资本在越南和我国国内不断寻找各种机会, 收购骨干产业以及其他各类资产, 致使国内资产价格以及基本生活资料价格呈全面上涨态势。

  2.国际热钱不断流入, 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威胁。越南和我国都是国际热钱首选的投机地。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仅今年3 月份的热钱规模就为123.6 亿美元, 4 月份更高达501.6 亿美元, 说明热钱在4 月份有加速流入的趋势。这些热钱投机于股市、楼市和汇市中,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同样, 越南近期股市和楼市的异常暴涨暴跌, 也是国际热钱投机引起的, 对金融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 3.股市持续暴跌, 楼价大幅缩水, 使民众对市场经济信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随着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关注, 美元降息周期的即将结束, 美元贬值有望见底, 很可能进入加息周期, 全球性投机资本可能撤回。全球性资本的非正常流动必然带来金融的较大波动。这些波动呈现给民众的可能是股市持续暴跌和楼价大幅缩水等, 可能会导致民众对市场经济信心不足。这也是越南和我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不同点是: 1.我国外汇储备充足, 而越南外汇储备较少。我国对外贸易多年顺差, 外汇储备充足, 外汇储备相当于GDP 的50%还多; 同时, 外债很少, 为3736 亿美元, 仅占GDP总量的11.1%, 即使外国投资者全部撤走, 人民币汇率稳定还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保证。而越南多年存在贸易逆差, 外汇储备较少, 仅150亿美元, 而外债多达305 亿美元;同时, 越南中央银行人为地把汇率规定在比较高的范围。外国投资者一旦把热钱撤走, 越南货币贬值就在所难免。 2.经济规模不同。我国人口达13.3 亿, 越南为8440 万; 越南GDP年增长7%, 已被认为超高速增长;而我国近年来GDP 年增9%~10%是常态, 最高时达到13%。

  我国的GDP 总量在202_ 年为3.36 万亿美元, 而越南仅为712 亿美元, 我国的GDP 是越南的46.5 倍。我国对其出口119.01 亿美元, 仅占202_ 年出口总额的0.98%。由于经济规模的差异, 越南的金融风险比较容易被放大, 但越南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投资联系, 直接传递给我国并造成较大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3. 我国资本项目实行稳健的开放, 而越南资本项目实行快速的开放。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 外资还无法自由直接进出我国市场; 同时, 外汇进入渠道受到较严格监控。因此, 热钱操控我国股市和楼市的潜在风险不大, 热钱的撤出, 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冲击不会造成金融危机。越南由于资本项目的快速开放, 外资能自由进出, 一旦有大量的热钱涌入和进出, 就会虚抬或打击其股市和楼市价格, 给金融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越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第2页)

  1.适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 我国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明显, 石油、原材料、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增大, 紧缩性货币政策, 一方面, 可以挤压经济泡沫, 缓解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也对国内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来考虑, 应在坚持既定货币调控方针的同时, 适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应对金融市场潜在的各种风险与危机。对于国内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可通过发行定向债券和特别国债等扶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 如, 农业、能源等领域里的大型企业。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 减缓升值速度, 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 对热钱要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监控, 及时发现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和潜在风险, 积极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2. 继续坚持资本项目的稳步适度开放 继续坚持资本 项目开放的慎重性和适时性。采取分阶段、有步聚的方式, 有选择地逐步开放我国资本项目, 并采取各种措施对国际热钱进行监控, 有效地防范热钱投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利冲击。

  3. 加快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 当前, 我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国际收支双顺差。这也是经济结构失衡的反映。因此, 要进一步采取完善外汇管理、调整外贸政策、强化节能降耗、促进扩大消费等综合措施调整结构。

  4. 完善金融波动与危机的预 警机制及应急管理体系在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过程中, 我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更加密切, 国际金融领域的任何微小变化与波动都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甚至导致巨大波动。因此, 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 增强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特别是在当前高油价、高通货膨胀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下, 有必要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波动与危机的预警机制及应急管理体系。

  5.建立透明、诚信的信息发布机制 金融市场稳定, 除了要有良好的监管、健全的市场基础设施、成熟的金融技术外, 还要有相对稳定的市场预期, 并且不破坏微观主体的信心。金融活动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基础上, 信心则是维系金融市场运行的无形基础。一旦产生非理性预期, 加之市场内信息的不对称, 就极易使民众丧失信心。因此,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透明、诚信的金融信息发布机制,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及时地向民众释放市场良性发展的积极信号, 消除公众的不良心理预期; 同时, 通过各种宣传报道, 使人们明白市场规则和潜在风险, 理性地应对各类金融事件和金融风险。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