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构建在其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1.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原理是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理论依据。“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的精辟论断;分配和交换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是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社会再生产在分配和交换环节出现问题,继而,或因分配的比例与消费需求难于有效衔接,或因产品适销不对路,不能提供足够货币资金以适应流通扩大的需要,部分社会产品难以顺利进入消费环节,延缓社会总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导致社会简单再生产无法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得不到实现的严重问题。因此,有效地调节和管理社会产品在分配、流通环节出现的种种矛盾,包括结构性矛盾与总量平衡矛盾,便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分别施用于分配和流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政策调控手段,对克服分配和流通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举足轻重,使社会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作用于社会再生产两个不同环节,仅限于单纯某一政策手段的调节,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所以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加快和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运行是不可缺少。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协调配合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公平和效率矛盾方面各有侧重,其配合效应体现在: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变化:货币政策主要掌握流通领域,又参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积累活动,是制约和调节再分配活动重要杠杆,而商业银行偏重于从盈利目标考虑信贷投向,要求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与利率的调节能基本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财政政策偏重于公平分配。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经济和效率经济,竞争的结果必然在市场竞争者之间的效率上产生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表现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合理的效率和收益差距是提高效率的动力,而过于悬殊的效率和收益差距,则会激化矛盾,也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环节,以其调节力度和广度,完全能够建立起调节经济利益差别、防止差别过于悬殊的收入分配机制,即运用税收和社会保障手段,限制收入分配的过分集中和过快增长,适当缩小个人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别,防止两级分化,确保社会稳定。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社会效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收入差别,保证收入分配的适度公平,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不可或缺的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过程中的协调配合,是通过相互不同的作用途径与效果体现的: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间接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财政政策调节看,财政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必要的税收惠政策、财政贴息政策、财政投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瓶颈”产业的发展和短缺产品供给的有效增加;财政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规模,以结构调节为前提,借以达到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体是通过中央银行货币投放和再贷款等政策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乘数,从而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达到货币和稳定物价的目的;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在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如银行依照产业政策和市场盈利水平,选择贷款投放方向,包括产业间、地区间信贷规模的区别对待,客观上起到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可见,货币政策对社会供需总量的调节是直接的,而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则是间接引导的。因此,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加紧密地协调调节是直接的,而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则是间接引导的。因此,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加紧密地协调配合、相互扬长避短,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调节和合理化布局,全力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态势分析
多年来,我国依据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的国情,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协调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矛盾。
(一)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效
2.严格掌握货币发行,控制信贷规模,适时调整利率。控制货币流通量是紧的货币政策的中心内容。1993—1998年,中央银行强化了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度,使货币供应量维持在计划目标范围内。同时,为整顿金融秩序,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水平,中央银行于1993年两次提高存货款利率,利用金融政策遏制经济过热取得较大成效;而后,中央银行又根据具体情况,相继于1996年两次、1997年多次降低利率,在“从紧”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
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不仅有力控制了通货膨胀,而且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经济振荡幅度很小,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二)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结构调整成效不大。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虽然对于总量控制卓有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上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地区产业趋同化严重。据测算北京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山西亦达0.92, 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即突出表现为产品销售不对路,积压严重。同时,对国民经济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投入,特别是对重中之重居基础地位的农业,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其发展速度仍慢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尚未改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薄弱地位,“瓶颈”仍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经济发展。
(三)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面临的困难及协调配合的深层次矛盾
透过上述问题的表面现象出现,我们不难看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所存在的深层次上的矛盾。
2.财政货币政策面临的新“三乱”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国民经济“两难”的背后,还存在着财政秩序、信用秩序和企业商业关系混乱的新“三乱”问题。
企业商业关系混乱主要体现在,受负债率过高和经济恶化以及商业秩序混乱影响,1993年紧缩银根、治理乱集资、乱拆借以后,企业相互拖欠问题再度突出。据估算,至1995年底企业间相互拖欠已达到8000亿元以上,以至不少行业不得不采取贷款不到不发货,或者不偿还旧债不供货的方式进行商业交易,构成了商业现代化交易的客观退化。
3.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现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存在着若干配合“空档”、“配合失当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主在表现为:
(1)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分工不明确,造成某些政策“空档”。 通常情况下,财政对于结构调整较为有效,货币政策更适于总量调控;财政政策调控力度大,刚性较强,货币政策可以经常微调;财政政策时效明显,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但现实运行中各自职能未得到应有的理顺。首先,财政逐步退出生产性领域,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若任其发展,财政对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越来越弱。其次,因宏观调控过于依赖银行,并逐步代行财政职能,致使银行不良资产激增,从而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最后,银行同时承担了总量与结构调控的双重任务,但由于银行经营的较强商业性,不具有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机制,因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2)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缺乏固定配合程序, 致使二者配合不规范。往往当两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对方的配合时才向对方提出要求,而对方配合与否则取决于对自己是否有利。这样,唯有对对方都有利时,配合才能发生,许多对国民经济整体有利但影响局部利益的政策难以得到对方的配合;并且由于二者之间缺乏固定和配合程序,执行两大政策的业务部门不仅在具体工作上难于合作,还时常产生矛盾和摩擦。
(3 )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上配合不够。例如在公债发行,在投资领域,在利用外资等方面,均存在着二者配合不当的问题,制约着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战略构想
2.健全银行债务清偿机制和风险抵押机制,确保银行与企业债权债务的良性循环:改善储蓄服务,提高银行的吸储能力,才能为货币政策调控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集团制、公司制、股份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集约经营,振兴国有企业。财政、银行要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等途径组建产业关联度紧密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改变目前国有企业规模分散、“小而全”和“大而全”造成的企业竞争实力薄弱现象,形成“兵团式”国有垄断集团,作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母公司,使之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再以母公司为主体,吸收其他经济成份参股,形成股份制集团公司,以此作为国民经济的产业中坚和市场骨干,进而主导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发展。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主办银行,理顺银企关系" ,即银行通过贷款、人事参与、财政监督等多种渠道,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监控机制,对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减少金融市场的不正当竞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综合运用多种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手段,建立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三大调控机制:总量调控机制、结构调整机制和企业微观调控机制,其中结构调控机制是三大机制建立的重点。
首先,结构调控机制的建立是治理当前国民经济“小而全,大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等旧体制顽症的迫切要求。在调控产业结构时,需要对新增投资进行调整,要坚决控制新开工项目特别是重复建设项目,大规模推动存量资产重组,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成功调整。财政、银行在促进存量资产重组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发挥国债和政策性投融资在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方面的独特作用,尤其要注重在工业化迅速推动阶段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次,总量平衡机制的建立,关键在于实行松紧适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就是指该松的时候而不能紧,该紧的时候就要紧而不能松;无论是松还紧,都要有个界限,松的时候不是放任自流,无限扩张,紧的时候也并非将一切正常合理的分配行为卡住,或者是把一切正常合理的开支都“紧死”。一切都要依据客观事务的发展态势而审时度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实行松紧适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关系到保持经济稳定、抑制通货膨胀、消除各种隐患的大政方针,也是实现“两个转变”,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所必须的条件。
再次,企业微观调控机制的建立就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财政银行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建立资金供应机制,规范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企业间的兼并和联合,支持以支柱产业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通过资金供应倾斜,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收入分配体制上,完善现行的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办法,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清理减免税,杜绝税外收费,使企业在统一税法约束的前提下,能有更多的财务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发展;加强财政、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和法律监督,确保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和规范。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