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学张继先事迹有感[精选五篇]

最新文章

第一篇:学张继先事迹有感

学张继先事迹有感

近期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学习张继先,致敬李文亮的思想热潮。3月x日xx集团xx分公司,组织全体女工学习了巾帼英雄张继先的事迹。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即到来之际,在举国上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顽强奋战的社会大背景下,我认为学习张继先事迹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众所周知,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为了纪念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解放妇女而进行斗争的节日。旨在解放女性思想和权利,提倡尊重妇女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在我心里,学习张继先事迹,感受她的高贵品质和个人魅力,更是这个节日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张继先,女,54岁,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党支部书记。她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她有着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责任感使她不断钻研,精益求精,使命感让她一次又一次通宵达旦抢救病人,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2024年12月26日、28日、29日,她所在的医院门诊陆续收治7名临床症状与肺部表现一致的病人,这些人CT片结果与流感或普通肺炎有明显区别。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再结合自己当年参战非典的经验,她坚持上报,成为湖北全省疫情上报第一人。同时她要求进入疑似病例区域的医护人员都将医用口罩换为N95口罩,并且第一时间自己在网上为同事购买帆布衣服用作防护服。她未雨绸缪的眼界,先见之明的行动,避免了好多医生在当时疫情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被病毒感染。

做为企业一名普通女工,我学习了她的事迹后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发。

首先,我感悟到工作不分大小,责任不分轻重。太阳可普照万物,小草也可默默保护土壤。工作中事无巨细,不仅要做到重大的事情认真去做,也要做到微小的事情用心去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于细微处多观察。

其次,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工作的意义所在。一些我们曾经觉得不可克服的困难以及不可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在责任心和使命感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与世间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要与动植物、微生物、山川河流共享整个地球。纵然人类只是浩瀚苍穹中的一粒尘埃,我们也必须遵循大自然的法则,谦卑、自律、负责任地过好每一天。企业员工之间应该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做好自己,服务他人,每个人都应该热情真诚地去对待周围的人,积极营造温馨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创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当代妇女亦能顶起半边天。在认真学习张继先事迹后,我们要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落实学习所得,为家庭、集体、企业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二篇:2024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事迹有感800字

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报“第一人”,是湖北省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的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4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事迹有感800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张继先事迹有感800字1

近日,湖北省委作出《关于授予张定宇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张定宇同志学习,学习张定宇同志不忘初心、“舍小我、顾大我”的精神,以更大的担当,更坚定的信心,冲锋在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全部力量。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突袭,张定宇在身患绝症、双腿萎缩的情况下,日以继夜地坚守阵地一个多月,他每天都处在极限的状态下工作,妻子感染隔离,他也无暇照顾。因为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用“渐冻”的生命,冲锋在前、争分夺秒抢救病患。大疫当前,“张定宇精神”启示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如何践行初心使命,如何勇于担当。

冲锋在前,彰显的是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政治本色。“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党章的规定,也是共产党员的行动遵循。革命年代,为了拯救处下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用自己的生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不断地战胜艰难困苦,建立了新中国。当前,疫情成了我们的“敌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消灭它。战“疫”打响后,张定宇置生死与度外,勇敢地向病毒发起了冲锋。他用极限的状态,与病毒抢时间、抢生命。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在疫情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担当。

冲锋在前,提振的是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共克时限的信心。这场疫情突发,充满了许多未知的风险,而张定宇的“渐冻”病早有,却给了他明确的时限。这种病罕见,无药可救,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张定宇拼命忘我工作的精神,极大震撼和感动了广大党员干部。武汉、湖北,以及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他们像张定宇那样,争分夺秒工作。火神、雷神山医院仅用10天就全部建成,创造了“中国速度”就是最好的例子。广大党员干部就像一道光,照亮了黑幕,传递了信心,激发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此前,新华社、人民日报、《面对面》等多家中央媒体,对张定宇的“极限人生”作了报道。在采访中,很多记者都担心张定宇的身体。但张定宇轻松表示,如果身体允许,我依然相信我能够带领这个医院向前冲锋。带着武汉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张定宇曾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肌肉在萎缩,但我的思想并没有残疾。”他对抗疫充满信心的同时,也表示对妻子的担心。他说的很轻松,可是我们却感到心里很沉重。

我们无法想象,当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无多时,需要用多大的意志,才能战胜内心的恐惧。一边是感染病毒的妻子,一边是等待抢救的病人,他需要多强的精神,才能作出艰难的选择。张定宇并不是金钢之身,更不是无情之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作支柱,没有使命作牵引,恐怕早就倒下了。从张定宇身上我们应该懂得,在生命的紧要关口,真正强硬的并不是身体,而是顽强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在疫情战斗紧迫而残酷的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学习“张定宇精神”,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勇敢冲锋在前,能够站得出来、豁得出去。

众志成城,才能共克时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落实总书记防疫“最强攻略”,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讲党性、讲大局、讲奉献,敬畏生命、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在各自坚守的岗位上,争当像张定宇那样冲锋在前的“战士”,把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疫战场上。

荆楚同心,共修“防疫大堤”,军民携手,同筑“抗疫铜墙”。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一定会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张继先事迹有感800字2

金银潭医院——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目前收治的全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这些天,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常常凌晨2时才能躺下,6时30分就起来工作。张定宇在这场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的战事中,已经战斗了33天。而他自己,也在同“渐冻症”进行着顽强斗争。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57岁的张定宇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用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

在过去的三十多天,张定宇院长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可是他是一名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上下楼梯都艰难的渐冻症患者,曾隐瞒病情也要冲锋陷阵,因为他是一名医生,是一位共产党员,秉持着治病救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担当。他用自己“渐冻”的生命托起更多生命的希望;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甚至无法照顾被感染的妻子。张定宇院长曾说:“这样的疫情和灾难,无论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后果都不可想象。我很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

最美的逆行,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凭借党员“优先”的精神意志冲锋陷阵,在无数生死攸关的时刻突出重围、绝处逢生。现在,虽远去了战争年代的硝烟,但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我们。疫情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正常运转。从人之常情来讲,张定宇院长可以选择在患病初期选择治病修养,可从共产党员、医生这一身份来讲,他选择了逆行,冲到一线。张定宇让我们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应该秉持着怎样的精神意志,应该以什么样的担当作为战斗在一线。

最美的逆行增添的是迎难而上的信心。张定宇在2024年被宣告生命余下的路不会很长,张定宇却说:“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张定宇同志把共产党人的面貌展现在了防疫的战场。

“每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若有战,召必回”,和他一样,还有许许多多党员干部冲在一线、站在前沿,我们可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记不住他们的面孔,但他们下沉一线、冲锋一线的身影,像火种像灯光,在这寒冬里带给我们温暖坚实的力量。

广大党员干部像一个又一个冲锋在前的“战士”那样拼搏,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把先锋带头作用发挥出来,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书写出来,团结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就一定能赢!

张继先事迹有感800字3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敢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每当危急关头,从来不会缺少一大批逆风而行的英雄。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阖家团聚时刻,瞒着亲人冲上一线的医务人员;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前线的援鄂医疗队员;直面病毒,坚守在战“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这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我们深深懂得什么叫做无畏、坚韧、奉献。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初心力量。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我是党员,我在战‘疫’现场”;“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党旗在抗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让我们深切地领略到什么是人民利益至上,感悟到党的初心的伟大力量。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仁心之美。“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医者仁心。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疫情发生以来,多少白衣勇士,正是胸怀这样的大医仁心,或坚守、或逆行、或挺进,用身体之盾勇敢地挡在疫情之前,完全把个人和家庭利益、得失置之度外,用义无反顾诠释着医德之美。

跟病毒“赛跑”抗疫勇士彰显奋斗风采。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奋斗者的人生,是伟大时代的召唤。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态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是一次赛跑意识和赛跑能力的考验。据湖北日报报道:在战役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绝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在战役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冲锋在前,他已经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了34天。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肌肉在萎缩,但我的思想并没有残疾”。但是鲜有人知的是,张定宇在对抗“病毒”的同时,也在顽强地同“渐冻症”进行着斗争。他带着武汉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身为渐冻人的在自己生命倒计时之际,没有消极悲观,更没有无所作为,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时间赛跑、同病毒赛跑,尽最大能力救治更多患者,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尽最大力量,这是超越自我的赛跑,这更是超越生命的赛跑。正是像他这样的勇士们争分夺秒的顽强奋斗、忘我奉献,为救治患者、防控疫情、打赢抗疫硬仗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致敬和钟南山、张定宇一样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逆行者”,把责任与担当抗在肩上,逆风而行,汇聚强大力量,勇战病毒,牢固防线。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三篇:2024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

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报“第一人”,是湖北省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的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4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1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2024年12月27日,她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如果这样会怎样,放马后炮于事无补。人生没有如果,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张继先是真正的英雄,最早发现,及时上报,果断地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所在科室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第一个小伙也痊愈出院。

张继先为什么那么牛?第一扎实的基本功。能当上科主任挑大梁,没有过硬的技术根本不可能胜任,她绝对是凤毛麟角。有一种职业越老越吃香,那就是医生。54岁,张主任正处在职业的黄金年龄,有精力又有阅历。成为不了麻醉师的我,虽离开了医院但我最敬佩的就是医生,我的同学大多都考上了研究生,博士,事业个个做得风生水起。正应了一句话:吃了学习的苦中苦,方为职业的人上人。

第二经历是真正的财富。2024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就是江汉区专家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个时候懂得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对此类事件有了第六感,可以理解为直觉,变得特别的敏锐。一下子来了四个华南海鲜市场的,肯定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迎难而上,为什么困难背后是机会,因为只有吃了一堑才能长出一智。

第三责任和使命。对一个老师来说,如果把教书当成了谋生的手段,那你只是一个教书匠,称不上人民老师。同理,对一个医生来说,如果把看病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你很可能只是一个庸医,根本称不上白衣天使。责任心越强,能力才会更强;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张主任排除了流感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刻不容缓,她的责任心让她在第一时间选择上报,并且持续上报,置自身风险于不顾。建立了9张隔离病床的隔离病房。

同时劝退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让同事戴上了N95专业防护口罩,穿上自购的“隔离服”,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安全。这一次她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光了:心痛同事,太辛苦了,她哭了;手段用尽,还是挽救不了一些重症病人,她哭了;口罩、防护服不够,她哭了。痛哭之后,又一头扎进病房。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一直在竭尽全力。是什么在支撑着她?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信仰。

致敬张继先,致敬白衣战士,有你们一定会赢,千万要保重身体!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2

张继先,女,现年54岁,于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湖北省、武汉市委员,湖北省职业病尘肺病鉴定专家,现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内科党支部多次获得优秀基层党支部称号,个人也多次获得“十佳”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先后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省卫生厅直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四川汶川地震救援省卫生厅颁发的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忠诚医生责任,是全省疫情上报“第一人”。2024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在专家门诊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一老俩口。两位老人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张继先让老俩口叫来其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显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日,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张继先凭着对传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给这些病人做了多项流感相关检查,结果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27日,她及时把四人的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迅速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立即又向医院报告,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对7个病例逐一讨论,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治疗,也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医院高度重视,立即上报,为省、市卫健部门迅速应对处置创造了条件。

她肩负党员担当,是医院救治一线“带头人”。张继先坚持在离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早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时,张继先就作出决定,在呼吸科病房隔出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立了有9张病床的“隔离病房”。自此,张继先就成为医院肺炎救治的“组长”。元旦期间,呼吸科的门诊量激增,由原来每日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入院的病人显著增多。医院及时改造成立了6个病区,160张床位,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张继先作为呼吸内科主任,不仅每天要对160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急重病人,她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她常常是前一天晚上通宵抢救病人,来不及片刻休息,第二天清晨又开始新一轮的查房和制定医疗计划中。她身先士卒,对危重传染病人,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张继先作为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冲锋在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张继先主动细致照顾到每位医护人员,为大家加油鼓劲,带领着忙碌又井然有序的医护团队,全力以赴与新冠肺炎作斗争。

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3

2024年的元旦期间,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入院的像原来那7名病人那样的也越来越多。1月17日,医院将住院部一楼改造成为专门的隔离病区。1月30日,医院作为第三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医院改造成立了6个病区设置了160张床位,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张继先“像救火队员一样”,在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她不仅每天要对160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急重病人,还要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

疫情的发生,不仅对病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更是对医护人员的巨大考验。一上午4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医护人员都会浑身湿透,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还要不停地对病人进行生活和医疗处置,有时遇上情绪焦躁甚至不理解的病人,大家还要进行安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防护服不透气,还要戴N95口罩,几个小时下来,身上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医护人员几乎一天都不怎么喝水,忙起来,吃饭也不能准点,因为统一佩戴的N95口罩防护比较严,许多人鼻梁和眼下都生了压疮。“可想到我们现在坚持工作,才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就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在全力做好自己的医疗工作。”说起自己的团队,张继先满是骄傲。

当看到科室有部分年轻医护人员的心理有波动,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时,张继先为大家加油鼓劲,她告诉团队,以前我们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是“白衣战士”,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四篇: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1000字最新

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报“第一人”,是湖北省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的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1000字大全最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1

2月6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给予张定宇和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的决定》。

其中,张继先是湖北省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的人。

张继先,女,现年54岁,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湖北省、武汉市委员,湖北省职业病尘肺病鉴定专家,现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党支部书记。张继先同志以超强的专业敏感意识,最早判断并坚持上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是医院救治一线的“带头人”,始终不渝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根据官方消息,张继先是在2024年12月27日把相关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迅速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

“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张继先是如何发现的?

2024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在专家门诊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两位老人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

张继先让老两口叫来其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显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现。

同日,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张继先凭着对传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给这些病人做了多项流感相关检查,结果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

27日,她及时把四人的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迅速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在2024年“非典”疫情防治中,作为江汉区专家组成员,每天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的张继先,凭着一个医生的责任和对传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她感到“这里有问题”。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我从那个时候(2024年)就有感觉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

她提到,“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去年12月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

张继先立即又向医院报告。

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对7个病例逐一讨论,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治疗,也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医院高度重视,立即上报。

据《长江日报》报道,各方信源均证实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早上报疫情,给政府及早监测疫情争取了时间。

在1月29日接受采访时,张继先还曾在病房大哭。她说:“病人太多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太苦了!”

2024年1月1日市场被查封

2月4日下午5时,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张继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董倩采访。

你是怎么敏感地发现疫情的?你现在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有没有休息……一个一个问题问下来,张继先一一作答。

自疫情发生以来,张继先没有休息,也没有了上下班的概念,开始还能住在家里,后来就住到了医院旁边的宾馆,一来方便与家人隔离,二来科室有事可以及时赶到医院。

“你为什么要在网上买工作服,不让医院配发?”最后董倩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张继先回答,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

今天下午,张继先又接受了“战疫情”特别报道主持人董倩的专访。

张继先说,在她来之前,她所在的医院有18位患者出院,这18位患者全部是在2024年12月11日左右开始入院治疗的,入院时的病情都是中度到重度。

在被问及是如何发现华南海鲜市场是疫情的源头时,张继先说,医生在填写病例时发现,共同点都是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2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一个月前,她最早发现这场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上报。

1月3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到了这位54岁的温和女医生。个头不足1.6米,话语轻柔,一双疲惫的眼睛透出和善。

7个相似病人4个来自华南海鲜

她判断“这肯定有问题”

2024年12月26日上午,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对老两口因发烧、咳嗽来看病。当时两人是自己走到医院来的,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呈现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变。

张继先让老两口叫来他们的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种表现了。

这一天,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

“一般来说,一家来看病,只会有一个病人,不会3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张继先给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病人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

张继先头脑中的疑团越来越大,12月27日,她把这4个人的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立即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

12月28、29日两天,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这一下就有7个相似的病人了。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有4个病人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判断。

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又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会诊专家一致认为不正常

立即向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12月29日下午1时,分管院长夏文广召集了呼吸科、院感办、心血管、ICU、放射、药学、临床检验、感染、医务部的10名专家。

大家对这7个病例进行了逐一讨论,影像学特殊,全身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肌酶、肝酶都有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视。

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病史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去治疗,留下来的地址也是华南海鲜市场后,夏文广副院长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

6位病人当天转院金银潭

12月29日是星期日,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来到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傍晚,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和ICU主任吴文娟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逐一查看了这7个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轻症3位、重症3位。那一家三口的儿子坚决不去金银潭医院,留在张继先这里继续治疗,今年1月7日病愈出院。

张继先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

2月1日,记者多方求证,各方信源均证实是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早上报疫情,并评价,给政府及早监测疫情争取了时间。

她订购了30套帆布工作服

一直用到了1月22日

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时,张继先在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块与其他区域相对独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张病床的隔离病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两家三级医院之一。那6个病人被金银潭医院接走后,张继先的呼吸科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类似的病人。到元旦时,这9张隔离病床不够用了。

从发现那一家三口起,张继先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医院给他们科室批了N95专业防护口罩,“我们只有进入那个区域才戴N95,其他区域还是一般医用口罩”。

与此同时,张继先嘱咐科室人员在网上订购了30套细帆布的白色工作服,12月31日那天,这批被她视为隔离服的工作服寄到了科室。

自购的工作服被大家穿到了医生白大褂和护士服的里面。“不管怎么说,我们多穿一层,对自己防护好一点。”

这一套厚帆布的“防护服”一直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够人传人,才完成它的使命。这一天,医院给他们配备了三级防护服。

元旦期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的像最开始7名患者那样的病人越来越多。

张继先他们去给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出院,有的病人不愿意出院,医护人员就找各种理由劝说。

敏锐和防护意识

来自于“非典”时期的锻炼

医院处处小心,因陋就简地把防护做到可能做到的极致。从最初收治那一批病人到现在,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

病人的病号饭要从隔离窗口送进病房

张继先说,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生根于“非典”。2024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

“我从那个时候就有感觉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张继先说,医生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这一下来了4个华南海鲜市场的,怎么会没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病人太多 医护人员太苦

“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原定采访张继先的时间是29日中午,记者出发时,接到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的电话:“您现在别来了,张继先主任在病房大哭!”

1月3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当面问起张继先悲伤的原因,她说:“病人太多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太苦了!”

1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第三批定点医院,收治病人由医院统一安排。病人太多了,必须按轻重缓急来统筹。

北京东直门医院援汉的医护人员抵达医院,张继先忙着安排食宿以及工作岗位

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张继先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张继先大哭……张继先说,这个传染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病人涌向医院,从来没有见过。

“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竭尽了全力。

痛哭一场

她又一头扎进病房

那里是

容不得她一丝马虎的战场

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体会感悟3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2024年12月27日,她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如果这样会怎样,放马后炮于事无补。人生没有如果,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张继先是真正的英雄,最早发现,及时上报,果断地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所在科室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第一个小伙也痊愈出院。

张继先为什么那么牛?第一扎实的基本功。能当上科主任挑大梁,没有过硬的技术根本不可能胜任,她绝对是凤毛麟角。有一种职业越老越吃香,那就是医生。54岁,张主任正处在职业的黄金年龄,有精力又有阅历。成为不了麻醉师的我,虽离开了医院但我最敬佩的就是医生,我的同学大多都考上了研究生,博士,事业个个做得风生水起。正应了一句话:吃了学习的苦中苦,方为职业的人上人。

第二经历是真正的财富。2024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就是江汉区专家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个时候懂得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对此类事件有了第六感,可以理解为直觉,变得特别的敏锐。一下子来了四个华南海鲜市场的,肯定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迎难而上,为什么困难背后是机会,因为只有吃了一堑才能长出一智。

第三责任和使命。对一个老师来说,如果把教书当成了谋生的手段,那你只是一个教书匠,称不上人民老师。同理,对一个医生来说,如果把看病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你很可能只是一个庸医,根本称不上白衣天使。责任心越强,能力才会更强;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张主任排除了流感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刻不容缓,她的责任心让她在第一时间选择上报,并且持续上报,置自身风险于不顾。建立了9张隔离病床的隔离病房。

同时劝退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让同事戴上了N95专业防护口罩,穿上自购的“隔离服”,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安全。这一次她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光了:心痛同事,太辛苦了,她哭了;手段用尽,还是挽救不了一些重症病人,她哭了;口罩、防护服不够,她哭了。痛哭之后,又一头扎进病房。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一直在竭尽全力。是什么在支撑着她?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信仰。

致敬张继先,致敬白衣战士,有你们一定会赢,千万要保重身体!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第五篇:2024大学生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感想

张继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报“第一人”,是湖北省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的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4大学生学习张继先事迹心得感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张继先事迹心得感想1

2024年的元旦期间,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入院的像原来那7名病人那样的也越来越多。1月17日,医院将住院部一楼改造成为专门的隔离病区。1月30日,医院作为第三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医院改造成立了6个病区设置了160张床位,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张继先“像救火队员一样”,在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她不仅每天要对160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急重病人,还要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

疫情的发生,不仅对病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更是对医护人员的巨大考验。一上午4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医护人员都会浑身湿透,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还要不停地对病人进行生活和医疗处置,有时遇上情绪焦躁甚至不理解的病人,大家还要进行安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防护服不透气,还要戴N95口罩,几个小时下来,身上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医护人员几乎一天都不怎么喝水,忙起来,吃饭也不能准点,因为统一佩戴的N95口罩防护比较严,许多人鼻梁和眼下都生了压疮。“可想到我们现在坚持工作,才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就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在全力做好自己的医疗工作。”说起自己的团队,张继先满是骄傲。

当看到科室有部分年轻医护人员的心理有波动,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时,张继先为大家加油鼓劲,她告诉团队,以前我们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是“白衣战士”,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张继先事迹心得感想2

张继先,女,现年54岁,于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湖北省、武汉市委员,湖北省职业病尘肺病鉴定专家,现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内科党支部多次获得优秀基层党支部称号,个人也多次获得“十佳”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先后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省卫生厅直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四川汶川地震救援省卫生厅颁发的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忠诚医生责任,是全省疫情上报“第一人”。2024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在专家门诊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一老俩口。两位老人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张继先让老俩口叫来其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显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日,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张继先凭着对传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给这些病人做了多项流感相关检查,结果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27日,她及时把四人的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迅速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立即又向医院报告,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对7个病例逐一讨论,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治疗,也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医院高度重视,立即上报,为省、市卫健部门迅速应对处置创造了条件。

她肩负党员担当,是医院救治一线“带头人”。张继先坚持在离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早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时,张继先就作出决定,在呼吸科病房隔出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立了有9张病床的“隔离病房”。自此,张继先就成为医院肺炎救治的“组长”。元旦期间,呼吸科的门诊量激增,由原来每日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入院的病人显著增多。医院及时改造成立了6个病区,160张床位,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张继先作为呼吸内科主任,不仅每天要对160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急重病人,她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她常常是前一天晚上通宵抢救病人,来不及片刻休息,第二天清晨又开始新一轮的查房和制定医疗计划中。她身先士卒,对危重传染病人,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张继先作为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冲锋在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张继先主动细致照顾到每位医护人员,为大家加油鼓劲,带领着忙碌又井然有序的医护团队,全力以赴与新冠肺炎作斗争。

张继先事迹心得感想3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2024年12月27日,她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如果这样会怎样,放马后炮于事无补。人生没有如果,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张继先是真正的英雄,最早发现,及时上报,果断地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所在科室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第一个小伙也痊愈出院。

张继先为什么那么牛?第一扎实的基本功。能当上科主任挑大梁,没有过硬的技术根本不可能胜任,她绝对是凤毛麟角。有一种职业越老越吃香,那就是医生。54岁,张主任正处在职业的黄金年龄,有精力又有阅历。成为不了麻醉师的我,虽离开了医院但我最敬佩的就是医生,我的同学大多都考上了研究生,博士,事业个个做得风生水起。正应了一句话:吃了学习的苦中苦,方为职业的人上人。

第二经历是真正的财富。2024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就是江汉区专家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个时候懂得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对此类事件有了第六感,可以理解为直觉,变得特别的敏锐。一下子来了四个华南海鲜市场的,肯定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迎难而上,为什么困难背后是机会,因为只有吃了一堑才能长出一智。

第三责任和使命。对一个老师来说,如果把教书当成了谋生的手段,那你只是一个教书匠,称不上人民老师。同理,对一个医生来说,如果把看病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你很可能只是一个庸医,根本称不上白衣天使。责任心越强,能力才会更强;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张主任排除了流感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刻不容缓,她的责任心让她在第一时间选择上报,并且持续上报,置自身风险于不顾。建立了9张隔离病床的隔离病房。

同时劝退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让同事戴上了N95专业防护口罩,穿上自购的“隔离服”,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安全。这一次她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光了:心痛同事,太辛苦了,她哭了;手段用尽,还是挽救不了一些重症病人,她哭了;口罩、防护服不够,她哭了。痛哭之后,又一头扎进病房。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一直在竭尽全力。是什么在支撑着她?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信仰。

致敬张继先,致敬白衣战士,有你们一定会赢,千万要保重身体!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本类热门